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大海呼啸的声音响彻现场,舞台屏幕中出现了这首钢琴曲的名字,《theflightofthebuble-bee》(野蜂飞舞)。
紧接着,一段电子音乐的旋律出现,旋律之中还夹带着‘嗡嗡’作响的声音。
蜜蜂?
听到这刺耳的‘嗡嗡’声,在场数千人不禁在心中臆测。
还没等他们想清楚,大屏幕镜头中,只见杨莫的手指一动,迅速在钢琴键上翻飞,一段节奏极快而不紊乱的钢琴音乐乍响。
没几秒,现场的学生便是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盖因杨莫弹奏钢琴的速度太快了,舞台上专门有一块屏幕定位在钢琴键上,只见杨莫舞动琴键的双手仿佛呈现出重重幻影一般,让人完全无法捕捉到他手指的痕迹。
而极快的音乐节奏又是让现场的学生们不由屏住呼吸,甚至有些女生还用双手捂住她们的唇,生怕自己发出些莫名的噪音影响到杨莫的钢琴演奏。
这些,仅仅只是她们下意识的动作罢了。
《野蜂飞舞》,又名《大黄蜂的飞行》,是‘梦中世界’地球俄国作曲家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名曲之一。
该曲主要描述的是由一名王子化身黄蜂攻击两名反派的奇幻故事。
该曲极快的节奏很好的刻画出黄蜂攻击时的紧张氛围,而黄蜂振翅飞舞的声音也很好的被音乐的律动感描绘了出来,扣人心弦。
正是有这份莫名的紧张感存在,现场学生们都是下意识的跟随着杨莫弹奏的旋律起伏而忽深忽浅的进行着呼吸。
节奏加快时,他们的呼吸也是随之变得愈发的急促。
他们听到由杨莫所弹奏的这首全新的钢琴曲,眼见着屏幕中重影叠叠的正翻飞的手指。
这让他们感受到杨莫指尖跑动的速率和身心所迸发的激情,他们为之感到震撼。
这是杨莫的原创?
这速度,这频率……
全球有几人能够弹奏出来?
而且这紧张感、这激情氛围,还给人以无比宽阔的想象空间。
而且还是以蜜蜂的振翅舞动来模拟场景,来渲染氛围,这艺术性简直不要太高。
杨莫,才20来岁,钢琴造诣就达到这种水平了?
完全不弱于他的老师纪云!
在场的学生们纷纷臆想,对杨莫充满着深深的佩服,好些钢琴爱好者看向舞台上杨莫的目光中都透着从未有过的崇拜。
座位第一排。
布朗特深感震惊,主要是前段时间杨莫单独用钢琴为他们的演奏的时候,他便认定了这是一首古典音乐。
但是现场加入了李占的乐队,加入了电子音乐的元素。
两者的融合,简直是无懈可击,非常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和古典音乐的纯粹不同的是,加入了现代电子音乐的这首曲子,让布朗特不仅感受到四射的激情、澎湃的热力还有一种无处不在的节奏感。
是的,节奏感。
在杨莫单独用钢琴为他们演奏时,这首曲子的中段会有一段小小的变奏,钢琴琴音的声音会大幅度降低,如果不仔细听,你会觉得杨莫已经结束了演奏,你也会觉得整首曲子的节奏感出现断层。
但加入了现代电子音乐,很好的填补了这间奏中可能出现的空白,使得本以为可以缓下呼吸的听众再次屏息聆听,也延续了其中紧凑的节奏感。
当中段的电子音乐结束后,杨莫的弹奏速度再次加快了些许,也让整首曲子的层次得以提高。
布朗特压抑着内心的激动,他很想给身边的老朋友们分享这一刻的喜悦,但见他们都在享受着杨莫的音乐,他只能作罢。
也在这一刻,布朗特对杨莫才华的认知更上一层。
‘鬼才’,这两字就是他对杨莫于此刻的评价。
一曲罢了,现场仍是没有回神。
直到杨莫起身走到台前,右手弯曲,手掌置于左胸前,右脚后退一步,踮脚于地,身形微曲,面露微笑,给在场的众人行了个十分标准的绅士礼仪。
“哗——”
顿时,全场学生起立鼓掌。
他们没有欢呼,没有尖叫,有的只有那眼中露出的佩服和赞叹。
本以为杨莫已经结束了演出,学生们回想着刚刚那富有极致激情的曲子同时也抱有未能看到杨莫继续表演的遗憾。
可当杨莫再次回转钢琴前时,学生们愣了一瞬,随即满含激动的坐下,热切的看向台上的杨莫,期待而又憧憬着他的又一次表演。
他们很安静,不似在演唱会那般发出喧嚣,只是静静的等待,也是为了不破坏这好不容易由杨莫第一首曲子所带来的的艺术气息和艺术氛围。
现场陷入安静,舞台上也是静了些许。
直到屏幕中的字幕变换,显现出《he039sapirate》时,众人知道,杨莫的第二次演出马上开始。
骤然!
一阵紧凑感十足的大提琴音响彻现场,现场观众内心一震,当即屏息以待。
几秒后,大提琴音消散,杨莫的双手再次在琴键上舞动而起。
不同于《野蜂飞舞》的紧凑和急速,这次的音乐显得十分轻快。
这首曲子的弹奏速度并不算快,至少在现场的学生们看来,他们还是能通过屏幕看到杨莫指尖的动作。
但不仅仅只是如此,他们感受到这首曲子的有些气势盎然的味道。
直到听了数十秒,直到感受到杨莫的钢琴和爵士鼓之间的完美配合。
他们内心逐渐沸腾,只因这首曲子随着缓缓拉开的序幕,它那大气磅礴的气势霎时间扑面而来。
其实,在选择这首钢琴曲之前,杨莫是有点纠结的。
他在这首《he039sapirate》和《克罗地亚狂想曲》之间摇摆不定。
两首都是气势非凡的曲子,他都很喜欢。
但《克罗地亚狂想曲》不同的是,这首曲子描述了战争后残垣断壁的惨烈景象。
这种景象,曲子中这种意境他没看到过,他也没感受到过,他也没读过类似的故事。
或许是身为华国人,处在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他从小到大都不用担心战争的发生,也很少听闻过战争的存在,更不用说那足以让城市成为废墟的惨烈战役了。
没有感受过,没有亲眼见过,就没有发言权。
因此,即便他再喜欢《克罗地亚狂想曲》,但他怕以自己的阅历无法完全诠释此曲的深意和惨烈的战争画面。
但《he039sapirate》不同,这首曲子表达的是对自由的向往,对‘自由’二字诠释得鞭辟入里,十分之深刻。
而自由?
全世界哪个人又不向往自由?
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这也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并去追求的存在。
而现在那些打工者,那些每日兼职多份工作的生存者,那些年年朝九晚五却失去自由时间的奋斗者们。
他们为什么那么努力、那么拼搏?
一是为了活着,二就是为了追求自己所想要的那份自由。
虽然世界上每个人对自由的理解或有不同,但大致的方向基本一致。
既如此,杨莫最终选择《he039sapirate》这首曲子,或许比《克罗地亚狂想曲》的共鸣感来得更加强烈。
因为,并不是全球各个角落都有战争发生,但全球各个角落的人们都在为自由而奋斗。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飘荡在空中半晌才散。
杨莫起身来到台前,再次跟众人行了个绅士礼仪。
在场的数千学生全体起立,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非凡的掌声。
他们或目露欣赏,或目露敬意,或目露崇拜,仿佛想通过自己的眼神和表情将世上最高的赞美给予台上那位他们心目中都一致认为的,也或许是最年轻的……
钢琴大师!
……
ps:
钢琴曲:《theflightofthebuble-bee》,音乐家:马克西姆,原作者: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钢琴曲:《he039sapirate》,音乐家:马克西姆,原作者:汉斯季默。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