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终究还是死了,不管他是怎么想的,他的死毕竟除去了我一块大心病。按照大汉“皇族子裔除本身谋反不得诛杀”的律条,我将四王全家贬为了庶民,并且监禁了起来,所幸这件事没有引起太大的波动,我也就没必要做的太绝冷了王公群臣的心。
对于乌布图,我就没有那么客气。现在金国主动挑战大汉,那两方就是敌国。乌布图虽是使臣,但谁都知道他金国大将的身份,要是不杀他,难免会给各方一种我怕金国的印象,从而使朝中求和派势力大张,前线将领抵抗时畏首畏尾、生怕汉金两国媾和时将他们当了替罪羊。果然,乌布图一死,蓟镇的郑纪等人没有了顾虑,在对逐渐增兵的皇太极先锋军的作战中放开了手脚,很成功的将敌人拦在了长城之外,虽然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取得决定性胜利,但终于不用再为金兵破关担心了。
西北剿匪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当主管西北剿匪一切事务的兵部右侍郎夏朝宗拿着一份奏折兴冲冲的向我施礼时,我就预感到一定是西北来了好消息。
“皇上大喜,天佑圣朝!”夏朝宗照例一阵恭贺,接着将他手里的奏折呈了上来,“皇上天威浩荡,西北群匪无不束手,现在除了盘踞凤翔的郭匪七兆,其余反贼大多已望风披靡,平阳周大起更是诚心受招,愿为天子平乱肃匪,以偿乱国不恭大罪。”
“平阳周大起这个悍匪降了?”我打开奏折问道,这确实是个大喜事,在西北诸匪中周大起是仅次于郭七兆的第二号人物。
“是是是,中军营马树华都指挥使亲提大军前往平阳征剿,当日大军把贼穴围了个水泄不通,周大起群贼早已是人心慌慌。马大将军提枪纵马如天神般立于贼门之前,一声如雷般大喝;‘还不快快投降,圣天子仁君圣主,铁桶江山,岂是尔等可以倾乱的?’就这一声吼,贼营中早已不知有多少贼人吓破了胆。周大起自知天兵难拒,遂痛改前非,**上身负荆向马大将军请罪,并说希望皇上能准他提彪下人马为前驱往凤翔剿灭郭七兆,以赎罪孽。”夏朝宗绘声绘色的向我描述起来,听那口气就好象当时他在现场似的。
我不禁笑了,这个夏朝宗当哪门子官呢?要是去说书怎么也是个国家一级演员。夏朝宗有点意思,他知道马树华在军界与孙起良、陈森、郑纪、周加磐并称我的五大亲信,他这样捧马树华说白了就是说我会用人,唉,看来这朝廷里最不缺的就是马屁高手了。
奏折是马树华上的,马树华的话可没有夏朝宗这样绘声绘色,里面主要说了征剿周大起的经过:马树华他们在对郭七兆进行合围的过程中,第一件考虑的事就是防止周大起南下与郭七兆联合,所以他们做了分工,由黄昭信所带的镇西军大部与翁世资所带的千军营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逐渐缩小对凤翔的包围圈,而马树华则带中军营和镇西军一部转而北上阻断周大起南下之路,并一步步将周大起向西北方向压缩。周大起看到南下联合无望,自己的力量又根本无法与马树华的京军精锐对抗,便迎合马树华的招安令主动投降,并希望可以剿贼立功,混个将军当当。最后的这点话是马树华特别交代的,并请示我封周大起一个官职,好对他进行安抚,并由此进一步影响郭七兆等乱匪的动向,使他们尽快放弃抵抗。
“周大起贼众是否已经完全被马树华控制?”看完了奏折,我抬头向夏朝宗问道。
夏朝宗躬身回道:“皇上圣明,周大起逃剩下的五六千余贼众已被马将军完全控制,马将军的意思是按前例将他们编入军籍为国效力,如何处置还请皇上决断。”
“嗯,不可。”我想了想道。这个马树华到底是怎么想的?五六千人编入军中那是什么概念?虽然可以壮大力量,但万一哗变,那如何收拾?就算不哗变,光这五六千张嘴就能把拨付的军粮吃光了,“你行文马树华,让他甄别匪众,凡无意从军者任其回乡,官府想法拨付土地使其安身,切勿再使他们变成流民。如果想从军报国的,要将他们打散分配,不能集体编入营中,并且异地派遣,就让他们去九边各镇效命吧,也免得留在西北出现变故。至于周大起,就封他个金吾将军吧,让他到黄昭信手下效命。让马树华告诉周大起,让他不要为以前的罪孽挂心,只要立功,朕一样封赏。还有其他周大起手下匪首,你让马树华根据情况予以安排,不要冷了他们的心,现在贼乱未平,千万不能出现了反复。”
夏朝宗应诺而去,我看着夏朝宗的背影想了很多,根据我的了解,从大汉往前各朝各代,军人都是特别编籍,称为军户,这些人世代从军,到老了不能为国效力却依然占着军饷,随着各种原因的军队扩大,军籍中光吃饭办不了事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一方面使军队战斗力得不到提高,另一方面反而使朝廷拨付的饷银越来越多,最后直到无法承受重压,财政崩盘为止。看来要想让大汉兴复,这军制需要改改了,把军队里的那些冗员淘汰,才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并且可以使军饷不再成为财政的巨大包袱。然而所谓积重难返,要想做到这些,必须和其他诸如安置分配等问题连起来,看来是需要些工夫的。
周大起当了金吾将军,果然极力效命,为了能立功,他趁郭七兆还未得知他已投降朝廷消息的时机,主动建议带三千多镇西军将士化装成败退匪众打入凤翔,准备来个中心开花,击杀郭七兆。也该着郭七兆命大,当周大起将要进入凤翔城时引起了郭七兆手下的警觉,遂紧闭城门,没放周大起他们进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失败的行动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郭七兆为了防止再出现诈降事件造成他自身的危险,并且为了不使兵力分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便把控制外县的大半兵力收缩回了凤翔,妄图固守凤翔,再做反复。
郭七兆的这个举动可谓傻到了极点,他收缩了兵力,就把本来控制的几个县“还”到了黄昭信他们手里。这时马树华将兵力南撤,从北边加入了对郭七兆的合围,如此一来,三路军马成一个大三角形围住凤翔和边上三个小县,郭七兆便成了瓮中之鳖,连逃的路都没有了,粮草更是无法顺利供应,贼军军心顿时出现混乱,要不是郭七兆乱传谣言说什么官军进城就要屠杀抵抗的百姓和军士,造成这一带的顽强抵抗,只怕连凤翔城也早已被拿下了。然而就算这样,郭七兆失败的命运已经难免,要是不出我的预料的话,他现在的抵抗不过是找一个最嘉时机投降,以使自己不但丢不了命,反而可以获得尽量大的利益。在这种时候,郭七兆农民起义领袖的身份已经完全消失,凤翔百姓已经成了他与朝廷讨价还价的筹码。
。vip中文_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