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叙吧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来做明帝 > 第二十八章 类世宗

第二十八章 类世宗(1 / 1)

政治人物说话,基本都不会是废话。而是有着其目的。

而在封建主义皇权时代,皇帝所在的地方,就算是政治场合。所谓“御前”。

崇祯和钱龙锡也没什么“私交”或者默契,所以他并不会天真的认真,他的首辅、东林党魁只是单纯的请他特旨简拔新的阁臣。

这里需要额外的说一下明朝的内阁制度、惯例。

一百多年来,明朝内阁的阁臣,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三名阁臣的组合。

譬如:三杨,弘治朝的“刘公断,李公谋、谢公尤侃侃”。张居正同样有两名小弟帮他处理公文:吕调阳、张四维。后期是:张四维、申时行。

在明代的政治惯例中,独相,这绝对是要被言官们弹劾的!所以,钱龙锡要在天子面前做个姿态。

那么,微妙之处就在这里。

钱龙锡看似高风亮节,表示权力尽在圣上手中,但这难道不是一次很隐晦的试探吗?

陛下,我最近的工作,你可还满意?

那么,第二个的微妙之处又来了。

如果崇祯想要给钱龙锡添堵,他就可以提拔钱龙锡的政治对手入阁。如果崇祯想要钱龙锡坐稳首辅的位置,当牛马干活,那就得给他配备助手。

崇智殿中,桂花的香气盈盈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崇祯将手里的茶碗放在小太监手里的银盘之中。内阁大臣,就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啊!徐徐的道:“

卿不必理会言官弹劾。朕已经下过明旨,阁臣不应被言官弹劾后不视事。”

说着话锋一转,“南京给事中陈尧言弹劾吏部尚书王永光为阉党余孽,朕这些时日思索良久,党争误国啊。逆案既定,阉党都在其中。百官不得再以阉党为名,相互攻讦、定罪。卿以为如何?”

一听“党争”两个字,钱龙锡心里就是一紧,赶紧躬身道:“陛下明鉴万里,臣遵旨。”

钱龙锡和他的前任们性情是不同的。他更像是一个老练、深沉的政客。

要知道,钦定逆案之中,东林党大肆报复阉党、清算,两百六十一人被定罪。有一半的案子都是当时身为三辅的钱龙锡办的。

细品。

细品一下。

不要以为这个在明史中明文记载着“龙锡,东林党魁也”的人物是个吃素的。

崇祯没管钱龙锡的“乖巧”,继续道:“李孟暗(李邦华)很早就提出来要考核御史。由吏部会同左都御史,如县官一般,一年一考,三年一任。卿以为如何?”

钱龙锡当即额头就有些冒虚汗。

这不同于刚才的要求。这是真是会触犯到科道言官们的利益,会为他带来无尽的骂名和仇恨!

他宦海多年,非常的清楚,天下间的党争不是天子下一道诏书就会没有的。顶多就是以后党争时,不能拿“阉党”这个罪名去套。这他答应下来,只会赢来美名。

但是,给天下的言官们带上的笼头:由六年一次的京察,改为一年一考,三年一任。这不得给科道言官恨死?他以后还有安生日子过吗?

但他同样不敢得罪当今天子。大明朝的官儿,不想当就辞职。宦海沉浮,谁还没有个辞官离去、日后起复的经历?然而,今上是个要钱的主。

他是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人,家里的财产比韩爌、李标多得多。韩爌都被天子要求补缴税款五十万两白银。他要是触怒天子,那得补缴多少银子?

这会毁掉他家族几代积蓄下的财富。并且,家族会就此没落下去。培养脱产的读书人很费钱。

钱龙锡低着头,咬牙道:“陛下言之有理,臣遵旨。”

崇祯就笑起来,钱龙锡终究还是有点担当的政客。比韩爌强。说道:“卿且去办事。”

钱龙锡明白,这就是天子给出的交换条件。得把事情做完,才会给他配备助手。躬身告辞道:“臣告退。”

刚走两步,又被崇祯喊住,“钱卿且住。卿对阁臣人选可有推荐?”

钱龙锡微怔,转过身上前来,拱手奏道:“臣欲举荐吏部左侍郎成基命入阁。”

成基命是前东林党首辅叶向高的学生。在崇祯元年廷推阁臣时,由于钱谦益和礼部给事中瞿式耜的操纵,在大臣们的会推之中,成基命为第一。

但崇祯元年的廷推因周延儒、温体仁弹劾钱谦益而作废。钱谦益因此被贬谪回老家苏州。

成基命在东林党内根基浅,能力和地位又在这里,给他在内阁里当助手最合适。

崇祯无可无不可的点点头,道:“钱谦益在家里干什么?整天吟诗作对?叫他来京中。”

钱龙锡有点错愕,很想“幽怨”的看天子一眼。但终归是控制着。

大伴王承恩对天子的意思理解的比较到位,躬身道:“奴婢这就派遣内臣去苏州传召。”

钱龙锡告辞而去,户部尚书毕自严全程观看着内阁首辅被皇帝“敲打”的全部过程。

他也是宦海多年的老人,岂能不知道这一番对话里面的政治交锋?

第一步,首辅钱龙锡其实今日是借着言官弹劾的由头来试探天子,想要点“奖赏”。

结果,天子根本懒得理会这试探,反而丢了一件很难的事让钱龙锡去处理。态度很明确:要做事,这首辅之位才坐得稳。

第二步,天子会默许成基命入阁协助钱龙锡,但是却在时隔十个月后要召回钱谦益。

这里面的微妙之处在于:钱龙锡,东林党魁。而钱谦益同样是东林大佬。

或许在天子眼中,这就是钱龙锡的替代人选。这如何不叫钱龙锡如芒在背呢?

今上智足以拒谏,操弄大臣如在股掌之间,有世宗皇帝(嘉靖)的风范呐。

但对于大臣们而言,侍奉世宗这样的皇帝是苦不堪言的。而世宗把江山折腾的一塌糊涂,大明今日之天下可经不起那样的折腾!

毕自严正忧心忡忡之时,听到御座上的天子说道:“景曾,你弟弟毕自肃的封赏不要再推辞了!朕正要取他为国而死的大臣风范,以激励天下士民。追赠太子少保、左都御史,谥忠愍。”

毕自严,字景曾。今年六十一岁,官任户部尚书。他是万历二十年进士。那一年的状元叫做翁正春,一代名臣。

毕自严的弟弟毕自肃在崇祯元年任辽东巡抚,因宁远兵变愤懑不食而死,性情刚烈。而崇祯皇帝给的待遇是:兵变革职。

这事干得真不叫人事!因为宁远兵变的本质,不是毕自肃作威作福,而是士卒闹饷。这是粮饷不足导致的。后面袁崇焕到任,三下五除二搞定。

毕自严为弟弟上书申诉,请求保留官职、待遇。未准。再请求将弟弟的功绩记于史册,得允。

崇祯实在是不理解原版的崇祯皇帝怎么想的。户部尚书毕自严明摆着的是能臣,天启年间他就是户部侍郎、天津巡抚,负责辽饷供应的人。给他弟弟求个死后的待遇,这点面子都不给的吗?

未免太过于较真,从而显得刻薄寡恩!

而且,毕自肃还是绝食自杀的!这等气节难道不让人佩服吗?史书是不是白读了?这样的大臣都不褒奖,给予身后之名,以后谁给你朱明卖命?

崇祯前两天召见毕自严筹备粮食时,说了这事,被毕自严拒绝了。不知道是不是心里有气?毕竟就是去年的事。今天崇祯直接把死后的待遇甩出来,赐恤如制。

这当然是问司礼太监高时明的。崇祯一个现代人,可不懂这里面的门道。

毕自严愣了一下。“忠愍”这个谥号算是盖棺定论,认为他弟弟是冤枉的。

在国逢难,曰愍。

毕自严一时间心头百感交集,他也知道天子是要重用他,所以才会给他弟弟这样的待遇。否则,今天敲打首辅的戏能让他当场观看,能让他知道成基命不日就要晋为阁臣?

但心中还是为弟弟的名誉恢复感到感慨难言!

毕自严眼睛有点红,声音有点哽咽,跪下叩首道:“臣谢陛下圣恩。”

心里倒是忘了刚给天子下的评价:类世宗皇帝。

(钱谦益)人品实在差得很,年轻时是个浪子,中年是热中的政客,晚年是投清的汉奸,居乡时是土豪劣绅,在朝是贪官污吏。一生翻翻覆覆没有立场,没有民族气节,除了想作官以外,从没有想到别的。

——吴晗

www.。m.

最新小说: 双面人生王浩李洁 三国军神 穿越大唐李简 极品万岁爷 超级兵王郭璞 我是李世民的后台 重生大明之携美闯天下 隋乱 征服天国 放逐的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