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二人精神一振,能让身为柱国的昭雎都认为是大事的事情,除了上庸还能是什么!
接着,郑当有些兴奋有也些迟疑的道:“不知柱国的意思是?”
昭雎笑了笑,没有卖关子,直奔主题道:“二位将军,进入上庸的道路只有三条,一条小路,一条大道,一条水路。其中大道被郧关所阻,且郧关之中之中还有秦国重兵防守,攻克郧关不仅困难,而且还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攻克的。
而秦国的援军不知何时到来,强攻郧关太耗费时间,本将以为其不可。
故,本将打算出奇制胜。”
鲁奉急忙问道:“不知柱国打算走水路还是走仞山小道。”
“水路。”昭雎毫不迟疑地开口道:“仞山小道不易行军,我军的探子已经查知秦军在路上设防,而且小道的出口郧县离郧关不远,一旦不能迅速攻破郧县,郧关秦军的便会赶到郧县支援,夹击我上庸的孤军。
故而本将以为走小道太凶险,动辄有全军覆没之位,所以,小道其不可取。但是水路则不然,秦国在汉水根本没有水师,而我楚国水师纵横江海无敌,这正是以我之长攻敌之短。
是以,只要我楚国水师能出奇不意的杀到上庸,突袭秦国的汉水防线,然后二人将军率众从背后偷袭岸上的守军,如此,秦军防线必可一击而崩。
只要汉水落在我楚国手中,那么我楚军便可借助水师之利,逆流而上攻击上庸各处。”
说到这,昭雎得意的笑道:“本将听说秦军主力全在郧关防守,而各城秦军并没有多少。所以,只要楚军杀到城外,城中的楚人必会纷纷响应。如此,我军便可不费吹灰之力攻下上庸各县,郧关的秦军则可不战而擒。”
接着,昭雎看着二人问道:“不知二位将军以为如何,可愿助本将一臂之力。”
二人对视了一眼,然后同时拱手道:“敢不效命。”
“好!”昭雎大喜道:“二位将军,计算你们返回的时间,不过是两三日而已,而二位率军前去秦军之后埋伏,则需要三四日的时间。所以,本将打算将突袭秦军的时间定在七日之后,不知你们可有问题?”
二人应道:“没有问题,必能在七日之内赶到秦军之后。”
接着,昭雎与二人约定好具体的信号之后,便立即让二人返回上庸。
二人走后,昭雎便吩咐道:“传令下去,三日后开始强攻郧关,对秦军施加压力。”
“诺。”
“另,让襄阳守陈相将之前准备好的船只,在五日后的夜晚,全部运到武当县来。还有,告诉武当县尹,让他将征召的壮丁分成三批,从五日后开始,每日向我军大营输送一批壮丁。”
“诺!”
“传令给滞留在邓县的水师将军潘献,让他准备好,七日后强攻在汉水设防的秦军。”
“诺。”
“传令给汉中刺史,如今汉中秦军已去巴地,汉中无人把守,正是起事之时,让他们立即发动汉中的楚人,重新夺回汉中。事成之后,让他将汉中各地的丁壮全都聚集在郇邑,一则在郇邑阻拦即将到来的秦军,二则摆出大军攻击上庸的迹象,为本将牵制上庸的秦军。”
“诺。”
军令一下,楚军立即忙活开来,军中的斥候信使开始频频出入大营。
第四日一大早,准备多时的楚军,正式向郧关发起攻击。
血战一日,直到日落时分,楚军才收兵回营。
上庸。
上庸郡守宋墨冷笑着将郧关的战报放在一边,然后对身侧的都尉赵平道:
“如今郧关外的楚军依然只有三万人,就凭这一点人,想要攻克我重兵防守的郧关,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若是本将所料不差,那昭雎攻打郧关,一定是在隐瞒自己的真正目的,真正的楚国主力,必然将在数日内偷袭其他地方。
只是,楚军的真正目的究竟在哪里?是汉水?还是仞山小道?”
赵平拱手道:“将军,依在下看,汉水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越国灭亡之后,楚国水师已经没有哪国比得上了,而我秦国在上庸却没有水师。”
宋墨点了点头,他同样也认为汉水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只是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没有轻易开口确定。
正在二人商议间,一个信使快步走进来:“报将军,探子来报,昨日汉中各地的楚人纷纷反叛,一日功夫,郇邑等地皆叛秦归楚。”
“知道了。”宋墨面无表情的将信使挥退,然后看着赵平道:“果然不出所料,汉中的楚人反了。”
赵平应道:“从李将军率军南下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料到了。汉中之地加在上庸与南郑之间,只要上庸不失,汉中的楚人不过是癣疥之疾,根本不足为虑。”
宋墨微微颔首:“汉中的楚人虽然成不了大事,但是,汉中的动静,无疑也是在告诉我们,楚军的大行动就在眼前。”
“将军英明!”
接着,又一人走了进来:“报将军,长利房县两地的县令来报,他们查到消息,两地的山贼全都悄悄从山中离开,正往汉水之畔赶去。”
宋墨笑道:“这些山贼终于肯下来了,本来本将还头疼着这些山贼,他们始终窝在山中,只要我军前去围剿,就往深山里退,始终不敢跟我军交战,也让本将数次无功而返。
不过,这次他们既然都下来了,那么本将就要趁此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
赵平应道:“将军,这些山贼往汉水之畔而去,或许,这也说明了楚军进攻方向就是汉水。”
宋墨点了点头,现在,各地传来的消息,全都指向汉水。
此时,一个士卒快步来到宋墨身前,递上一封信函:“将军,刚刚有密信送来。”
宋墨接过信函打开一看,不禁大喜道:“好,那昭雎果然另有打算,三日后就会偷袭汉水守军。”
说着,宋墨便将信函递给了身侧的赵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