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大学的一千精锐用极快的速度通过了比较平坦的关中平原,而后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经过蜀道上,蜀道虽然有了相当数量的战俘在修建道路,但是目前只完工了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的道路未能完成。
经过这里的时候,有人提出,若是从未完成的蜀道经过,必然会导致施工延误,于大唐不利,倒不如我们就趁着现在,从子午谷进入蜀中吧?
这个建议一提出,立刻得到了很多人的附议,因为苏氏三国中的一个很出彩的章节,就是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的那个章节,很多人都对子午谷有很强的好奇心,不知道为何诸葛亮会否决魏延的提议。
苏宁派出了王辉前往侦察情报,并没有发现僚人的踪迹,所以目前子午谷是安全的,僚人并不知道大唐军队已经来了,所以从子午谷进军,也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所以牛进达和苏宁一合计,在补充了足够的给养之后,带着向导,进入了子午谷。
一边行军,就有人向苏宁请求,想要让苏宁给他们讲讲这个子午谷奇谋到底为何没有被诸葛亮采用,苏宁在书里面写的他们觉得不够完全,所以希望苏宁再讲一讲,最后牛进达也产生了兴趣,笑着说道:“既然大家都想听,你就说一说吧,咱们都听听,你对于三国的了解那可是咱们公认的第一,你就说说吧!”
苏宁想了想,这倒也不错。配合着子午谷的难走,讲一讲,也是很不错的想法,于是乎,苏大教授清了清嗓门,就着自己的理解,开始说了起来。
“这里就是当初魏延向诸葛亮提议要进攻魏国的道路,子午谷,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向诸葛亮提议。由他率领五千人马从子午谷奇袭长安。他的理由就是,从子午谷出去,直接就能抵达长安和咸阳一带,而当时魏明帝曹叡任命的长安方面统帅是一个膏粱子弟。夏侯楙。倒也的确是一个膏粱子弟。
这个夏侯楙的才能啊。也的确是他同一时期夏侯家子弟里面最弱的一个,膏粱子弟是一点儿错都没有,魏延就认为。他的五千大军一旦奇袭长安,夏侯楙必然没有才能和胆魄防守住长安,这样一来,他就可以掌握住长安,然后死守长安,与此同时诸葛亮率领十万主力出祁山,如此一来,咸阳以西一举而定。
三国鼎立之后啊,蜀国只有一个益州,吴国还有扬州荆州一大半和交州,可以说蜀国是最弱的,就更别说占有十州之地的魏国了,当时蜀国满打满算不过十二万左右的兵力,而吴国则由三十余万军队的潜力,魏国就别说了,正规军不下于五十万,只是因为防守北方边陲和东南方吴国的需要,始终不能在西南战场投入更多的兵力。
魏延的计谋可以说有可行性,而且可行性还不小,我个人认为,若是诸葛亮真的采用了这个谋略,那么第一次北伐魏蜀双方的胜负概率也就是五五之数,为什么这么说呢,刘备夷陵之败之后,蜀国原本的二十万军队损失了一大半,荆州之败关羽的三万荆州军团毁于一旦,夷陵之败刘备一共损失了七八万的军队,加上五溪蛮族的军队损失,真正的军队人口损失不下十万。
当时荆州和益州两州可以为蜀汉提供二十万的军队,但是蜀汉不仅仅丢失了荆州的大量人口,也罢益州的一部分军队给损失了,所以诸葛亮在当时所能掌握的军队也就七八万左右,蜀国是当之无愧的最弱,不过啊,诸葛亮这个人真的很善于治理国家,能够在五年之内重新整备蜀汉中央军,将其从七八万之数扩充到了十二万左右,这是蜀汉当时最大的军队数量。
诸葛亮一出祁山之前啊,魏吴两国都很鄙视蜀国,并不认为蜀国还有北伐的能力,即使蜀国还有一个诸葛亮,所以呢,魏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北方和东南,西南方面军实力很弱,而当诸葛亮出祁山屡战屡胜之后,魏吴两国才惊觉,他们一直都大大的轻视了蜀国和诸葛亮。
而在这之前,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若是可以实施的话,如我之前所说,胜负之比率将在五五之数,也就是说,蜀国有五成把握把凉州和雍州一举拿下,这样一来,才是真正的三国鼎立,蜀汉掌握西方和西南,吴国掌握长江中游和下游,魏国掌握中原之地,这才叫三国鼎立,而在之前,倒不如说是魏国压着吴蜀两国打。
的确,魏延是蜀汉中期和后期为数不多的大将之才,他的才能不在关羽之下,所以刘备才会放心把汉中交给魏延,和关于掌握荆州一样,魏延相当于第二个蜀汉的封疆大吏,刘备这个人啊,自己的才能不是很高,但是他能用人,能容人,长期的失败经历使得他特别重视人才,而且敢于任用人才,魏延就是他的这种方略之下的受益者。
但是不得不说,成也蜀汉,败也蜀汉,蜀汉政权里面欣赏魏延的人啊,就是刘备三兄弟,之前还有庞统这位军师,庞统也敢于用奇谋,所以欣赏魏延,可惜啊,时不与蜀汉,庞统先死,刘备三兄弟先后死去,蜀汉政权里面欣赏魏延敢于任用魏延的力量就没有了,换为了诸葛亮谨小慎微的统治方式。
威严的大胆,和蜀汉在夷陵之败以后的谨小慎微,是节节不入的,诸葛亮不同意子午谷奇谋的原因啊,也就是有蜀汉军队数量的少和子午谷环境的恶劣,你们看啊,这个路我们现在走起来都很困难,就别说当初的蜀汉了,魏国强悍的国力也在入蜀过程中毁于一旦,就别说当时大病初愈身体还很虚弱的蜀汉了。
诸葛亮善于治国。但是不善于用兵,更不善于使用奇谋,更兼当时蜀汉国内没有可以牵制诸葛亮的力量存在,诸葛亮掌握了全部的权力,所以对于魏延这个不怎么听从他的另类,很不满意,对于魏延,也是用之,打压之的策略,魏延之死。就是因为诸葛亮不相信魏延。从而使用杨仪这个小人害死了魏延,把蜀国最后的希望给毁掉了。
魏延啊,就是蜀国最后的大将,魏延死了以后。蜀汉才是真的没有大将了。只能靠着姜维王平这一批人继续维持。自保有余,但是进取不足,魏延是进去势力里面最有希望打败魏国的人物。姜维和魏延比起来,差的不是一点两点。
但是啊,蜀国朝野谨小慎微的情绪啊,让魏延的计策没有被采纳,诸葛亮心疼那五千军队舍不得把五千军队送上死路,在他看来,这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白白损失了五千军队,蜀汉无法承受,毕竟如今,蜀汉已经没有二十万以上的军队了,要是刘备在的话,恐怕就算手上只有五万军队,也会毫不犹豫的拨出五分之一给魏延,而不是像诸葛亮这样,二十分之一都舍不得出。
如果我是诸葛亮,我会给魏延至少一万军队去打长安,五千人太少,要是守不住长安,被魏军反攻下来了,前功尽弃,诸葛亮有十万军队,而在长安以西,魏军只不过有七八万左右的军队,也就是说,在雍州和凉州,蜀汉军队占有优势,只要魏延成功阻挡西进的魏军一段时间,诸葛亮不会无法击溃凉州和雍州的魏军抵抗军。
到那个时候,诸葛亮可以让一支军队,三万人左右开到长安去,那个时候蜀汉还是有一批优秀将军的,王平,张翼,廖化,赵云,把长安守住,守住函谷关,长安以西,就是蜀汉的国土了,到时候,蜀汉全军北上,吞食雍凉二州。
虽然凉州很荒芜,但是民风彪悍,适合养马,可以组建骑兵,战斗力很强,雍州人口比较多,可以补充军队,事实上,魏国对抗蜀汉所用的力量就是雍凉二州的力量,把雍凉二州纳入囊中,蜀汉的力量立刻就能翻一倍。
但是啊,很可惜的是,诸葛亮没有那样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遗憾,不过历史就是如此,我们不会犯诸葛亮犯过的错误,诸葛亮不走子午谷,我们就偏要走子午谷,诸葛亮无法封锁消息,我们就要封锁消息,让僚人对我们的行动一无所知,而我们却已经将僚人的行动掌握在手中,此战,我们必胜,僚人必败!”
牛进达听的连连点头,然后大笑道:“好!这话说得好僚人不懂征战,只知道掠夺,他们现在居然不自量力的往成都进军,那是找死!我等一举将其后方击溃,将其家眷亲属全数逮捕,令其回军,我等与半道截杀之,会和蜀中守军,一举而击破之!诸位,可有信心?”
汉子们大叫道:“有!”
牛进达笑道:“好!既然如此,大家就要做好准备!出了子午谷之后,就要准备作战了,兵分两路,本帅率领五百人攻打陵州,苏副帅率领五百人攻打嘉州,之后寻机会和,彻底击灭僚人!!”
“诺!”这是军事大学汉子们的吼声。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李太白的诗句,却也是苏宁的真实感受,为了不耽误蜀道修筑进程,大军没有选择走已经修好三分之二的蜀道,而是选择了子午谷,这一条有着很重要的历史意义的道路,这样一来,时间更紧张了,难度也加大了,子午谷,真的不好走,苏宁觉得,诸葛亮显然也是深深明白子午谷到底有多难走,所以才会制止魏延的奇谋。
但是,越是奇谋,就越是危险,越是危险,回报也就越丰厚,五千人和雍凉二州,哪一个更重要一些?诸葛亮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能够一举奠定胜局,而是打算蚕食魏国,一步一个脚印的战败魏国,可是蜀汉和魏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若是没有奇遇,而是使用正面对抗,那么只能落得用三万人马对抗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的结果。
国力的差距,有时候需要用奇迹去弥补,魏延就是那个奇迹,但是诸葛亮不相信奇迹,他只相信自己,所以他错失了一个极好的良机,虽然之后的数次北伐每一次魏延都没有放弃请求率军从子午谷突袭,但是魏国已经更换了长安大都督,无论是张郃还是曹真或者是司马懿,都绝非夏侯懋那个废物可以比拟的。
最后的良机失去了,没有了奇迹,蜀国不可能一步一个脚印的击败魏国。
大唐则不一样,大唐拥有巨大的实力,正道御兵进攻僚人,也必然胜利,但是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才是苏宁要做的,军事大学的学子们都是很宝贵的财富,不能浪费,自己此战的目的,是要锻炼他们,让他们见血,让他们杀人,在这之后,这支军队,这群人,会发生一次奇迹般的蜕变,诸葛亮抓不住的战机,我一定能抓住!
苏宁暗暗发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