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临沂之战
世人可能不知道,只用两三千残兵和近万名百姓挡住袁绍十七万大军,是个什么概念。
我们一般只会用两个字来形容这种人:战神!
刘备是战神吗?
当然不是。
至于麾下的张绣、徐晃、黄忠等将是战神吗?
也谈不上。
但事实上,却有那么一群战神,他们虽不善杀伐争斗之道,手中兵器甚至算不上锋利,身上也无盔甲,却凭着自己的血肉之躯,打退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在流血死亡面前,他们自然也会惊慌失措,但心中的信念却让他们在极度惊恐中,仍未后退哪怕一步!
他们的名字叫:百姓!
刘备不弃百姓,百姓亦不负刘备!
当然,这些被临时募集而来的百姓并没有多高的觉悟,刘备胸中那股匡扶汉室的伟大理想,也绝不能感动这群目不识丁的底层人民。
但百姓再愚钝,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朴素道德价值观。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便是百姓心中的道理。
这道理,比天大,比海深!
刘使君不愿弃我等而去,我等自然愿意舍命守护使君!
除却这些令人感动的戏码之外,百姓之所以愿为刘备效死的根本原因,落点还是林朝在徐州施行屯田新政,以及……贾诩功劳。
作为徐州初代目摸鱼宗师,贾诩看似每天喝茶吃肉啥也不干,但暗中嘛……其实也真没干过什么事。
不过他手下顺天府在引导民心方面,却在贾诩的指导下起到了极大的统战效果。
这世间之事就怕对比,当顺天府将别的诸侯治下百姓的生活水平展示在徐州百姓面前时,徐州百姓难免身躯一阵,菊花一紧,为自己当下得来不易的生活现状而感到庆幸。
如今袁绍率大军而来攻城,刘备固然是首当其冲,徐州百姓却也万万不想回到之前那种盗匪横行,朝不保夕的痛苦日子。
百姓知道,刘使君在,他们向往的美好生活就在。
所以这些舍命守城的百姓,是为自己的未来而全力拼杀,是为一家老小今后的生计而奋力向前!
那些虚无缥缈的盛世光景,百姓从来不敢奢求。
但自己脚下这仅存的一方乐土,却也容不得别人践踏!
想从百姓手中夺走这片期许,那就得从百姓的尸体上踏过去!
抱着必死之心而以拙劣身法拼杀的百姓,便是称一声战神,又有何妨?
当初林朝说过,若徐州以这种姿态发展下去,只要刘备登高一呼,顷刻间便能拉起一支数万人的队伍。
如今,这句在别人看来几乎没有可能实现的景愿,却成了铁一般的事实。
可就算如此,但战争的客观胜负,却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尽管临沂是坚城,尽管百姓都愿为刘备效死,可袁绍手上的大军,实在是太多了。
仅开战一日,城上百姓便死伤惨重,折损两千人有余。
就这,还只是袁绍的试探性进攻而已。
到了第二日,摸清了城中动向的袁绍,悍然换上了自己的嫡系部队,对临沂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这场自日出开始的攻城战,一直延续到日落才真正宣告结束。
终于结束了这极为难熬的一天后,刘备望见敌军鸣金后,便犹如被抽干了浑身力气一般,一屁股靠着城墙瘫坐下来。
旁边张绣见状,赶忙弯腰扶住刘备,满脸关切道:“主公,您无恙否!”
自典韦断后重伤后,张绣便顺理成章的接过了典韦的职责,每逢战事便拱卫在刘备身边。
“无事,某只是有些疲惫……”
刘备挥了挥手,用嘶哑的嗓音低声道。
说来可笑,自中山起兵至今,这场临沂之战居然是刘备亲自指挥的第一场大规模战役。之前就算林朝、关羽等人不在身边,好歹还有林夕、徐晃居中调度。
这一日攻伐下来,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冲击,致使刘备疲惫到了极点。
闻言,张绣又快速用目光将刘备检查一番,发现并无什么伤口后,这才松了口气。
只是还没等刘备缓口气,远处沮授就带着徐晃等人走了过来。
“伯渊,快扶某起来!”
刘备赶紧开口道。
作为主公,刘备明白此刻自己就是全军的主心骨,是满城百姓心中万万不能垮掉的精神劲头。
尽管自己真的很累,却不能露出一丝疲态。
“唯!”
张绣应了一声,赶紧将刘备扶了起来。
而等到刘备起身之后,却拒绝了张绣的继续搀扶,一摆手示意张绣退后一步,然后赶紧收拾脸色。等到沮授等人走进行礼时,刘备俨然一副负手而立,面带微笑精神模样。
“诸位免礼!”
在所有人都看不到的地方,刘备暗自一咬牙,体内不知从何处涌出一股劲力,挥手笑道。
“公与,此战我军伤亡如何?”
闻言,沮授面色一阵黯然,再度拱手道:“主公,今日一战,百姓伤亡近六千人,士卒伤亡过千,就连最精锐的陷阵将士,也伤亡过百。”
“唉……”
听完沮授的汇报,闻者无不叹息。
倒是刘备,面色依旧如常,开口道:“如今城中还有多少可用之兵?”
百姓伤亡惨重,就连自己麾下王牌陷阵营也已经不剩几人,刘备其实比任何人都心痛。但已经作出了固守待援的决定,也就没有了反悔的余地。
尤其是在众将都垂头丧气之时,刘备就越得表现的镇定自若,以安定人心。
沮授苦笑一声,开口道:“就算加上百姓,城中如今只剩了不到四千人而已。依照如今敌军的攻势,怕是明日便要……恕在下斗胆,再次请主公先行撤离!”
刘备断然拒绝道:“不,某既已决定固守待援,又如何能朝令夕改!两日,只需再坚守两日,文若必能率军来援!”
闻言,沮授等人面露苦涩。
两日时间,荀彧的确能赶到临沂,可城中的兵马数量,怕是已经不足以坚持两日。
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可就真成了必死之局。
两天时间,这个在平时决策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时间,现在却让众人感觉无比漫长。
“诸位不必沮丧,如此强度的进攻,袁绍老贼也未必能旷日持久,而我等也未必不能再坚守两日。”刘备笑着宽慰众人道,“大战刚过,诸位也都该累了,只留一千人在城头探查敌军动向即可,诸位且都去歇息吧。”
局面崩坏至此,刘备除了宽慰之外,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当务之急是让士卒恢复体力,迎接明日的一场恶战。
“遵命!”
沮授倒是没有再劝,而是拱手领命,随即便率众将转身离去。
下了城楼后,沮授却将徐晃留了下来。
“军师,何事?”
老实人徐晃其实并不傻,并且一眼就看出了沮授有心事,便开口问道。
沮授笑了,心中暗叹徐公明果然有将才。
“公明将军,不知你可曾听过一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军师此言何意?”
对于这个出自《孙子兵法》的名言金句,徐晃当然是知道的,只是他不知沮授此时说这话的用意何在。
但见沮授面色幽幽道:“长史曾有令,事不可为时,以保全主公安危为先。所以,某要你明日大战起时,护送主公撤离此城。”
“遵命!”
徐晃下意识一抱拳应道,随后便品出了沮授话中不对劲的地方,皱眉道:“军师,若主公不愿撤退,末将又该如何行事?”
沮授看着徐晃,眼中满是坚决之色:“那就将主公打晕,抬着撤离此城。”
这句话顿时把徐晃吓得浑身一颤,连连摆手道:“军师,末将万万不敢行此事,若是主公醒来后怪罪,末将……”
“徐公明!”
见徐晃不断推诿,一脸的惶恐,沮授当即一瞪眼,加大了声音喝道。
闻听这声巨喝,徐晃终于冷静了下来,最终满脸歉意道:“军师,末将……”
“公明将军,主公乃百代未见之明主,胸中装着天下苍生,自是不愿意舍百姓而去。”沮授满脸认真道,“但我等身为臣下,却不需要爲這些操心。如今我等所虑者,自然以主公安危爲先,公明将军以为如何?
若是事后主公怪罪问责,自有长史与某替你担着。”
沮授明白以自己的威望,尚不足以使徐晃信服,便拉上了林朝一起背锅。
闻言,徐晃面色一阵挣扎,思虑良久后,最终才下定决心。
“也罢!军师所言,正是为臣之道,末将岂有不从之理。若事后主公怪罪,末将听凭处置便是,也算求个无愧于心。”
徐晃不是文臣,职责除了领兵打仗之外,便是听命行事。关于思考大局和劝谏这种事,不该也不能由他来做。
事后刘备很可能不会怪罪沮授,但对于不尊军令的徐晃,惩罚和冷落应该是免不了的。
不能如臂指使的兵刃,任谁也不会喜欢。
所以沮授完全能理解徐晃之前的犹豫和挣扎,也明白徐晃是抱着怎么样的心态才答应的自己。
“将军高义,请受某一拜!”
沮授正了正衣冠,极为郑重地衝徐晃一礼到底。
……
夜幕很快降临。
曹袁联军营盘内一片灯火通明,今日虽然没能拿下临沂,但战果也是显著的。
袁绍下令大宴全军,借此激励士气,明日便一鼓作气,拿下临沂!
可在营盘十里之外,一支万人的兵马正举着火把趁夜行军。
而这支兵马的最前方,一位青年将领身着银袍银甲,胯下一匹白马,正是从渤海郡回援的赵云!
正当赵云率军行进间,忽然有一名探骑来报。
“将军,前方十里有一处巨大的营盘,看上去应该是敌军之所在!”
闻言,赵云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好,紧赶慢赶,终于还是赶上了,幸得临沂未被攻破,不然某何颜面对监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