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她自己在闺房当中,偶会梳妆打扮,虽然铜镜的反射效果没那么好,但或多或少还是能够看清自己面容的。对于李妘娘来说,易容之后的她,长相只能算是中等偏上,尽管她自己从未因为自己的长相而萌生自傲或者自卑等诸多情绪,但是现在当她看清镜子里面的人时,她还是
显得有些无法置信。
因为这个镜子里面所呈现出来的面容,宛如天仙一般,她仿佛就不应该存在于一个普通人的脸上。罗信小镜子递到李妘娘手里,笑着说:“这面镜子虽然小了一点,但是出门在外,它还是比较实用的。虽然我知道你平时不怎么喜欢梳妆打扮,但是女孩子嘛,平时或多或
少还是要整理一下妆容的。”
李妘娘自然是不会拒绝罗信的,不过,在接过罗信递来的镜子时,她内心深处还是很自然的浮现出了一丝丝感动之意。
这面镜子就是一个无价之宝,而罗信却是随随便便就将它交给自己,由此可见,罗信对她的爱护以及信任,也早已经达到了常人所不及的程度。
尽管罗信现在急于前往黔地,但他还是特意带着李妘娘,在这农家小院里住了下来。李妘娘与胡润娘的最大区别应该在于物质生活上,李妘娘在成为胡润娘之后,一开始自家奴婢还会习惯性地将一些看上去很花哨的衣服以及装饰用在她身上,但是很快李
妘娘就将这些看似花哨收着无用的东西都换了下来,自己反而穿上了一件很普通的衣服。
正如现在,李妘娘身上的衣着,与寻常百姓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因此当罗信带着李妘娘离开农家小院,前往边上的村子里购买一些果实蔬菜的时候,村人们看待她的眼神都是柔和的。
李妘娘的美,并不具备任何的攻击性。
罗信身边从来不缺少美人,如果真要说起来的话,单从五官的精致程度来说,高阳公主无疑是最美的。
但是她的美就如同一把尖刀,当一个人面对高阳公主的时候,哪怕仅仅只是瞥上一眼,她的整体外观都会如同尖刀一般,狠狠地扎入那个人的心。在给对方的内心造成重创的时候,会留下一道永远都无法治愈的伤口,这样一来,这个人恐怕永远都不会将高阳公主忘怀,特别是在一些寂寞难耐的夜里,那更是辗转难
眠。
但李妘娘不同,她的美很柔和,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就会觉得这是一个会让人想主动亲近的美妙女子。如果不仔细看,会下意识的将她认为是附近村落里大家口口相传的小美人,而当人们站定脚步,仔细观看的时候,通常都会主动地忽略李妘娘那精致而曼妙的五官,会逐
渐被她身上所释放出来的气息,以及那自然形成的风韵所吸引。
正因如此,罗信带着李妘娘到边上农户,索取一些果蔬充当中饭的时候,这些善良的农人们,几乎都是主动地,免费地将自己辛苦种出来的食物,递到罗信手中。当然,罗信向来是一个不喜欢拖欠他人的人,再加上他的衣兜里向来不缺钱,那些带着笑意而回到自家的大叔大神们,都是感觉自己的衣都有些沉甸甸的时候,才现不
知道何时,自己的怀中已然多了一小串开元通宝。尽管罗信做这些都是一些很自然的动作,这也说明他平时经常是这样的,但是,他所呈现出来的这种状态,落入李妘娘眼中,会让李妘娘由衷的感到暖心,同时也是暗自
庆幸,自己有这么一个善良体贴的丈夫。
罗信和李妘娘在农家小院安静的度过了一个下午,傍晚时分,正坐在院子里和罗信一起摘菜的李妘娘,听到了,外边传来了马蹄声。
马蹄声起很快,而且来势匆匆,不过,随着它越来越近,声势也是逐渐变缓。
当李妘娘抬起头的时候,现不远处正有一匹黑色骏马奔驰而来。李妘娘自然是见过马匹的,只不过眼前这匹黑色骏马已经,出了她的认知。因为这比黑色的骏马比他平时所见到的要显得高大许多,而且它的整体形状,显得更加魁梧
。
与此同时,李妘娘的视线也被马背上的一名紫衣少女所吸引。
这名少女,看上去年纪应该在十五六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在这种乡下地方,恐怕早已经有了谈婚论嫁,有些甚至娃娃恐怕都已经在怀中抱着了。
不过她却是身着一身劲装,那紫色的服饰看上去就已经将她特殊的身份彰显出来。
她的着装看上去显得十分的干净得,乌黑亮丽的长,,扎成,如同马尾般的形状,随着身下黑色骏马迈动四支,修长的黑也是微微晃动。
少女有着一张娇美的面容,一双桃花眼,在眼波流转间,更是流露出一丝她这个年纪所不应该有的妩媚。
这样的女子,无论放在哪里,都是众人关注焦点所在。
眼看着黑色骏马与紫衣少女朝着自家小院,逐渐行来,李妘娘下意识的转头看向自己身边的罗信。
而此时的罗信,这仍旧在仔仔细细地摘菜,他仿佛没有听到篱笆墙外的动静一般,自顾自地干着活。
黑色骏马来到了篱笆院前,它是自己停下来的,似乎不需要马背上的主人操作。
马背上的紫衣少女,一眼就看到了正在低头摘菜的罗信,她那原本古井无波的俏脸上,则是流露出一丝欢喜之色。
这一份欢喜是自内心地流露出来,那惹人的桃花源更是流盼令人垂涎的眼媚儿。
紫衣少女连忙从马背上跳下,她迈着轻快的脚步,推开了篱笆墙。
随着她逐渐靠近罗信,她的步伐也平缓了下来。
罗信仿佛这个时候才听到人的脚步声,同时他也已经菜篮子里的菜给摘好了,这才抬起头,面带笑容地看着身前的紫衣少女。紫衣少女这时候对着罗信和身边的李妘娘行礼,笑着说:“徒儿拜见师父、师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