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中12点20再看)“现在你们最关键的工作,就是抓紧时间在晋察冀边界扎下根来,然后伺机建立平西、平北和冀东三处根据地,当地的斗争形势相当负责,这部分的工作一定要稳扎稳打。
这次我带来了中央的指示,李主席建议我们,要采取“巩固地向前发展”的方针,以及“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三位一体的战略部署。
具体又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那就是小部分梯次进入的战略战术,逐渐增兵,在敌人点线间进行小规模游击活动;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隐蔽到公开;在获得阵地的基础上,站稳一步,前进一步……”
五月初,程刚来到了红五军团的驻扎地灵丘县,因为土共与阎西山达成的协议,五军团进驻这里时并未受到太多的阻拦,只是这灵一县之地看着地盘不大,但真想掌握起来却并非易事。
虽然说这时的红军并不需要像历史上的八路军一样,时刻面临着日本人的围剿,但是本地旧社会根深蒂固的枷锁,同样也是极为棘手的问题,在没有外地入侵的情况下,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的统一战线,都有着诸多的限制。
所以程刚跟红五军团的同志所说的这些话,暂时还只能视为远景规划,换句话说,现在的晋察冀还得老老实实地埋头苦干再说。
过去的三月到四月,在红军与晋绥军你来我往的同时,华北一带的局势也在发生这剧烈的变化。
三月四日,热河省省会承德失守,省主席汤玉鳞弃城而逃,随即不到10天的功夫,整个热河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
当时,红军已经收到了阎西山拒绝过境的回复,为了避免在政治上陷入被动,中央指示红五军团快打快进,尽量不要发起太过惨烈的战斗。
而穆虎三坚决执行了这一命令,在战斗中使用穿插分割的手段,辅以重火力威慑,以最快的速度摧毁了晋军的意志,从而创造了红军战史上少见的大规模俘虏记录。
同时在宣传上,土共也及时使用广播电台等手段对外发声,巧妙地主动化解了金陵政府对于红军掀起内战的指责。
记住网址kanshu.vip
而在另一边,热河失守两天后,张汉卿就因东北全境沦陷,主动通电全国引咎辞职,随即将手中的东北军部队全线撤回长城以内。
这样的举动无疑更加助长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同时也激起了国内的新一轮的抗战潮流,只是在华北掌握了不少武力的金陵政府,却对此始终保持静默。
打了败仗的张汉卿在民间的名声当然更臭了,但摆出一副心灰意冷姿态的他,却并没有受到金陵方面更进一步的处罚或指责,反而被常凯申冠以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职位,当然碍于舆论此番任命暂未公开。
这其实就是前面张汉卿与常凯申已经达成的约定,如今不过正式确定了而已。
甚至后者还以为东北军演技不错,觉得自己这结拜弟兄着实听话,让配合就配合,一点没不给自己留点余地。
顺道一提,为了不落人口实,常凯申实现特地将重新整备好的第2师和第25师,从南方剿匪前线调了回来,此举还让不少果军将士欣喜不已。
这些年果军几乎天天都在忙于打内战,不少人对于同胞间彼此残杀都有一种厌倦心理,尤其是现在红军战斗力并不落下风,就使得所谓的剿匪愈发成了件苦差事。
眼见着总算有机会可以为国家效命疆场,尽军人的守土之责,那些将士的的心情可是相当振奋。
但他们自然预料不到东北军居然会败得如此迅速,没等这支部队就位,热河就已经失守。
于是好不容易来到北方前线的将士们,还是只能憋屈地作壁上观,若不是西边的晋军同样败得太快,他们还很可能被调过去再次和红军较量。
至于此战之后的张汉卿自己是怎么想的,这就不重要了,彻底撤回关内的东北军士气大挫,不得不暂时留在北平重新休整,而长城一线的防御则被丢给了宋哲原和从绥远自发赶来的傅作毅。
只不过,不久后赤匪攻破晋军防线的消息也传到了北平,这无疑又给正打算入主关内的张汉卿蒙上了一层阴影。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3月底,张汉卿在下野后第一次离开北平,为了平息民愤,他不得不选择出国前往欧洲访问,而东北军的指挥大权则暂时交由张作象处置。
随即的四月,一方面是长城一线夏日双方战事正隆,另一方面则是大批东北军灰头土脸地离开前线。
乱局之下,倒使得土共与阎西山之间的协议并不怎么显眼了,至于刚刚挂牌的晋察冀根据地,几乎可以说无人知晓。
这恰恰也正迎合了土共方面的需要,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红军就在北方开辟了偌大的地盘,看起来确实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模样,但只有实地了解之后才知道,风光的背后是难以掩饰的窘迫。
眼下北方的农业产出本来就不如南方,再加上陕甘等地又刚刚经历了一波旱情,而且开辟的根据地又往往地处偏远,所以迅速扩张的结果就是财政上的入不敷出。
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坚持建设后方工农业,又要支援前线战斗,并为新根据地的组建积蓄物资,土共不得避免地过了一段苦日子。
而随着东征战役正是进入尾声,即便是作为万能百宝箱的程刚也不得不发出了预警,红军随即进入了暂时的战略收缩阶段,不再继续扩张根据地。
当然,有些事情哪怕咬紧牙关也是一定要坚持的,军事上胜利还并不是近期来土共最大的收获,工业上的成功更能提振大伙的士气。
从槿甘山时期以来,程刚就在不遗余力地支援航空设备,并且极力支持本地的技术力量,着手研究和仿制飞机。
只是限于工人们的技术水平,最开始还只限于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后来主力部队转移到赣南之后,才开始正式发展航空加工业。
最开始只是组装、修理、生产一些木质或金属与木质混合结构的机翼等部件,至于飞机的机身、连接部件、水平和垂直尾翼的骨架等主要结构件,因为都需要使用钢管、铝合金等金属焊接完成,难度极大,所以暂时还未能完成。
而铝合金材料需要在有保护气体的环境下焊接以防止铝制材料氧化,这在30年代,属于技术要求很高的工艺。
然而在成立初期,工人对飞机制造大多缺乏实践经验,招收的领班和技工对飞机原理及构造均无认识,当时的夏国并不具备这样的技术。
于是这项技术工作就由焊接专家程刚主持。每有新工人到来,程刚就会开班教学,他亲自操作示范,做出各种漂亮的作品,以激励大家钻研焊接技术。
就是这样以“传帮带”和循序渐进的方式对技术人员和技工进行训练。
经过三年,中杭厂技术员工已经能从容应对多种不同类型飞机的组装工作,掌握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单翼全金属飞机的制造技术。
于是这项技术工作就由焊接专家程刚主持。每有新工人到来,程刚就会开班教学,他亲自操作示范,做出各种漂亮的作品,以激励大家钻研焊接技术。
就是这样以“传帮带”和循序渐进的方式对技术人员和技工进行训练。
经过三年,中杭厂技术员工已经能从容应对多种不同类型飞机的组装工作,掌握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单翼全金属飞机的制造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