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政无忧忙抱起她,将她安置在床前的软椅上。不由分说先拆开她一根手指上缠绕的布帛,她想拦也拦不住。
入目之中,不是往日那莹白如玉的肌肤,而是红肿不堪,被洗去泥沙后鲜血淋漓的伤口,在凛冽寒冷的天气中冻伤恶化,一片血肉模糊,让人看着都会觉得很痛。
宗政无忧心底一颤,脸色大变,眸光阴沉难测,声音中已经夹杂了怒气,“这是怎么回事?”
她目光微微一闪,挣扎着收回手,将那丑陋到极致的伤口掩在袖中,垂下眸子,语气听起来轻松淡然,“不小心磨的,你不用这么紧张,不过是一点小伤而已,已经……不疼了。”
不疼?这样的伤,怎么可能不疼!他心里一阵难言的酸涩痛恼,忙又去检查她的腿,她慌乱的阻止,丝毫不顾忌手上的伤。
“别看了!”她带着祈求的语气,嗓音嘶哑。曲起双腿,双臂死死抱住膝盖,仰起头,一脸倔强,“无忧,求求你,别看了。”那个比手指更丑陋连她自己都不忍去看的伤口,不要让他看到。
他望着她眼中倔强背后深藏的脆弱无力,似是有人在他撕裂的心口上狠狠撒了一把盐,灼痛到窒息。他在她面前缓缓蹲下,膝盖着地,双手用力抓住她的手臂,声音微颤,“为何不让我看?很严重是不是?”
“不是,”她依旧努力地微笑,将一切悲伤吞食入腹,沉淀在心底,轻轻摇头,“是因为……很丑,不想让你看到。你别担心,有可儿在,很快就会好。”
真是因为丑?她几时也会在乎这些了?他不信!但她那般倔强,再勉强只会伤到她。
“因何受伤?告诉我。”他眉心紧拧,深邃的瞳孔中盛满浓烈的心疼。见她低头不欲说,他十指紧扣,仿佛要捏碎她的手臂,盯住她的眼睛,咬着牙一字一字重复:“告诉我!”那气势,仿佛不知道答案誓不罢休。
面对他不容拒绝的口吻和眼神,她叹了一口气,低头幽声道:“我只是不想让母亲留在马路中央,被人践踏。”
他双手一颤,他们亲眼见着母亲的骨灰被风吹散,融在了雪中,如何才能不让母亲留在马路中央?“你……做什么了?”
“埋了那片雪。”三个日夜的艰辛苦楚,被她寥寥几字说得那样轻描淡写,他听后却是震住了。融了骨灰落下的雪,纷纷扬扬,那么大的一片,那样冷的天,她一个人的力量,如何办到?
他薄唇微张,颤抖了几下,目光复杂,看了她半响,才缓慢问出声,那声音中有无尽的疼惜以及无尽的懊恼和自责,“你……埋了三日三夜?所以直到今天才回来?”
她轻轻点头,目中泪光盈动,声音有些哽咽,“我知道这样做不能弥补什么,但是,这是我……唯一能做的。”泪水滑出眼眶,一串一串滚落下来。他抬手捧住她消瘦的脸庞,滚烫的泪水擦过他手上的肌肤,灼伤了冰凉的心。
“阿漫……”他所有的心疼和感激还有愧疚,都在这一声轻唤里。想说谢谢,却始终没有说出来。他感激她在他失去理智的时候,包容他理解他,还替他做了本该由他来做的事情,落下这一身的伤,毫无怨言。
“别这样看着我,无忧,我是你的妻子,做这些事,本就是应该。你不必感激,也不必对我心存愧疚……你我夫妻一体,生命里所有的幸或不幸,我们……一起承担。”她用受伤的手轻抚着他的眉眼,语声真挚而温柔。
一起愧疚,一起悲伤,一起承担不幸的命运,他和她都不是一个人。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此刻心中的感动。这一生,遇上她,爱上她,是他之幸。目光交缠,有些话,都不用再说出口。他所想,她懂得就足够。
“我送你回漫香殿休息。”他抱起她。
她在他怀里,轻轻应道:“嗯。”
那一日,他留在漫香殿陪她,两个人并肩躺在床上,谁也不说话。屋子里很安静,过不久,他因多日不曾好好休息,很快会沉沉睡去。她听着他沉稳的呼吸声,微微侧头看他睡梦中仍然疲惫的容颜,泪水顺着她的眼角滑落下来,打湿了枕头。
第二日,她醒来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不只离开了漫香殿,也离开了江都。他不想让她送别。她起身,在床边的桌子上,发现了一张字条,那上面留下的两个字,笔力苍劲,仿佛用生命书写而成:“等我。”
她扬唇而笑,虽然苦涩,但也欣慰,好歹还留了这么两个字。她轻轻拈起那张字条,看了很久之后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到枕头底下,方便思念那个人时拿出来看。
万和大陆苍显一七六年,十二月,南朝正式向北朝发起战争,南帝御驾亲征,领十五万大军及无隐楼七千人破回瞳关,不费吹灰之力连夺四城,损兵八百伏降兵三万,其势锐不可挡。
万和大陆苍显一七七年,一月,北朝皇帝伤愈,率二十万铁骑南下迎战紫翔关,会合紫翔关守军三万,与南朝大军形成对峙。双方都是用兵高手,兵力也相当,一时难决胜负。
宗政无筹出征后,漫夭坐镇朝堂。就在宗政无忧出发后的第四日,她收到消息,十四国使臣,有六国使臣在南朝边关遇难,五死一伤,其中包括尘风国的使臣。她命人修国书致歉,并承诺尽快查清何人所为,但谁都知道,这些过场不走不行,走了也无济于事。各国都在观望,等待时机分一杯羹。而她查到当日俞知府并未全照她的吩咐行事,而是擅作主张只派了九队人马,致使六国使臣遇难,给别人以把柄。她得知消息后,命人将俞知府押解入朝,三司审问后,依照律法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巍峨肃穆的乾和殿内,高高在上的龙椅背后,一袭金色珠帘垂挂,女子头戴凤冠,一身金丝凤袍贵气而庄严。她端坐在帘后,正在听朝臣们奏议大小事务。
一名浑身染血的士兵横冲直撞,冲向大殿,守卫皇宫的禁卫军正欲阻拦,却见他用手高举奏章,边跑边喊道:“六百里加急!”
漫夭面色微变,叫了声:“传!”
那名士兵快步冲了进来,跪地双手呈上加急奏折,“启奏娘娘,土鲜、易石、域水三国集结十二万大军攻打我朝西面边境。沙城告急,请娘娘速速派人增援!”
好快的速度!三国联合,比她想象中来得更快。十二万大军,西面边境沙城守军不过四万,如何抵挡得住?她皱眉问道:“伤亡如何?”
那名士兵回道:“我军死守城门,伤亡已经过半,恐怕最多支撑五日。”
只有五天时间,还有可能到不了五天!漫夭看向丹陛之下的大臣们,沉声问道:“各位爱卿有何良策?”
“启奏娘娘,土鲜、易石、域水三国都是小国,他们之所以敢如此挑衅我朝,皆因我朝主要兵力都在紫翔关。紫翔关一战已持续一月有余,我朝与北朝相持不下,在这一月内正面交战三次,双方损失惨重,倘若继续打下去,只会两败俱伤,如果此时再有人从东面进犯,我国将危矣!为江山社稷着想,臣恳请娘娘劝诫皇上暂时退兵回朝,来日再图北上大业。只要我朝大军返回,他们三小国必定知难而退。”说话的人是丞相。
他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漫夭自然知道现在不是北上的最佳时机,但回瞳关一事过后,谁能劝得了无忧?谁又能劝他?无论如何,此事不是讨论北上发兵对错的时候。她正了面色,声音平缓深沉,“北上之战,是攻是退,皇上自有主张。本宫现在问的是,如何应对西面三国?”
众臣皆知朝中兵力加起来也不够十二万!又不能从皇上手中调派兵马,于是,他们全都低下头,不语。
漫夭心中气恼,每次无事时他们个个口若悬河,一堆一堆的道理,如今,国难当头,个个都成了哑巴!她面色微沉,眼神锐利,扫视一周,最后目光停在皱着眉头的罗家军统领罗植身上,她问道:“罗将军,朝中还剩下多少兵力?”
罗植出列,恭敬回道:“启奏娘娘,皇上带走十五万大军,东面边境守军两万,南面玉上国留守两万,西面边境四万,目前朝中可用兵力只有罗家军七万。”
漫夭凝眉沉思后,方道:“七万罗家军加沙城剩余两万也不过九万……罗将军,你可有把握打赢这场仗?”
罗植没有立刻回答,自从上次吸了教训,他在她面前狂傲之气收敛了很多。想了想,他才道:“娘娘,末将有七成把握。”他不确定,他到沙城的时候,沙城是否还有兵可用?如果只有七万人对敌十二万,确实难有把握。
漫夭沉默,一位大臣出列,“启奏娘娘,我朝政策,朝廷出兵须有圣谕方可。娘娘奏请皇上是否援军沙城,正好也可以听听皇上是何意?”
“齐大人所言极是,微臣认为这样做最妥。”
“臣也赞同两位大人的奏议。”
漫夭目光微变,看了他们两眼,不予置否,对其他人问道:“其余的爱卿,是否也认为应该先向皇上禀报此事,再做定夺?”她话音刚落,就有几个人正欲附和。她不由冷下目光,忽地一下站起,撩开珠帘,就走了出去。如果此时一定要依照这些个规矩行事,只怕不用派兵,就直接等着别人攻到江都。她只是想着,却没有直说出口。
众臣见她突然走出帘幔,稍稍一愣,那几个准备开口的人也顿住了。她面上的表情看上去并没有发怒的征兆,但那突然冷冽的眼神让人不由自主的心生畏惧。她微微昂着头,低眸睥睨众人,脚步沉缓,一步一步往前迈去,站到丹陛之上停住。“罗将军,你怎么看?”
罗植微微沉吟,皱眉道:“启奏娘娘,末将以为,战机延误不得。我们只有五日时间,若奏请皇上批示,从江都到紫翔关,一来一回,最快也得六日。沙城已危,恐怕等不到那时候。”
漫夭目露赞赏之色,她果然没看错这个人!收敛眼中的情绪,她犀利的目光将众人一一扫过,“丞相,你认为罗将军说的可有道理?”
“这……”丞相开口,怎么应都不是。他是文臣之首,若赞同不通过皇上就调兵,万一战败,他难逃责任。若是不赞同,那沙城陷落,他就成了罪人。想来想去,最后只能缄默。
漫夭在心里冷哼一声,这些个大臣官场混得久了,都学会明哲保身。恨不能把所有的好事都揽在自己身上,将风险推给别人。她看了看那些大臣,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说句话?
“启禀娘娘,微臣以为罗将军所言有理,所谓时移势易,特殊情况自当特殊处理。相比较规矩而言,微臣认为及时支援边关更为紧要。”此人正是前丞相倒台之后,被宗政无忧破格提拔起来的其中一人。他说话之后,又有几人符合赞同,“应先援军边关,再行禀报皇上。”
而先前执反对意见的几人便与其争论,两方争执不下,吵得不可开交。那几人相当于朝中元老,本性固执。
漫夭不动声色,看着他们吵得脸红脖子粗,一直到他们吵累了,口干舌燥暂时休兵,她才冷冷地望过去,沉声说道:“你们说完了?说完了就听本宫说!”
她每每这个表情都会自然散发出一股威严凌厉的气势,让人不自觉地臣服。那些大臣们心中一惊,慌忙跪下聆听。
她扬着下巴,在丹陛之上踱步,头上凤冠佩带的金步摇随着她沉重的步伐摆出轻浅沉缓的弧度。“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今边关形势危急,你们不赞同先发兵,那本宫今日就问你们一个问题:假如因为奏请圣报,耽误了边关战事,敌人攻破沙城,长驱直入,打到江都,这亡国的罪名,是你们能承担得起还是本宫能承担得起?”问最后一句话时,她面色极为严肃,语气凌厉,句句铿锵,字字掷地有声,问得一众大臣哑口无言。
看他们都低下头,她淡嘲一笑,不再理会那些人,直接下旨:“罗将军,本宫命你即刻率领罗家军赶往沙城援助,歼灭敌军,扬我南朝之威。”
“末将谨遵娘娘懿旨!”罗植跪地领命,之后担忧道:“娘娘,粮草……”
漫夭道:“罗将军请放心,粮草,本宫已经命人先行备好了。”
满朝大臣皆愣,原来这事皇妃早有定夺,不过是藉此试探他们是否懂得观看形式罢了。众臣垂首,再无一人反对。
散了朝,她将罗植叫到议政殿。
“请问娘娘还有何吩咐?”罗植神色恭敬相问。
漫夭道:“罗将军方才说此次出征仅有七成把握?那本宫再送你两成。”
罗植微微疑惑,没有多余的军队派给他,何来多出两成胜算?
漫夭问道:“将军觉得这场仗应该如何打?”
罗植思索道:“我军兵力有限,不应正面强击,当以守城为主,伺机伐谋,出奇制胜。”
漫夭点头,“那本宫就送你四个字:攻心为上。听闻易石国在半年前曾与域水国发生过摩擦,如今冰释前嫌,无非是为了攻占我们南朝的领土。三国合谋,在这谋事期间,自有高低较量。”
罗植眼光一亮,“娘娘的意思是……离间三国?末将明白了!”三个国家合成的一支军队,表面看起来无比强大,其实军心不见得齐。
漫夭回身从御案上拿起一个薄薄的小册子,也就几页。“这个给你。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好好利用它。”
罗植接过来一看,怔了怔,那上面记载的,正是此次领军的三国公子的嗜好及性情缺陷,还有他们之间曾经有过的矛盾牵连。有了这个,离间三国军心,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他不禁有些兴奋,这么多年,从来都是看不起女人,但眼前女子,他却不得不佩服。“原来娘娘早有准备。”
漫夭微笑,对门外招手,立刻有宫人端着酒水上前。漫夭亲手为他斟上一杯,递过去,罗植准备跪接却被她阻止,“边关战事紧急,来不及设宴践行,本宫就在这里,敬罗将军一杯,祝罗将军早日击溃敌军,凯旋而归!”
“多谢娘娘!”罗植双手举杯,仰脖一口饮尽,与上一次泗语亭拒酒的心情及态度截然不同。
罗植退下后,她传了萧煞进来。然后,缓缓走到御案前坐下,修书将今日之事原原本本地告诉无忧。
萧煞问道:“主子,您把那粮草给了罗将军,皇上怎么办?”
宗政无忧临时决定出征,几日的时间,粮草准备的并不是很充足。漫夭眉间忧愁浮现,“前几日下了一场雪,通往紫翔关的路上,有个幽谷路口被大雪阻住,不能通行马车,粮草无法运送。就算留着这些粮草也无用,还不如先给沙城应急。”
“那皇上……”
漫夭道:“你给昭云传信,让她取银二十万两,秘密收购粮草,务必在一个月内将粮草送到紫翔关外。”
萧煞不赞同地看着她,“您要把皇上和几十万将士的性命交到她手里?”他对昭云的办事能力很是怀疑。
漫夭放下朱笔,叹息道:“已经没有选择了!我相信,为了无忧,昭云就算拼了命,也一定会办妥。”
那个女子,对无忧的爱丝毫不比她少半分。这一年的书信来往,她从字里行间,感觉到昭云的成长,很替她高兴。漫夭又道:“你只要把情况写清楚,嘱咐她小心行事。记住,告诉她,这件事,一定不能让别人知道,包括沉鱼在内。”事关无忧生死存亡,她不得不加小心,除了昭云,她谁也信不过。
萧煞点头,“主子让制造的青铜战车已经有二百辆,上面的机关都已安置好,只差装火药。”
漫夭应了声好,又道:“火药的制作方法,切忌不可传扬出去。”
萧煞道:“主子放心,这件事一直都是属下亲自在做,没旁人知道。”
“那就好。辛苦你了!”她感激一笑。有几个人可以值得信任的人留在身边,这种感觉很好。
萧煞告退后,她埋头处理政务直到三更。
回了漫香殿,浑身乏力,感觉很疲惫。她去浴房泡澡,泡着泡着就又靠在池边盹着了。最近似乎比以前更容易疲乏,而且经常做梦,睡得迷迷糊糊,不安稳。
梦里,总有一只手紧紧掐住她脖子,她用力呼吸,怎么都透不过来气。她拼命喊人,没有一个人来救她,她想掰开那个人的手,但任她如何努力都撼动不了他分毫。那个梦,每次醒来,冷汗遍布全身,恍惚中,她好像看到掐着她脖子的那个男人泪流满面,可是,她怎么也看不清他的脸。这样的梦,随着日复一日,从开始一闪而逝的感觉到后来的一个片段,越来越清晰,清晰得仿佛是她亲身经历过似的,那样真实。
江南二月的天气,已经有少许的回暖,但夜里还是很凉。冷风从窗子闭合的缝隙掠了进来,吹在她裸露在外的肌肤,刮起一阵寒栗。她顿时就醒了,水微微见凉,她连忙起身,披上衣服,回寝殿。
寝殿的大床少了一个人,显得异常空旷。她没有点灯,直接走到床前,掀开被子,钻进被窝,习惯性地往里躺,将外面的位置留出来。
突然,她的手在冰冷的床上触到一片温热甚至可以称之为滚烫的东西,似是人的肌肤!
她心中大骇,惊得弹身而起,一把掀开了锦被。就着月光一看,顿时呆愣住。
那竟然是……一个男人的躯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