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孝先装甲第三集团军正高速向东南驰骋!
暴风雪对左孝先装甲第三集团军和苏军坦克第四集团军都产生了行军速度的影响,但机动能力不受限制。苏军早就习惯这种恶劣环境下的出击,汉华军则因为有文建阳、高传辉等人的存在,左孝先装甲部队也擅长恶劣环境下的出击作战并有一切的防寒准备。
接收到阿劳特东线和高加索方面军集团军缠斗第二军团1军关于苏军主力西南拦截的信息,左孝先大量调动出侦查部队西南搜索定位苏军的同时第三装甲集团军由西南行军骤然折向东南攻击向阿劳特。
苏军装甲部队全部被调动,只要利用好眼前得之不易机会,绝对可以击垮阿劳特苏军防御部队,直接打通阿劳特和阿斯特拉罕陆地来连线,两地通联,高加索山区虽然广袤但已经是囊中之物。
先于罗科索夫斯基的调整,左孝先第三装甲集团军在顿河方面军西北急行军的同时从东北100千米区域错向提前4小时移动向阿劳特。
克里姆林宫;
两份电文就那样自带冰火的传送到通宵达旦等待信息的会议室;
先是接收到沃尔霍夫方面军司令梅列茨科夫传送信息,战斗顺利,克里斯蒂安桑、斯塔万格被夺取,方面军两个集团军兵力西北、西南对向攻出并将在1小时之后汇合彻底夺取挪威西南、南部区域,北方舰队已经封锁挪威海域,轰炸机编队、远程飞行师进入克里斯蒂安桑机场和小型后备机场。
随后发送而来的就是阿斯特拉罕遭受汉华军自里海海面攻击,海防局部被突破,汉华军登陆部队攻入阿斯特拉罕的信息。
半小时之后又接收到罗科索夫斯基电文,顿河方面军拦截失败,诸兵种第一集团军调动向阿斯特拉罕、顿河方向军主力移动向阿劳特;
汇报自己行军状态,罗科索夫斯基又请求自亚速海东部区域靠近向斯大林格勒的兵力沿伏尔加河加大驰援阿斯特拉罕力度的同时收复乌拉尔。
三道信息,截然不同的内容,真正的冰火两重天!
斯大林、马尔科夫完全赞同罗科索夫斯基观念;
失败不一定是成功之母,特别是国家间的战争,失败也有可能直接就是国家破碎山河飘摇,但失败至少可以磨砺承受能力,德国比莫斯科更经受不起失败,德国没有莫斯科的领土纵深、人口、战争潜力但德国有超越莫斯科的科技、士兵素质以及超过500万军队。
不能给德国喘息之机;不能因为眼前的失败让德国军队完全的扭转战争思维。
克里姆林宫在西线已经打出了所有的牌面。
完全的将乌拉尔河、伏尔加河夹杂的阿劳特、阿斯特拉罕战事交托到罗科索夫斯基手中,克里姆林宫下达了不惜代价陆地围歼德国军队,自挪威方向出击航空轰炸德国西北区域的‘红色荣耀’军事行动后续计划;
德国国土缺乏战略纵深的弊端彻底的被呈现放大;
德国西线先声夺人,但领土面积东西跨度超出6000千米的莫斯科在西线承受损失也可以通过工业基地的搬迁在西伯利亚区域不受任何影响的生产战事需要的各类物资弹药、整编训练军队,甚至不要刻意的部署空中拦截力量,没有任何轰炸机能从西线飞入莫斯科以东区域实施轰炸,德国就没有这种纵深优势,挪威南部港口被苏军控制,在北方舰队切断德国铁矿运输线的同时自挪威南部港口机场升空的轰炸机直接可以将本土三分之二的区域覆盖在由远程战斗机米格-5护航的空中打击范围之内。
德国可以快速在本土部署地面防空部队,但欧洲联盟附属国不能,关键还能迫使德国将大量战斗机部署在本土用于防御苏军自挪威方向的空中轰炸,除非伯林第一时间炸毁挪威南部城市机场并在苏军没有完成彻底部署之前掌控挪威西南、南部空域制空权。
克里姆林宫没有给伯林调正的时间;
克里姆林宫在华北、外蒙、中亚细亚、伊朗高原战场承受了无数次汉华军取得制空权,然后战略轰炸被打的喘不过气的血训。
能直接飞赴向丹麦、德国西北汉堡区域的后续重型、中型轰炸机编队直接自立陶宛、拉罗维亚境内机场升空自波罗的海进入,同时在克里斯蒂安桑机场完成油料补充的米格-5远程飞行师战机以及先前降落的佩-8重型轰炸机全部升空呼啸向德国汉堡方向。
航程超过500千米的米格-5远程战斗机在克里斯蒂安桑机场完成油料补充再一次升空,足够支撑轰炸机编队对德国西北方向的航空出击并参与空战掩护轰炸机编队折返,随后编队回航向克里斯蒂安桑。
克里斯蒂安桑距离德国汉堡只有500千米间隔距离。
伯林接收到的信息太晚;
两方向信号旗渗透后的攻击首先破坏了克里斯蒂安桑、斯塔万格挪威军队指挥系统,兵营又被自海面攻击的战列舰、巡洋舰重炮轰击覆盖,伞兵伞降之后水银泻地攻击破坏通讯。
最终导致了克里斯蒂安桑、斯塔万格被沃尔霍夫方面军完全的控制,两地遭受攻击的无线电信息还没有传送向伯林。
完全的控制克里斯蒂安桑、斯塔万格,苏军对向攻出,无线电信息才被一层一层传送到挪威陆军总指挥部;
等无线电信息十万火急发送被伯林接收时自克里斯蒂安桑升空的苏军轰炸机汇合从立陶宛、拉脱维亚而来轰炸机编队已经在米格-5远程战斗机护航下从丹麦西北海域靠近到汉堡。
梅列茨科夫首先就将轰炸定位在汉堡;
轰炸丹麦港口城市不会有任何的障碍,但产生不了对伯林的打击效果及其对欧洲联盟震撼作用,而且也会给德国防空部队足够的准备时间,攻击汉堡不仅仅在于心理层面产生的打击效应,还在于汉堡拥有德国最大的造船厂、潜艇工厂以及自非洲、亚洲各方向运送而来等待调度堆积如山的物资及其德国向非洲、波兰向海路运送的装甲车辆、枪支弹药。
德国超过一半的海路物资进出都在汉堡调度;
伯林;
清晨时分被电话唤醒匆忙赶赴到会议室的戈林、希姆莱、凯特尔以及其他高级参谋都被突如其来的信息所震惊;
挪威西南、南部区域竟然遭受到苏军舰队攻击并被登陆部队夺取;
“谁能告诉这一切的是怎么发生的,挪威现在还在发生着什么?为什么莫斯科军队登陆挪威海没有任何预警发出,这是是大规模的登陆而不是小数量的特种部队渗透”希特勒眼神冷锋一样令人不寒而栗。
希姆莱谨慎:“从莫斯科登陆挪威方式、部队规模分析,是舰队护送运输船队从巴伦支海进入挪威海,我军海军护航舰队、潜艇编队全部活动在瑞典、挪威海海域之间。因为英国向亚洲战场的兵力投送,北海海域都是英国船队,受苏伊士运河影响,海军潜艇编队后撤,导致北海海域侦查力量的空缺,情报部门焦点都在波兰和白俄罗斯境内”
军事顾问凯特尔没有心思去聆听希姆莱分析,直接开口:“资源战,莫斯科先是航空出击巴库随后登陆挪威只有一个目的,打击我军战争潜力。帝国石油危机已经产生,莫斯科从挪威登陆目的是要控制帝国自瑞典的铁矿输出。石油不足,铁矿线路又被莫斯科拦截,军工就无法将帝国急需的装甲车辆提供向前沿。还有一个潜在威胁,帝国和伦敦互不攻击对手本土,原本重点布防西北一线防空力量全部转移向本土东北波兰方向,西北区域防空力量不及之前二分之一,自挪威升空的莫斯科轰炸机编队可以跨海飞行威胁汉堡及其纵深区域,当务之急首先是紧急调动防空部队以及增加西北方向空中截击力量,防患未然再确定反攻计划”
凯特尔是真有战略眼光但唯一的性格缺陷就是对希特勒任何的意见、建议言听计从,从不为自己的立场见解而争取。
但不管凯特尔预判是否正确,这种危机意识希特勒具备;
但还是晚了!
接二连三的指令在微亮的晨曦中发送而出的同时00多架佩-8重型轰炸机、图-中型轰炸机组成的轰炸机编队已经进入到汉堡外海海域。
如果不是出击巴库莫斯科损失太多的重型轰炸机,出击的重型轰炸机数量还能增加;
汉堡;
市政府接听到伯林方向紧急电话的同时雷达屏幕已经密密匝匝的呈现出闪烁移动的亮点。
一切的应变都比不上莫斯科重型轰炸机编队的飞入,和汉华军互享雷达技术的德国地面链式雷达搜索范围超过00千米,但也只来得及为战斗机提供十几分钟的升空时间。
只是理论时间,从飞行员召集到登机至少需要消耗一半时间。
苍穹已经被淡淡的乳白色光泽侵透,能见度在不断提高,地面防空火力汹涌反卷向苍穹时飞入的佩-8重型轰炸编队飞行员视线内汉堡港口云集的大型货轮以及码头堆积如山的物资、周边配套工业设施轮廓逐一清晰。(未完待续)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