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槐看着王贲露出一丝笑意。
或者赵王只是故作姿态以麻痹楚国。
或许赵王是担心楚国见齐魏两国来袭,心忧之下与秦国讲和,故而才稳住齐魏以让秦楚两国两败俱伤。
或许赵王是因王后之死心中纷乱,故而才想让天下先稳稳,拖上几月,等赵王心力恢复再挑动天下局势。
或者···
但是,无论赵王是怎么想的,只要赵王能表现出这个态度,那就足够了。
因为现在,熊槐已经得到了结果,剩下的只是如何收尾。
无论赵国是真情还是假意,只要赵国愿意局中调停,让秦国看到楚国东部的局势和缓,那就对楚国极为有利。
不久后,等楚国派人去讲和时,楚国才有足够的底气让秦国答应和谈。
否则,秦国见齐魏两国陈兵于楚国边境,以为楚国拖不起,从而决定与楚国死磕下去,那就难办了。
想着,熊槐立即笑道:“善哉,赵王诚能如此,寡人也算放心了。”
说着,熊槐正式许诺道:“只要赵王愿意在齐魏楚三国中局中调停,那么楚赵两国的关系将不会因为公子章而产生任何影响。还有,请王卿回到赵国后,告诉公子子青,让他好好为赵王效力吧!”
王贲闻言,心中一定,笑着拜道:“臣必不负大王所托。”
就在秦楚两国还在南郑对持之时,赵王同时向齐魏两国派出使者,希望能进行调停。
但是,赵国使者见到齐魏两国之君之后,没多久就宣布调停失败。
接着,赵王大怒,在王后丧礼期间突然亲自率军讨伐···齐国的盟友中山国。
此时中山国的主力正在防备燕国,一时不查,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南郑决战还没有开打,淮水之战还没有进行试探,燕赵两国夹击中山国的战事就爆发了。
另一边,原本赵王也派出了使者去宋国,希望宋国与赵国一道出面调停。但是,宋王接见赵使后,却没有答应调停的请求,随后正式宣布宋国中立,不会参与齐魏楚三国的战事。
当然,齐魏楚三国可没有因为宋王宣布中立,就这么简单的放过宋国。
宋国之内,田不礼带着亲齐亲魏派依旧在不断的游说宋王,大谈伐楚之利,而太子贞则带着亲楚派与田不礼针锋相对。
就在齐魏楚三国的局势越发严峻的时候,芈戎以个人身份,带着众多礼物来到咸阳看望他的姐姐与外甥。
郢都。
熊槐看着手中传来的情报,脸色微微一笑:“赵王虽然调停失败,但是,燕赵两国大举攻伐中山国的事情,对我楚国来说,依然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情。”
说着,熊槐不得不承认,楚赵两国这就是天然的盟友。
一旦楚国有事,赵国不动则已,只要赵国一动,只要赵国不是直接伐楚,那么赵国无论是在干什么,都对楚国大为有利。
或者,这就是赵王之前拍王贲来楚的愿意,因为此时的赵国还需要楚国这个盟友,同样,楚国也需要赵国这个盟友。
不过,既然赵王如此给面子,那楚国也得抓紧时间了。
想着,熊槐看着陈轸问道:“陈卿,各地令尹那边征税征得如何了。”
陈轸应道:“回大王,江淮各地令尹那边已经征得差不多了,而且,有不少令尹借此机会,在地方安排了人手,算是在各地能立足了。”
见楚王点了点头,陈轸又道:“只是,各地的探子哪里又传来一个消息。原本因为各地令尹征税,而导致江淮各地怨声载道,人人自危,各地怨气纷纷冲着他们的令尹与他们的主君而去。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出现了新的声音,不仅是针对收税的令尹,而且还将矛头指向左徒。”
“嗯?”熊槐一怔,几乎在陈轸声音落下的一瞬间,他就已经知道那些封君想干什么。
这是一个阳谋,只要楚国依旧还在与秦齐魏三国对持,那么这个局就无法解开。
民众厌战,将士疲惫,举国都有一股怨气。
只要战事不止,那么楚国之内的怨气就会越积越重,直到怨气爆发。
熊槐已经可以预见,若是这种情况没有发生转变,那么江淮一带的怨气就会蔓延到江汉,从封君哪里扩散到各县。
然后,在这段时间的铺垫下,所有的怨气就会全在屈原身上爆发,那时,屈原为了楚国,为了他这个楚王,恐怕也就只能以死谢罪了。
想着,熊槐心中一寒,立即问道:“陈卿,江汉这边的封君还有各县那边情况如何?”
“回大王,虽然江淮那边的人频频与江汉的封君联系,但是,江汉的封君全都没有反应,并没有向自己治下的百姓征税。并且,在江淮封君征税的消息传来之际,在百姓人人自危之际,江汉的封君与令尹一同向治下百姓再次许诺,今年不会征税。”
熊槐闻言松了一口气。
还好江汉的那些封君没有跟进,还好江汉的封君都是不正常即位,百姓本来就对他们充满着疑虑,导致他们也不敢在刚刚即位之时,就对本来就不怎么信任他们的百姓出尔反尔,以致百姓更加不信任他们。
至于各县哪里,虽然陈轸没说,但是熊槐知道,各县的百姓心中肯定是有怨言的。
只是,他们现在还在观望,还在等他这个楚王的后续动作。
诚然现在楚国还有一战之力,诚然现在楚国的百姓还是信任他这个楚王的,但是,若因为那个还不知道能不能攻下南郑,而陪上楚国的民心,那就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的。
想着,熊槐面色沉重道:“战事进行到现在,是时候跟秦国讲和了。”
陈轸松了一口气,郑重的点头道:“大王英明。”
熊槐沉吟了一下,然后问道:“韩国那边如何了?”
陈轸立即应道:“因为韩王邀请赵王伐秦失败,再加上我楚国与各国还没有开战,是以函谷关外的韩军虽然已经做好攻打函谷关的准备,但是依然还在函谷关外观望。”
熊槐点了点头:“既如此,那就让人请韩王出面调停吧。”
“唯!”
就在此时,一个侍者走了进来:“大王,左徒来报,燕国使者公子安来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