“殿下,如此一来,恐怕会逼反郑芝龙。”沈廷扬忧虑道:“此人本是李旦的义子,在日本势力极大。此番也正是郑芝龙开口,方才买到了一万斤倭铜,幕府是禁止对外卖铜的。”因为日本提炼技术落后,无法提炼出铜矿中的白银,所以倭铜也就成了最受欢迎的物资之一。
“日本闭关锁国我是知道的,但德川幕府不是允许大明海商和荷兰人在长崎交易么?”朱慈烺问道。
“殿下,日本人在长崎港外建了个小岛,允许荷兰人在此岛装卸货物,并不允许他们登陆日本国土。”沈廷扬道:“至于我大明,也只有拿了德川氏颁发的朱印状才能在长崎入港交易。”
“朱印状给的多么?”
“极少。”沈廷扬摇头道:“所以在长崎港外的五岛有许多私港,都是日本本国豪强、幕府官员,以及如郑芝龙等有朱印状的海商所设。他们在五岛收购往来货物,然后用自家的朱印船运进长崎。”既然有地头蛇参与,那幕府肯定是不会多发朱印状的。
朱慈烺面色深沉,道:“若说朝鲜是孝子,那日本就是逆子!如今我大明有事,待过两年我平了内乱,少不得发兵日本。”
“可是殿下,日本是太祖高皇帝钦定的‘不可征伐国’啊。”沈廷扬话虽如此说,但却是颇为期待。
日本是产银大国,光是那么几座银矿山就是多大的利润!而且一旦要对日本用兵,水师必然要去,事后谈判、占领土地商埠、收取关税都能捞到极大好处,作为江南势家的沈廷扬。
怎能无动于衷。朱慈烺只是冷笑一声,并未多说。虽然《皇明祖训》中的确规定了不可征伐之国,但日本在万历年间侵略朝鲜,公然与明军对敌,犯了十恶重罪。
足以发兵征讨其本国了。再者说,日本的银矿大开采是弘治、正德年后的事,高皇帝若是有先见之明,说不定早就打过去了。
“关键还是在你,”朱慈烺道,
“渡海作战绝非易事。登州水师能否控制海权是重中之重。训练水手、培养船长、改良战舰,这都是得立刻着手的。”
“殿下,臣自受命以来,也是日日苦思冥想,收罗东西海船、战例,编成一书。正想献于殿下。”沈廷扬见皇太子来了青岛不去港口看船,就知道太子殿下对现在的登州水师没存什么期待,只得将自己的心得拿来充数
“取来我看。”朱慈烺道。沈廷扬很快命贴身奴仆去取了厚厚一叠手稿出来,上面还有所涂改,显然并未定稿。
朱慈烺站在寒风中,并不是很有兴致当场翻看。然而沈廷扬在开篇的总纲中说得实在太漂亮了,几乎有《海权论》的味道。
这种宣扬大海权思想的论述格外珍贵,使得朱慈烺一发不可收拾,竟然站着翻阅起了这部尚未定稿的著作。
沈廷扬观察着朱慈烺的神情,心中忐忑不已。他说是从受命以来才想着写这部书,其实早在他刚刚执掌家业,谋求兴盛沙船帮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思路。
尤其是关于各种海船的比较,以及海战思维的阐述,都是多年的底蕴。
然而正是这两部分,最容易给他惹来祸事。因为按照他得出的结论,非但朝廷的水师缺乏战斗力。
就连郑芝龙也是强弩之末,势必会被新兴的海权国家如西班牙、荷兰等国击败。
自古以来忠言逆耳,这个论断本就不好听,外加至今为止,大明对欧洲国家的海战记录还不曾有过败绩。
所以贸然地做出战败的预言非但不合情理,也会被人指斥为愚昧胆怯。
手稿中夹杂了大量的图画、战术阵型,朱慈烺并没有细细研究,只是问道:“你说的这个英国与西班牙的海战,确实么?”沈廷扬道:“此战发生于西历一五八八年八月,为我朝万历十六年。距今不远,而规模宏大。臣虽得闻于澳门葡人,即便在数目上有些出入,但战法上却未必会差。而且从今日海上情况来看,泰西海船、战术的确尽仿英人。”这场沈廷扬觉得数据有问题的海战,正是一五八八年英国舰队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
虽然英国在这场海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西班牙人的海上霸权只是被微微动摇而已。
在一年之后,西班牙新组建的重炮舰队击溃了数量更为庞大的英国舰队,并在一六零四年强迫英国签订了《伦敦条约》。
“这就意味着,”朱慈烺叹了口气,
“在海战上,我们的确落后一个时代了。”无论是英国人还是反扑的西班牙人,在海战中获胜的原因都一样:重火力打击。
为此,英国人和西班牙人将舰船造得越来越高大,火炮安置在侧舷,摒弃了直线挺近战术,而改为横线迎敌,远程炮火打击战术。
在这种条件下,火力强大的一方自然拥有更大的优势。
“我朝仍以接舷登舰为主要手段,或是放小火船烧其大船而胜。此正是西人数十年前的战法。”沈廷扬道:“臣以为,水师胜日本不难,但遇上西夷恐怕会有损失。与其走人家的老路遭败,不如改弦易张,造西式战船,以火炮取胜。”《皇明通报》上屡次登出官军打败东虏的消息,沈廷扬自然会去找人打听。
只要是有点消息渠道的人都知道,现在大明作战动辄就用三五门火炮,多的更有十数门。
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只要有足够的火炮,那么扩建一支大型舰队,难度自然也就不高了。
朱慈烺没有着急下结论,道:“无论什么样的船,都需要水手操作,所以水师人才培养仍旧要放在最上面,再多都不嫌多。”只有大基数,才能优中选优。
就算超出了军事需要,民用领域还有极大的缺口。而且只有大量的人才涌入航海业,才能打破传统父子、师徒相传的航海术垄断,避免技术陈旧落后。
“你还要做一件事,”朱慈烺道,
“总结明船与西船的优劣,最好是自己造一艘西船。能找到造船工匠么?”
“南洋许多造船工匠都是我大明子裔,可请朝廷命两广聘请。”
“可。这事交给沈犹龙去办。”朱慈烺点头答应:“银两方面,我先拨给你三万两。这笔款子只能用于战舰改造上面。”
“臣遵旨!”沈廷扬当即拜道。隆庆开海之后,全世界的白银都在向中国涌入,直接成为大明的流通货币。
尤其是沿海地方,白银已经几乎取代了铜钱。对于江南豪富人家而言,三万两白银简直做不了什么事,由此而提高了所有贪官的胃口。
万历末年给内阁辅臣的行贿只不过千、百两银子,到了崇祯朝已经上涨到了五千两。
再加上每年九百万两的辽饷,京官要分润一半,也就是四百五十万两白银散入贪官污吏手中。
在这种局部性通货膨胀中,崇祯拿着不到二十万两的内帑,竟然什么事都做不成!
然而白银真的贬值了么?其实不然,只是因为财富的过度集中,社会贫富差距过大。
朱慈烺在山东平清吏治,也是一个均平富的过程,白银从势家手中转移到了东宫手里,然后换成物资,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分配到了百姓手中。
加上会计审计制度的推行,地方官员行政开销必须表格化,大大提高了贪污难度和成本,白银的货币价值很快回到了正轨。
这三万两白银仍旧是一笔巨款,:求推荐票~~~附带给自己辩解一下,这几张不是水啊,这是一个新世界的萌芽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