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郎就没一个不想学骑马的,就跟现代的男孩子没有不想开车一样。而且关嘉泽一片好意,章鸿文也不愿意拂他的意拒绝他。
当即他感激地道:“行,多谢。你哪时要学,我过去找你。不过我只有沐休日有空。”
“沐休日你来找我就成。”
书院的午歇时间不长,章鸿文还要回去上课,四个人商量好,约好学骑马的时间,吃过了饭便各自散去。当然,期间自然不乏举杯恭贺杜锦宁获得了童生名头,还考了个府案首
临走前,章鸿文问杜锦宁:“你傍晚的时候在家不?我爹说过去给你道个贺。”
“山长说师母想见我,让我傍晚去关家。那时估计我没空。”杜锦宁道,“下午我要去桃花村,到时候会去你家一趟的。”
“去我家?”关嘉泽十分惊讶,“叔叔请你去吃饭,我怎么不知道?”
“你也不知道?”杜锦宁越发不明白关乐和想干什么了。
她去关家吃过两顿饭,都是关嘉泽作陪的。怎么这次连他都没通知呢?关乐和想要做什么?
不过想到关乐和即将要去京城,没准有事要交待她,比如帮着看顾一下师母陆氏的嫁妆铺子之类的事。而这种事又不好让关家其他人知道的,她就释然了。
“哦,可能是我得了府案首,师母勉励我几句吧。”
关嘉泽点点头,也没在这事上纠结。反正他也没什么事,傍晚在家里等着杜锦宁来就是了。
大家各自散去,杜锦宁下午往桃花村跑了一趟,到杜寅生和杜辰生家坐了坐,刷了一下不忘本和孝敬老人的声望值,并且在两人的陪同下去杜老太爷的坟上上了香;又给章光义送去了她从府城带回来的礼物。待她从村里回来,已快到傍晚了。
她赶紧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乘车往关府去。
骡车驶向关府的时候,刚进入通向关家大门的那条巷子时,骡车缓缓停了下来,汪福来道:“少爷,前面横着一辆马车,路给堵住了,过不去。”
说起汪福来,这里不得不解释一句,这家伙自打从府城回来后,就要死要活地要跟着杜锦宁,还想把自己十四岁的小女儿送给杜锦宁做……咳,做丫鬟。杜锦宁哪里不知道这家伙打的什么鬼主意?不说她自己女扮男装不能收通房或小妾,便真是个男孩儿,这时候收了汪福来送来的小女儿,那也是麻烦一堆——嗯,齐慕远说女人是麻烦,果真是一点儿也没说错。
最后杜锦宁当然是断然拒绝了。
这还惹来汪福来好一顿数落,说杜锦宁如今都是童生老爷了,家产也丰厚,怎么就不置一个大宅子,养一些下人丫鬟呢。
唠叨了半天,他自己死活要做杜锦宁的车夫,还是自带骡车的那种。
杜锦宁现在正缺人手。汪福来为人机灵,品行也还算端正,而且还是主动放着平民不做,想要来给自己做下人,忠心自不待言,于是她便默许了汪福来的行为。
不过她以家里全是女人不好安排汪福来为借口,让汪福来晚上回自己家,白天在庄子上一个孤老头的院子里候命,她有事要用车就召唤他一声。
此时听得汪福来的话,杜锦宁掀开车帘往外瞧了瞧,旋即皱起了眉头,起身从车上跳了下来。
她走到离那辆马车不远处,对着一个穿红色绸缎衣衫的女子道:“师妹,这是怎么了?”
女子转过身来,惊喜地叫了一声:“杜哥哥。”却是关嘉玉。
女孩子长得早,关嘉玉今年虽也刚满十二岁,却已长到一米五五左右的身高了,模样虽没有大变化,但婴儿肥褪去,脸型成了瓜子脸,五官更显精致了。
这两年杜锦宁来关府的次数并不多,而且每次来都直奔关乐和的外院,并没多大机会跟关嘉玉见面。但关嘉玉偶尔会穿了男装跟着关嘉泽跑到杜锦宁家里玩,这丫头还是杜锦宁的迷妹,整日杜哥哥长、杜哥哥短地叫着,问他话本接下来的情节,两人的关系倒还不错。
关嘉玉提着裙子跑过来,噘了噘小嘴,道:“我去袁九妹妹家玩,回来时马车不知怎么的,竟然坏了。”
袁九妹妹是袁修竹家的一个孙女辈的姑娘,跟关嘉玉十分要好,两人时常在一起玩。
“修得好么?”杜锦宁看到车夫此时已钻到车辕底下去查看情况了,问道。
关嘉玉摇摇头:“估计一时半会儿修不好。”她看着杜锦宁的车,眼睛亮了亮,问道,“这里离我们家不远了,要不我乘你的车吧。”
杜锦宁没有说话,而是望向了宋妈妈。
她知道关太太孔氏对一双儿女甚是着紧,这件事,还真不是她答应就能作主的。
便见宋妈妈皱了皱眉,似乎颇不赞同。
现如今两人渐渐大了,孤男寡女地呆在封闭的车厢里,对关嘉玉的名声实在不好。
可这里离关府还有一段路,由着关嘉玉呆在这里也不是事儿,跟杜锦宁走回去吧,一路上被人瞧见,也不好。
杜锦宁见状,对关嘉玉道:“要是不嫌弃,你乘我的骡车,我在下面走着就行。”
关嘉玉瞅了宋妈妈一眼,见她对自己颔首,心里虽十分不乐意,还是嘟着嘴道:“那好吧。”
宋妈妈松了一口气,感激地对杜锦宁笑笑,先爬上车检查了一遍,发现车厢里虽说比较简陋,跟他们关家的马车没法儿比,但胜在十分干净,里面的坐垫料子是细布的,还有八成新,颜色也很素雅,看上去还不错。
她下了车,朝关嘉玉微一颔首,关嘉玉便在丫鬟的搀扶下上了骡车。
上了骡车,她便吩咐宋妈妈和丫鬟们:“就我在车上就行了,你们在下面自己走路吧。”没得自己的下人丫鬟乘车,倒让杜锦宁在车下走路,显得自己家连丫鬟都比杜锦宁高贵似的。
杜锦宁暗自点头。
孔氏还挺会教导儿女,关嘉玉被她教得挺明白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