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叙吧小说 > 历史军事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一十八节 学制

第一百一十八节 学制(1 / 1)

“照我看,我们的目标是在有生之年尽可能的复活那些对我们有用的科技,并且加以适应环境的改造,而非一味的复原科技。”马千瞩说,“环境的不同使得我们的科技必然会走上一条与另一个时空完全不同的道路……”

“督公的蒸汽朋克恶趣味又要来了。”下面有人窃窃私语。

蒸汽动力齿轮计算机、高速双层蒸汽火车、浮空战列飞艇。这是以马千瞩为首的蒸汽朋克团最热衷的三个“未来科技”方案。

这时候教育委员会的头头胡青白站起来说:“根据大家的提案,我和教育部的同仁讨论了一下,认为在教育方面,我们可以秉承两条腿走路的原则。”

所谓两条腿走路,是即搞速成式的普及教育,也搞正规教育。前者用来应付眼前的需要,后者则为将来的发展进行人才储备。

这个看似折衷式的方案面面俱到,但是有可操作性,符合现阶段的物质能力。最后被大家接受确定下来:穿越集团将建立一个混合的教育体系:面对少儿的国民教育和面对成年人的速成教育。

首先是国民学校,它是国民教育中的基础。面对的是收容来的孤儿和直接为穿越集团服务的土著的子女。它是强制性的,年满八周岁,不满十二周岁的儿童,全部要入学。超过年龄的,放宽为可以只参加成人速成类的扫盲学习,拿一张最为基础的丙种文凭。

国民学校是一所完全学校,分为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完成全部教育需要九年时间。但是胡青白把它分割为三个阶段:初小、高小和中学。除此之外,还设立了一个专门针对学龄前儿童的保育院。

二年制的初小课程就是以的基础的读写算、公民教育――包括简单的中国通史、基本道德与社会公德以及简单自然科学知识。设置劳动技能课传授各种有用的工作技能,以提高动手能力和为未来参加工作做好准备。最后则是设置一定量的体育课增强体质,从孩子开始改变中国人轻视劳动、忽视动手实践的传统。

这一阶段教育完成之后,就发给乙种文凭。毕业生可以进入军队服役、进入职业学校或者军政学校,也可以直接加入穿越集团属下的某个部门工作。教育部门计划在未来几年里,以普及初乙种文凭为最大的任务,包括在军队、工厂、农场等等各个方面。

有能力继续学习的孩子可以升入高小,学制三年,毕业后获得甲种文凭。

拥有甲种文凭的人,可以选择继续升入中学、职业技术学校或者军政学校学习。中学为四年。根据穿越者的计划:能够读到中学的人,将作为重点的培养对象。课程设置偏重于更多的理论和基础科学,使这些孩子能够最终掌握穿越者带来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理念和文化。换而言之,能够完成九年国民教育,得到中学文凭的学生,将成为不折不扣的社会精英,未来穿越集团的接班人之一。

成人速成教育则是现阶段的重点。胡青白根据各方面提出的要求和意见,拿出了一个方案:所有的土著士兵、职工,一经招募之后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净化”检疫。

检疫期间采取半天军训和劳动,半天文化学习的方式。军训由陆军负责,文化教育由教育部派人进行。教育内容是普通话、五百个基本汉字、基本的加减乘除。结束的时候进行一次测试。测试合格者,发给丙种文凭。

未通过测试的人,可以在接收他的部门――军队、工厂进行再教育,参加每六个月一次的文化水平测试。再教育由各部门自行安排组织,教育部门提供协助。

丙种文凭是穿越政权属下最最基础的文凭,没有这个几乎寸步难行。没有丙种文凭的人,不能晋升为正式工、一等兵、不能进职业技术学校,更不能担任基层干部。换而言之,没有这张文凭,就只能在穿越集团内充当最低等级的劳动者。不会有任何升迁的大门为他敞开。

原本照胡青白的意思,没通过测试的人就扫地出门,但是以目前对劳动力和士兵的旺盛需求,这样做太浪费了。

获得丙种文凭的人,只要有兴趣和时间就可以继续参加进一步的成人培训。提升文化水平。但是不做强制要求。只是土著在晋升到一定等级的时候,文凭就会成为准入门槛――某些工种、职务、军衔或者得到某样高级职业技能的培训,必须持有某个等级的文凭。这是为了通过人的上进心来激发大家学习的热情。

教育部门将每六个月安排一次文化水平测试,任何人均可来参加。

成人教育的另外一个部分是职业技能教育。目前的职业教育算是搞得比较有章法。学徒总队的规模很大,从大陆上收容来的孤儿,凡是被判定不适应文化学习的都归入了学徒总队。集团内部许多土著职工的子女也进了这个总队。

胡青白计划以这个总队为基础,设立一所职业学校。这所职业学校沿袭原来学徒总队的制度和教育模式。招收的对象有面向所有获得过文凭的土著:无论是甲乙丙种还是中学的文凭。当然,不同的文凭能够学习的工种也是不同的。打磨工和护士只要丙种文凭,教师和医士就必须是乙种文凭以上获得者,医生则是中学文凭获得者。

职业学校的培养的重点技术含量较高,需要较长时间培训才能胜任的工种,包括技工、教师、医护人员之类,也为未来。根据工种的不同,培训时间从三个月到三年不等。期间即有文化学习,也有在各部门实习劳动。

最后是军政学校。由原来的军政学校、农村干部讲习所合并重组成临高军政干部学校。以培养土著的军政干部为主。学校分为甲乙丙三种水平班。甲班招收有中学文凭的;乙班招收甲种文凭的。丙班招收乙种文凭持有者――只限在职职工、军人,由组织上推荐入学。

这样兼顾短期实用技术与长期学科培养的教育体系让各方面相对满意。虽然有人对穿越集团又回到了文凭万能的模式略有微辞。

有了教育体系,就要建设教学的基础设施了。萧子山要去的地方正是新学校的校址,这里原本已经修建起了许多长条形的宿舍。此地远离工业区,环境比较好,还有些杂木林。地势高亢,多砂石,不太有利于种地,办学校正合适。现在临高建筑总公司正在这块地皮上大兴土木,修建一所全新的学校。

因为人力物力有限,不能做到分别建设三所学校,所以这块地皮按照另一个时空的时髦叫法,叫做“教育园”。里面的各种教学、生活设施都可以共享。这个教育园被命名为“芳草地教育园区”。

萧子山来到这里的时候,芳草地的教学区已经接近基本完工了。从路上远远的望去:十几栋两层的红砖砖木建筑已经拔地而起,这些建筑萧子山觉得很熟悉――他当年念的小学中学里都有类似的教学楼:长条形的盒子,一面是敞开式的走廊。每隔两个教室设置一处楼梯。一栋楼里最少可以装进四到八个班的教室,甚至有十二乃是十六个教室的。

梅晚和教育人民委员胡青白、办事员白雨正在等他。照理说他这个办公厅主任并不负责教育问题,检查学校建设情况更非他的职责,但是萧子山身为办公厅主任,要负责解决穿越集团的下一代的教育问题,过问学校建设就顺理成章了。

学校的模样还是很寒沧的,缺少建材所以没有围墙,倒是很符合“开放办学”的思路,不过在本时空没有墙壁是相当危险的,梅晚取而代之的方案是密密麻麻的竹篱笆竹子在这里很多,加工也容易。

“……到时候再沿着竹篱笆种一些爬藤的蔷薇科植物,几年下连来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靠近不了,就成了一道真正的天然‘铁丝网’了!”梅晚介绍道。

大门很威严,用的是特意从百仞采石场采来的大石块,三门洞式的欧式建筑――据梅晚说是抄袭清华大学的大门的。只是不伦不类的又在大门两侧添设了炮楼式的建筑。门口已经挂上了四块牌子:“临高国民学校”、“临高军政学校”、“南海职业技术学校”。

最后一块牌子则是“教育人民委员会”。

萧子山问:“这怎么回事?”

“哦,吴南海答应从农庄的盈余农产品中拨给学生一些额外的食品。所以算是投桃报李吧。”胡青白赶紧说,“文总已经同意了。”

听说文总已经同意了,萧子山也不说什么了。看到教育委员会的牌子也挂在这里,便说:“这里环境挺好,倒是个好办公地点。”(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大明:我是五好太子 空军:我有一座飞行模拟仓 战国修罗传 三国:我刘协不做亡国之君 夏子辰穿越成大夏皇朝太子 抗战:我李云龙就服民兵队 乔连连顾楼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赵昊赵守正 小阁老赵昊赵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