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大殿中顿时一滞,全场寂静,落针可闻。
私通伪王子兰,这个罪名楚王早就已经在今年新年朝议之时,就向群臣宣布,但有私通子兰着,叛国,灭族。
九里君这话一出,不仅将那些权贵逼到极处,同样也将自己逼到极处,更将楚王甚至楚国逼到了极处。
若是楚王不信此事,则在场的十人全都要死。
若是楚王信了,那么楚王为了维持自己的威信,是否抓捕羕陵君他们,以正国法?
可若是抓捕···
他们的人数可比在场的十人多多了,几乎遍及整个汉南洞庭区域的封君,若是他们为了自保,以进行殊死一搏!
在楚国才经历一场大战,历尽艰辛,付出极大的代价,才击退六国的情况下。一旦楚国内部烽烟四起,那刚刚才退兵向楚国讲和的各国,必然再次反叛楚国,十有八九会趁机再次伐楚。
要知道,当年楚肃王剿灭国中七十余家贵族后,楚国可是由拳打霸主魏国的鼎盛时期,骤然变得极为虚弱,连巴国来袭,也无力出兵回击,只能坚守城池,任由巴国攻城略地。
此时的楚国,已经陷入虚弱,连宋国占据淮北之地,都没有出兵伐宋,根本经不起折腾了。
诚然楚王还有实力平定各地的叛乱,但是,国外呢?
可若是楚王知道封君私通子兰而不闻不问,这是要是传出去,必然会对楚王的威信造成极大的打击。
此刻,心思机敏的人,已经在心中大恐。
现在楚王最好的做法,那就是不信,然后为了避免消息走漏,将在场的十人全部斩杀,然后灭族!
与心中大恐的众人不同,熊槐看着九里君确实默然无语。
冲动是魔鬼。
他本来就是向恐吓众人一番,然后离间应君等人与羕陵君等人的关系,然后秘密派人从他们手中获得人质。
不想,这九里君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一下子将此事捅了出来。
若是这事走漏风声,那他这段时间的布局,那就全都白费了。
若是不能在之后的大朝议中打那些人一个措手不及,而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进行烈士断腕,那么如何将封君们手中的权力收回?
想着,熊槐顿时默然无语。
此时,九里君开口之后,见楚王迟迟没有回应,以为楚王不信,顿时大急道:“大王,臣死不足惜,但是臣却万万见不得有人欺瞒大王,表明迎合,背地却行大逆不道之事。大王,臣等不仅在邓县见到了诸多贵族子弟,而且在秦军退走后,还抓获一批贵族子弟,此事千真万确,请大王明察。”
九里君说的情真意切,但是熊槐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静静的看着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的九里君。
见此,熊槐暗暗感叹道:世人爱情使人盲目,其实利益更使人盲目,而仇恨也会遮蔽人的双眼。
想着,熊槐又摇了摇头。
不,这些都不对,其实是情绪的波动,会影响人的判断,而意动,则会降低所有人的智商。那些能影响他人情绪的人,则是人间大盗。
难怪各大学派的大贤们都说,定能生静,静能生慧,智慧唯有清净中才能获得啊!
想到这,熊槐再次摇了摇头,走神了。
定了定神,熊槐脸色沉了下来,此时此刻,只有封锁消息了,好在因为分开接见大臣的缘故,此刻殿中并无他人。
想着,便将目光投向应君道:“应君,九里君所言属实吗?”
应君闻言,心中恨不得一刀砍死九里君,不仅暴露了他们的底牌,而且还让他们十人直面汉南封君与楚王的压力,一瞬间,就让它们举目皆敌。
九里君几个是破罐子破摔,但是他与詹阳君二人不同,两人又大功在身,或许封地不保,但是最起码还有封号啊!
若是大王开恩,九里君等人的族人可以拍屁股走人,从此流亡国外,还可做一个富家翁。
但是他与詹阳君呢?还能跑到哪去。
想到这,应君不由羡慕起那个死去的勷君来,那才是死得其所,死的好,死的妙,应君恨不得当初死在战场上就是他自己,或者是九里君。
只是,现在事已至此,九里君已经捅破天,面对楚王的询问,他也只有捏鼻子认了。
“大王,臣正要禀报此事,臣等率军投降之时,曾抓获二十几个不愿归降,打算跟随伪王子兰逃亡各国的贵族子弟。”
“此事当真?”熊槐又向其他人问道。
詹阳君等人大恐的应道:“大王,此事千真万确,臣等万万不敢在大王面前口出狂言。”
熊槐点了点头,略一沉思,心中便有了决定。
接着,目光从众人面前收回,然后冷冷一笑:“好,好,好,好得很,果然是一群忠君为国的忠臣。”
说着,熊槐怒火冲天的道:“诸位贤卿,稍后寡人会派人去接收这群叛国之辈,寡人倒要看看,那些口口声声忠君爱国的忠臣,又有何面目再见寡人。”
“唯!”应君闻言立即应着。
接着,应君本想劝楚王三思而行,不要冲动。
只是,想了想自己此时的身份以及处境,又将话咽了下去。
此刻他自身都难保,又怎么开口为他人求情!
此时,熊槐沉默不语,而殿中众人全都惊恐的不敢开口,一瞬间,殿中再次沉寂下来,压抑异常。
良久,熊槐脸色和缓下来,然后长长一叹:“尔等也退下吧,稍后寡人会派一些宫中侍卫护送尔等回军营,尔等回到军营后,不要见任何人,待寡人召开朝议,尔等再与犀首一起来宫中。”
“唯!”
接着,熊槐摆了摆手,便让众人退去。
众人见此,长长一拜,然后起身,低头弯腰,面对楚王,倒退而走。
走了四五步,殿中再次传来楚王的声音: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背叛国家的人,一定要死。但是,寡人也并非是桀纣之君,更不想楚国再次发生悼王肃王那样的惨祸,所以,祸不及家人,刑不上大夫。”
正在后腿的众人,顿时全身一僵,待理解楚王之意后,便松了一口气,接着,一同行礼道:“谢大王仁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