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陈当归早早地起床,赶到了归胜投资有限公司。
**去江南签合同了,陈当归得来公司照看一下。
好在白小七向陈当归汇报,新招来的副总履历出众,能力过人,**临走前将公司的诸多任务交给他,他完全能够应付过来。
这让陈当归感叹,**辛辛苦苦兼任人事部总监,还是有好处的,起码公司人才方面得到问题,陈当归不用再担心。
在公司呆到了十点左右,陈当归去市场上买了一些营养品,开车向何清平教授居住的地方赶去。
之前上学的时候,陈当归就经常来此,所以倒也轻车熟路。
老师这人爱养花草,所以一进小院儿,入目的就是一些适合家养的绿色植被花卉。
一位老人正惬意地躺在摇椅上,收音机里播放着今日的经济新闻报道。
看着那位熟悉却又老了几岁的老人,陈当归心头暖流涌动。
自从母亲失踪之后,除了爷爷之外,极少有人能给他一种慈爱长辈的温馨感,而眼前这位老人和师母便是其中两位。
“老师。”
随着陈当归的声音响起,藤椅上的老人微微一怔,接着便猛然睁开眼睛,向陈当归望去,眼中涌现出浓浓的惊喜之色。
昨天晚上田乐乐和代驾把何凯送回家的时候,田乐乐就顺口提了一句陈当归要回来的消息。
今天早上何凯酒醒之后,更是把昨晚发生的事情,非常细致地叙说了一遍。
二老并没有怪何凯创业失败亏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能一蹴而就,一下子就成功的人。
他们倒是很惊喜陈当归能够帮到何凯。
而且,因为得知陈当归要回来的消息,老太太今儿一大早就去菜市场挑选新鲜蔬菜肉食了。
老爷子今天上午本该去基金会,但直接请了一天假,给花草浇过水后,就坐在藤椅上等着陈当归。
老爷子桃李满天下。
成就显赫的学生,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但真正对待老爷子像亲爷爷,而且和老爷子一家相处得像家人的,也就寥寥两三个。
陈当归是其中一个最讨人喜欢的孩子。
因为将心比心,陈当归父母失踪后,缺爱的他,是真的把孝心投入到了老师和师母身上。
“当归,你可算来了!你小子,一走就是三年多,你师母经常念叨你啊!”
看到陈当归后,老爷子又是惊喜又是责怪。
他站起身子,拉着陈当归的手便向屋里走去。
“是小陈回来了吗?”
听到外面的动静,一位带着围裙的老妇惦着锅铲,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看到陈当归后,老妇登时欣喜万分,激动地小跑过来,上瞧瞧,下看看,然后心疼地道:“小陈这几年瘦的多了,是不是吃了苦了?”
“人家现在是盛参药厂的老板,吃什么苦嘛。”
何清平教授拉着陈当归走到沙发旁。
老妇白了老教授一眼,然后冲着陈当归笑道:“当归,你先做着,师母先去给你做饭。”
说完,老妇董桂芝便转身进了厨房。
“当归啊。”
待得何教授拉着陈当归来到沙发旁坐定,何教授一边泡茶,一边问道:“你这三年干嘛去了,听何凯说,你结婚了?”
陈当归听出了教授口中的责怪,陈当归忍不住挠了挠头,道:“在小城市遇到个对眼儿的姑娘,就想先安定两年,再回京城创业。在那边结婚,也只是领个证,有一场很简易的婚礼,我京城这边的家人朋友没有一个参与,以后肯定会在京城补办一场,到时候您肯定是上座!”
在北海市的时候,陈当归就向夏晚歌保证过,肯定会在京城这边给她一个盛大的婚礼,算是对她的弥补。
只不过这事儿暂时要推移一下。
他现在的身份还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毕竟他还属于继承人磨砺期。
要是举办一场男方婚礼,陈家众人肯定要出席,到时候他这位陈家继承人的身份,就藏不住了。
“唉,也对。遇到贵人先立业,遇到良人先成家。”
老教授点了点头,便没再怪罪,继续道:“可是你这刚回京城,怎么就成盛参药厂的老板了?你不是在小城市生活吗?”
陈当归笑道:“在小城市投资生意赚了点儿钱,再加上我母亲之前给我留了一点儿,所以回到京城就直接投资了,要是回到京城重新创业,那不知又要耽搁多少时间。”
“也对……”
老教授点了点头。
“当归!爷爷!我把曼曼接来了。”
就在陈当归想要提起邀请老爷子去做顾问一事的时候,何凯的声音从门外响了起来。
陈当归抬头望去,只见三个年轻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当先二人,正是何凯和田乐乐。
第三人,是一个年轻时尚的漂亮女人。
看到她,陈当归挑起眉头。
老教授有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儿,孙子留在京城发展,陪着老爷子和老太太一起过活。
孙女何曼曼则跟着爸爸妈妈,在魔都那边发展。
因为何曼曼与何凯从小的生活轨迹不同,性格也截然不同。
跟在二老身边长大的何凯,为人忠厚,性格儒雅,气质斯文,算得上正儿八经的书香门第子弟。
而何曼曼,则一看就是那种性格清傲的白富美。
老爷子的儿子在魔都那边,是一位小有成就的商人,身家上亿,富养出来的女儿自然不同。
因为陈当归与何家关系比较好,逢年过节何曼曼回来的时候,陈当归倒也见过她几面。
只不过相较于和老教授一家的和谐,陈当归与何曼曼的关系却不怎么样。
因为何曼曼总觉得陈当归就是一个骗吃骗喝的小人,对老爷子和老太太好,也只是因为老爷子人脉关系网不错,适合他日后创业。
何曼曼是被金钱培养出来的女孩,看待事物自然也更喜欢挖掘其中的利益关系。
她父亲总是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所以,耳濡目染之下,她看待事物时也有了这个思维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