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叙吧小说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 > 第二百二十五 拉澳片

第二百二十五 拉澳片(1 / 1)

最终,他还是决定先从基本建设开始。在西南方向修筑一个码头。平整驳岸,修筑了一条栈桥,一直延伸到水深超过米的海域。确保海军和大波航运公司的大中型船只能够不驳载即可直接装卸作业。码头本身有一座三层的棱堡保卫。在棱堡周围,是一个小型的设防住宅区。鹿文渊在这里安置三十户百姓,主要是原先岛上的渔民。

这些人就是他的“海军”,保卫码头,在龙口湾中巡逻,少不了还得打鱼来改善下伙食。

至于鹿文渊本人的总部,设在屺姆岛的山上,在山顶上,先修筑了一个瞭望塔,用于监视全岛和附近海域,也作为以后指引船队进入港口用的灯塔。

岛上水源贫乏,水源地全在山地。农庄的选址就在一处水源地之上。

不仅直接控制水源地,还在周围修筑了集水池和渠道,将山地的水源集中到集水池内储存。多余的水通过渠道再排到山下,暂时可以用作农业用水。

农庄本身的规模并不大――屺姆岛回旋面积小,水源匮乏。长远看并非一个合适的基地,在计划表上只是为了配合登州行动而修筑的中转基地。但是设防农庄本身修筑的非常坚固,里面将囤积大量的救济口粮和衣被、卫生用品。

农庄内有集水池、大型仓库、指挥部和居民住宅区。另有可供一个连队使用的标准营房。除了一道有女墙垛口的砖石围墙保护之外,还有六座小型双层凸角堡拱卫。按计划,每座凸角堡上将安一门火炮。

山地之外的土地稍事平整,海潮线以上的用来种植芦粟,等孔有德事发就拿来搭帐篷、席棚,一个难民营地顷刻可成。作为一种测试,也为了解决修建基地的劳工们的住所问题,他先搭建了十栋简陋的木结构框架,芦席顶棚和墙壁的“长屋”。每个屋子可以容纳100人。

另外还有若干厨房、厕所之类的配套建筑,运行下来,认为基本可以满足需求。

不过,这种席棚的保温性能很差,也不坚固。夏季勉强还行,到了冬季,不给难民足够的冬衣和御寒设备的话,恐怕就完全是象征性的了。

但是要更多更好的设施,就又牵扯到从香港调运物资的问题。鹿文渊知道现在大部分的运力都在向新开不久的台湾基地运输物资,要给屺姆岛这个小小的前进基地专程来运送物资恐怕是不可能的。

修筑屺姆岛基地的建材几乎全部是从本地解决的,工匠也是从当地雇佣的。多亏通过耶稣会的关系搭上了山东的天主教会,有孙元化等各级教友的照拂,鹿文渊在当地办事总算不是两眼一抹黑。他在几乎完全没有使用归化民人员的状况下建设屺姆岛基地的第一期。

东三府之穷,物价之便宜,都给鹿文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远远不能和江南和广东相比,到处有开垦的土地,但是大多数土地的庄稼长势很差。屺姆岛附近的村庄无一例外都非常贫困。鹿文渊在当地雇佣工人干活,甚至低到力工不要钱,只求给三餐饱饭的待遇。

由于劳动力异常的廉价,鹿文渊大量的招募劳工:不论男女老幼,什么人都要。有力气的干重活,没力气的干轻活。利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屺姆岛基地的第一期工程进展很快,到八月初的时候,工程已经完成了六成。

劳工们还同时开垦了田地,修了水渠和集水池,建了风车塔楼――风车得从临高运来,在新开垦的田地上种下了第一批芦粟,在海滩滩涂上播下了海英菜的种子。

为了保护岛上的建设,防止闲散人员混入,鹿文渊尽管没有在长堤上挖壕沟,但是修筑了一道柳条篱笆――看上去不起眼,生根以后再填砂石就很坚固了。黄土高原用这种方法拦截山洪改善水土流失,能在冲沟里造出大量田来。

整个看起来,岛上的建设欣欣向荣。尽管如此,鹿文渊还是期望增援快点到来――特别是北上支队赶紧到济州岛去登陆,这样至少能够顺道给他运来一些物资来――别得不说,光这堆三眼铳和火炮就让人不放心。至于这群面有菜色营养不良的乡勇也让他觉得很靠不住。

唯一靠得住,只有几个手下的归化民,尤其是黄安德,看他每天像模像样的操练乡勇多少让他安心。

那个赵引弓转交给王七索,现在已经痊愈了。现在是乡勇队的副队长,看得出有把拳脚功夫,还能张弓射箭,不愧是盐枭加军户的双重身份。

根据明里暗中的调查和谈话,鹿文渊大致了解了王七索的基本身份状况:本地的军户,贩卖私盐维生,家中已经没有人了。这种状况,在归化民中算是很普遍的,不足为奇。鹿文渊也不以为意。

“拉澳片,拉澳片新片上映喽……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蜘蛛精大战蜘蛛侠,苍老师勇斗恶衙内,五道侠历险记……”

伴随清脆的锣声,街边传来小贩的吆喝声,小巷里的孩子争先恐后的跑到街口,一边从怀里掏出一把铜钱撒到小贩手里,一边喊着:“让我先看,让我先看。”

这是广州城一个平常的上午。每天广州城里有176个这样的小贩走街串巷,在街市上支起300多架“澳片机”,为这个时空的孩子和成年人带来本不该属于这个时空的视觉娱乐。

穿着一身明装的司凯德坐在一辆马车上目睹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拉澳片”类似于上一个时空清末民初的“拉洋片”。在一个木盒子里用一个发条带动棘轮机构驱动一个胶片盘,连续播放胶片上的画面,观看者要自己拉绳子给发条上劲,人人都知道这是澳洲货,所以就叫拉澳片。光线则来自于用透镜收集的日光,到了夜间则通过油灯提供光亮,不过效果会差很多。

这东西是殖民贸易部和文宣部提出要求,由机械厂设计。结构较之于传统的“洋片盒子”有所改进,重量体积减轻,效果增强。

这一娱乐极大的加重了林汉隆的光学厂的负担――“澳洲景”的主要部件是透镜,尽管性能要求很低,但是好歹也得一个个的磨出来。林汉隆为此不得不和机械厂的元老们一起开发了一台可以批量磨制简单光学镜头的设备。

殖民和贸易部开发这套东西当然不是为了娱乐大明百姓,也不是为了增收――尽管从紫诚记获得“特许经营”的小贩们都说这行当收益不坏,但是每年几百两的“加盟费”和租用“澳片”的收入在整个临高经济体系里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重要的一点是为了宣传,特别是传播“澳洲式生活方式”。为即将开张的商业中心造势。同时,吸引大明的百姓移民到海南岛去。

广州是整个广东的财富人口的汇聚地,只要在这里树立起了临高是“一盏明灯”、“一方乐土”的观念,不仅能够吸引到那些挣扎着谋生,希望追求求新生活的穷人,还能吸引一部分有钱人。

第二次反围剿之前,企划院在执委会的一次国民经济工作扩大会议上就提到过经济总量和规模过小的问题。而制约这一切的就是人口。

工业需要大量的人口――特别是元老院的工业体系相当低水平的阶段,不得不依靠人海战术来扩大产能。因而搜集人力就成了重中之重。

不惜投入元老院的几乎全部力量搞发动机计划,最终的目的也是大量获取人口。

“拉澳片”的宣传活动,尽管对整个劳动力收容计划来说作用微乎其微,但是长远看来还是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的。

“快来看啊,最新的澳片――澳洲工人搬入新住房、大铁厂化铁水、农庄亩产千斤的稻子……”

小贩又换了一部分片子:这部分就是赤裸裸的宣扬“新生活”的片子了。因为内容新奇,也吸引了很多人观看。毕竟澳洲人已经在广东是“如雷贯耳”了,很多人都想多了解些他们的事情。

“咳,咳,咳,咳……”同坐在马车里的郭逸还是不太适应雪茄,他把手中的雪茄烟放了下去。

“我说郭SIR,雪茄不是香烟,不要往肺里吸。那烟劲太大了。”司凯德缓缓的吐出一口烟雾来,“您老现在是广州的澳洲范的代表人物,广州的时尚先生,要注意细节啊。”

“什么时尚先生,都是你们的主意,我可是被迫抽这玩意的――过去我烟酒不沾的。”

“屁,你在强力部门干活会烟酒不沾?领导还怎么用你?”司凯德对郭逸的抱怨视而不见,“您这姿势还得摆得更优雅一点,这样老财们才肯花钱啊!”

这事一直是郭逸的痛――自己当年也算是工作卖力,只是混到D日那天也没混上个副科级科员。当然,原因肯定不是烟酒不沾。(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小阁老赵昊赵守正 战国修罗传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抗战:我李云龙就服民兵队 乔连连顾楼 三国:我刘协不做亡国之君 空军:我有一座飞行模拟仓 赵昊赵守正 夏子辰穿越成大夏皇朝太子 大明:我是五好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