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方面,朱见泽以盛大的排场,迎接了自己妻儿的到来。
海西国的大臣们自然也跟着迎接王后和王子。
因为佐安的孩子刚刚出生,大明皇帝就钦定他为顺义王世子,也就是海西国的法定继承人。
这个决策,就算是朱见泽这个亲爹也没办法推翻。
所以王国的未来长什么样子,大家都很好奇。
而在宴会之上,小世子朱佑樒还是很扛造的,小小年纪跟他娘漂洋过海这么远都还很有精神。
只是自小跟父亲分别,对着朱见泽有点害怕,趴在佐安的肩膀上不愿意放手,让面前陌生的叔叔抱他。
对于周边热闹的气氛,倒是接受良好。
朱见泽见状只能笑笑,继续关心分别一年有余的妻子。
佐安自然让他不用担心,还转过去问起了海西国的情况。
朱见泽的海外建国可不如他两个哥哥轻松,中亚地区已经开启了大乱斗模式,刺激战场无处不在。
作为大明藩国,在信仰上要扶持景教的海西,在这片风声呼啸的绿化带上极为醒目。
“一切还行,起码当初我给你的承诺是兑现了的!”
朱见泽挺骄傲的带着佐安来到了自己特意模仿罗马大皇宫修建的精简版海西王宫。
除了因为气候水土不同导致的差异,在样式上,倒真跟大皇宫差的不远。
可见朱见泽是真心准备了良久的。
也难怪他在就藩之前,会去频繁讨教那些被巩珍带来的罗马学者,询问罗马流行的样式纹理——
本来朱见泽是想把那些学者打包带过来建设海西国的,只是他们作为皇帝特意让巩珍带回来的“重要人物”,历史作用是为大明朝的文化繁荣添光增彩,而且海西国是大明藩国,文化上面肯定也要以华夏风格为主,不能真让一堆外国人影响深重。
所以朱见泽只能遗憾的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做了些笔记就走了。
佐安对丈夫的举动,极为感动,当场落泪。
虽然只是复制品,可她有多少年没有见过大皇宫的样子了?
当奥斯曼征服东罗马后,大皇宫也随之被毁,早就成断壁残垣了。
不过有了如此王宫,倒也不用朱见泽再多做回答了。
因为能够修建起华美的建筑,已经是国力的一种证明了。
朱见泽也不是什么残暴的统治者,逼着人什么都不管的给他修宫殿。
就藩的这一年来,他是真按照堂兄朱见济的嘱托,以及一些智囊的指教在治理小小的海西国。
北边有白羊王朝这个地区大国作为屏障,两国也在大明的见证下签订了一些友好往来合约,这让海西国有了在中亚发展的底气。
朱见泽也没有白吃二十年的饭,在混乱到让人分不出谁是谁的中亚战场上,他是带领军队亲征过的。
有了一些军事成就在身,也让周边的其他势力,还有国内宣布臣服海西国的当地毛拉和埃米尔,不敢小看这位来自于遥远东方的大王。
起先看着朱见泽年轻,还是头一回来这边,他们有多余的心思,那是绝对的。
只是见证了大明的强大,对于东方帝国册封的亲王,他们不敢真的去造反,但打着“为大王尽忠”的旗号,然后把持海西国大权,侵吞大明朝给藩国的好处,还是有不小胆子的。
年轻的、不了解本地事务的国王,简直不要太好忽悠。
结果一落地,朱见泽只亲近信任自己从国内带来的智囊,以及在原来帖木儿那边招募的几位学者,完全没给他们进谗言的机会。
帖木儿的学者们本是被国中的激进绿化者排挤的正常人,以前国家稳定,怎么着也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自己偷偷摸摸的搞研究。
当他们团体间的著名人士哈撒成为先王卜塞因近臣时,学者派还觉得扬眉吐气,自以为好日子就要来了。
结果一转头,哈撒跟卜塞因一块死在了征途之上,帖木儿分崩离析,自杀自灭的疯狂远超过去,八成是很难再出现一个中兴之主,统一国家了。
这群人于是连一个安静的地缝都找不到了,只能到处流浪。
幸好海西国愿意接纳他们,支持他们搞学问,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允许他们对海西国的宗教政策发出任何质疑。
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过于激进的宗教态度,已经让学者们吃了很多苦头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信仰是祖传的,中亚这块地方就这么一个教派,估计学者之中,还得出现改信者,或者无神论的狂人。
正常人都是这样的嘛!
而不管是本地的学者,还是外来的大明智囊,他们在海西国站稳跟脚后,给朱见泽出的主意都很简单粗暴——
在保证白羊王朝这位“近邻”对海西的庇佑下,努力打服周边的小势力,然后国内政策如何,不用多管。
毕竟中亚混战了几个世纪,早就养成了“实力为尊”的传统。
只要手里的拳头足够硬,怎么折腾也是不怕的。
极大部分中亚国家自身的体制建设,就是一团乱麻,糟糕透顶,一点都不完善。
要不然也不会一乱再乱。
再说了,玩大了还有大明朝支援,用得着担心太多?
立国之初,相关建设是很重要的。
在一些方面如果没能及时打好基础,定好基调,等以后涌现出一批食利者了,就不好对之修正了。
“听起来挺轻松,但做起来肯定不简单!”
武力有多重要谁都知道,但要把这个道理实践下去,就不是轻松的事了。
“这不用你担心。”朱见泽笑着说道,“又不是打不过他们。”
“现在唯一的大事,就是乌宗哈桑的身体了。”
这人打拼一生,身体问题是不少的,年纪上来后,大病不说多,但小病生的很频繁。
前段日子,朱见泽还友情派了个大明来的大夫过去给他诊治。
时至今日,朱见泽对白羊王朝内部的情况还是有了更多了解的。
乌宗哈桑的儿子不少,继承人的地位并不稳固,国内有着严重的“夺嫡”问题。
而且随着他的改革,其国内的矛盾也越积越深,只等乌宗哈桑衰弱下去,就要爆发。
朱见泽当了一年的大王,也是培养出了一些政治嗅觉的。
他需要为了以后可能发生的乱子做准备。
“遇到事情不要强撑着,我也不是吹不了风雨的花朵。”
“以后有问题,跟我说说,我给你出主意。”
佐安抬手抚了抚朱见泽的眉头,深情说道。
朱见泽没有应声,只是点了点头。
……
“要去文华阁读书了,”乾圣十三年年初,小太子正式满了四岁,到了上学的时候,“别紧张,要是受了委屈,回来跟爹说,总不会让你吃亏的。”
朱见济抱着儿子,跟他说些开学之前的嘱托。
而皇帝的心情,估计跟后世送孩子去幼儿园的父母差不多。
有点舍不得。
但太子读书一事又极为重要,不可能避免。
学到什么东西,也在很大程度上,暗示着帝国统治者日后的执政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