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承包制度还是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世界,杨斌颇感兴趣,问道:“敢问具体详情?”
张瑞耐心解释道:“官府将会公示一份驰道修建计划。凡鹰扬将军府治下百姓皆可参与投标。例如从华阴县至新丰县一段驰道百余里。官府交由尔杨氏来修建,尔等需要多少金钱,耗时多久,如何施工以保证符合官府标准,以上种种详细造册,上报官府。官府将会详细比对各方册文,然后选择一份最合理的方案。”
杨斌作为一个管理数千人的大族族长立即发现其中丰厚的利润。百余里驰道,自己招募数千名杨氏族人,历时数月修建完成。可以为全族每一个普通子弟都赚取到一份不菲的收入。
而且这还不算完,如果自己以一千万钱的报价中标,获取工程建造权,结果只支出了八百万钱便建造完成,那剩下的两百万钱岂不是全是自己赚到的财富?
嫌弃铜臭味的永远是单个的士人,作为整体的世族、豪强永远都不会嫌弃财富过多。相反他们会不择一切手段去敛取财富,盘剥百姓、土地兼并、走私货物等等无所不用其极。
所以后世很多愤世嫉俗的青年喊出豪强、世族皆是该杀之人,杀光汉末世族就能拯救诸夏。
虽然这种想法略显偏激,但也由此可见世族、豪强在聚敛财富这方面的确实是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这项后世制度的引入,一定程度上会拉拢世家大族与官府的合作。将他们的目光吸引到基础建设上来,不要成天盯着农民手中那几亩薄田。
眼前的杨斌便很快厘清了其中利弊,找到了一条带领全族发家致富的方法,因为被强制分户的地触感消散几许,脸上挤出一缕笑容,对张瑞说道:“杨氏愿为鹰扬将军分忧。某今日回去便招募族中青壮,征募能工巧匠,为驰道建设早做预案,以期能为鹰扬将军为业略尽绵薄之力。”
待杨斌离去,司马朗问道:“主公,招标事宜由哪部曹司负责?”
“将作监长丞裴辑全权负责此事。如今还只在草案阶段,并未施行。潼关建设依旧以官府为主。”
关于让世族承包基础建设的议案,并不是张瑞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有很多具体细节、制度与检验标准都需要大量文臣详细比对、验证然后明文规范。
这也是张瑞养那么多文臣的根本用途。夫可以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
而目光转回潼关,张瑞吩咐道:“孤将从太原、河东、河内、京兆尹四郡征召四千名工匠至华阴主持潼关建设事宜。但徭役最多河东与京兆尹各自出一万。修建潼关所需青壮,还是需以华阴县为主。尔需迅速厘清县内户数,清查隐匿户籍,招纳东方逃避董卓之难的流民。”
聚集两万余徭役大兴土木,每月光耗粮就接近三万石,加上来回往返,已经不亚于当初发动的河东之战。
所以建设潼关必须以华阴县的青壮为主力。
司马朗立即躬身应诺,说道:“某必不负主公所托,清查县内每一个隐匿户籍,尽可能招募更多徭役,参与潼关建设。”
为了修建潼关,鹰扬将军府出动了上百名参军,三千余将士配合数百名精明能干的杨氏族人,用了整整六天时间,详细测绘了华阴县境内的各处险要之地。
最终选址在北临黄河,南踞山腰的险隘之处建关,大河之水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十分符合潼关这一名称。
雄关设计高达十八米,长两百二十米,宽达十二米,城墙上足以并行六匹骏马。
其南侧为险峻无比的太华山,人力完全无法翻越。北侧则是滔滔大河,激流汹涌。
当雄关建起,从关东进入关中,潼关便成了不可绕过的门户。
这种军国大事,不存在任何拖延的可能。
当将作监设计好图纸后,数千名工匠片刻不停的开始施工建设。华阴县令司马朗亦及时的送达上万名首批徭役,后续徭役仍旧在源源不断的征发。
待潼关建设步入正轨后,张瑞便留下了高顺统帅精兵万余在此地驻防,监督工程进度,把守风陵渡。
自己则率领文武重臣返回了长安。
而此次返回长安的当务之急便是为士子们举办殿试。
殿试,为科考中的最高一段。因主君在宫殿前策问贡士而得名。
问策的不一定是皇帝,所以张瑞便直接保留了殿试这个名字。
长安的宫殿群在赤眉之乱时已被焚毁,但京兆尹府邸不知为何成为史书上明确记载幸免于乱的建筑。
所以此次的殿试便在京兆尹府衙内的大堂中举办。
因为今岁报考人数是去年的数倍,且鹰扬将军府辖地大幅扩张,所以殿试的人数也连番数倍。由去年的二十人,变为了六十人。
六十名才干不菲的士子正襟危坐,倒的确使大堂内文风俨然。
侍卫嘹亮的声音响起:“鹰扬将军到!”
士子们立即起身行礼,拱手行礼,拜道:“恭问明公金安。”
以明公相称既为了确立效忠关系。也是为了表示尊荣,殿试,只排名次,不予罢黜。所有进入殿试的学子,皆鹰扬将军之肱骨栋梁,将来必委以重任。
张瑞从容的走进大堂,转身面对众多才高气清的俊杰,欣慰的说道:“孤安,诸位才俊且入座。”
六十位士子皆正襟危坐,恭谨肃穆的望向鹰扬将军本人。
但此时,人群中有三人却惊诧得目瞪口呆,望着一脸从容的鹰扬将军,脸上满是不可置信的表情。
随后张范、杨俊、司马微三人连忙以余光交流,看到彼此眼中的惊骇,瞬间确认眼前这位从容淡定的鹰扬将军就是当初在酒肆当中直呼总台名讳的狂徒。
一切都合情合理了。
以鹰扬将军的身份,直呼裴琚之名再正常不过!
张瑞也一眼看见了人群中表情与众不同的三人,嘴角微微上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