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炎帝号的天花板上垂下十二根威亚丝,全部是绿色,便于后期擦除。随后,特效组工作人员拿来一套威亚服,帮胡君穿上,然后将威亚服上的扣紧紧系牢。
等胡君穿好威亚服,张然将系在腰上的白色腰带解下来,系在胡君的腰上。在腰带的背后有个饭盒大小的铁盒子。胡君没见过这玩意,便道:“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张然解释道:“这是推进器。万年炎帝号跟天宫一号不同,船舱特别大。像我们这个舱有上千平方米。宇航员在这么大的空间里,靠自身力量来移动非常困难。所以,他们每个人背后都会背推进器,启动后能够喷出气体,让宇航员能够在船舱里自由活动。”
胡君恍然大悟:“《地心引力》里面有,不过他们是穿在宇航服上的。”
十二根威亚丝很快系在了胡君身上,紧接着,工作人员拉动威亚丝,将他缓缓拉到了半空中。与此同时,机械手臂上的摄影机紧紧对准了胡君。
张然抬头看着胡君,问道:“老胡,感觉怎么样?”胡君笑道:“还行吧,好几年没吊过威亚了,有点不习惯。”张然笑眯眯地道:“我看你好像很喜欢太空电影,要不给你换个角色,你也演宇航员?”在《全频带阻塞干扰》中,万年炎帝号上的宇航员只有庄宇,但在电影中飞船上很多人。胡君摆手道:“年纪大了,经不起折腾了,我还是演政委的好!”
张然转头对剧组工作人员喊道:“摄影机准备!威亚准备好!我们来试拍一段!”然后又对胡君道:“等下我喊开始,你就做游泳的动作,但动作不要太大啊,不然就不是漫游太空,而是在水池游泳了!”胡君冲张然比划了个ok的手势。张然大喊一声:“开始!”
现场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拉动威亚丝,带着胡君缓缓向移动。与此同时,胡君也小心翼翼的配合着威亚的移动,双手向前轻轻划拉着。
对任何太空题材的电影来说,如何表现失重效果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特别大的难点。导演们为了在电影中真实展现失重状态,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
当初大导演库布里克为了在《2001漫游太空》表现失重状态,请来了航空工程师,用75万美元的巨资,搭建了一个高12米、宽2米、重几十吨的圆环形屋子。他在房子里固定了一个摄影机,当演员跑起来,摄像机录下来的画面看起来就像演员是沿着屋顶在跑步一样。
发展到如今,在电影中有两种常规方法来表现失重。一种是真的失重环境下拍摄,这并不是说真正到太空中去拍,而是有专门的飞机,能以向上隆起的抛物线拱的方式高速飞行,可以在抛物线顶端前后形成一段时间的完全失重状态。影片《阿波罗13号》中的失重场景就是如此拍摄的,剧组及演员乘坐nasa提供的kc-135运输机在高空以抛物线轨迹飞行,每次大概能经历约23秒的失重状态,足够摄影机捕捉演员的某些动作。
导演朗-霍华德奢侈的拍了612次失重飞行,在612次的失重飞行里,他顺利拍摄完了234分钟的失重时间镜头。不过这种技术对《全频带阻塞干扰》不适用,万年炎帝号比kc-135运输机大得多,有很多在太空舱自由游弋的戏,用kc-135运输机根本拍不出来。
另一种方法则是通过模拟动作来实现,在地球常规重力条件下实现这种“看起来像”的失重效果,最廉价的方式是水下拍摄,水的阻力效应使人动作变得迟缓,可以实现太空中的悬浮与类似飞行的移动动作。不过水下拍摄存在缺陷,无法真实表现演员的表情,毕竟憋气与努力睁眼的神情显然和太空环境下的表演完全不一样。
乌尔善在与特效团队反复沟通后,采用了威亚与电脑技术结合的办法。天工重彩特专门设计了一套操控系统,这套装置有12根威亚丝连到演员身上四个系点。如果是简单的动作,将由威亚丝另一端的三位威亚工作人员操作;在船舱内随意游弋等复杂的运动则由电脑操控,或者由木偶师和电脑共同完成。
胡君在半空中像鱼似的游出去十多米后,张然大声喊道:“可以停了!”
工作人员缓缓地把胡君放下来,将他身上的威亚丝解开,并将威亚服脱了下来。
张然问了下胡君的情况,确认没事之后,将胡君他们带到了剧组指挥中心。乌尔善则继续指挥现场的工作人员为拍摄做准备。技术顾问杨力伟还没到,没法正式拍摄,只能继续等。
工作人员将刚刚拍摄的镜头调了出来,画面不光威亚丝抠掉了,更神奇的是胡君身上的衣服都换掉了,换上了蓝色的航天服。他双手轻轻滑动,看上去好像真的在太空中缓缓游弋。
胡君和李雪建参与过不少大片,知道这通过抠图以及合成做出来的。陈湛湛是第一次见到,十分惊奇:“直接把胡君老师的衣服都换掉了。张老师,这个是怎么弄的?”
张然笑着解释道:“我们吊威亚进行表演,身上的衣服是没有失重感的,看起来就有点假。为了解决衣服失重的问题,特效团队就将宇航服建模,这样在后期的时候可以将衣服合成到演员身上,从而实现失重的效果。”
陈湛湛感叹道:“原来是这样,真是太先进了!”
就在这时,乌尔善蹬蹬蹬的跑进来,冲张然喊道:“张老师,杨力伟来了!”
去年科幻片《地心引力》上映后,有很多科学家和宇航员指出电影中的不少疏漏,以及不真实的地方。乌尔善当时就觉得《全频带阻塞干扰》要减少这方面的漏洞,力求真实。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剧组不光请了五位技术专家,还把中国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杨力伟请到了剧组,担任技术顾问。在拍摄期间,杨力伟将协助演员模拟失重状态。不过杨力伟工作比较忙,不能长时间待在剧组,只能抽时间指导。昨天他在魔都有个会议,一直开到很晚,只能一大早从魔都赶过来。
张然一行刚从指挥中心出来,就看到穿着军装,站得笔直的杨力伟。杨力伟个子不高,不到1米7,但看上去特别精神。宇航员身高不能太高,因为整个飞船舱内几何尺寸是有一定限制的,太高的话不适合,中国选宇航员身高要求在到米之间。
“张然导演,您好!”没等张然开口打招呼,杨力伟便看到了张然,笑着伸手道。
“杨力伟先生,您好!”张然和杨力伟握了握手,微笑着道,“能把您请来真是特别荣幸,您可是咱们的大英雄。中国人祖祖辈辈的飞天梦啊,到你身上终于实现了。”
“您太客气了,我是您的影迷。”杨力伟轻笑着道,“我特别喜欢《飞行家》,不光是我,我们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宇航员都特别喜欢这部电影。他们听到我要过来协助拍摄都特别兴奋,都说哎哟,咱们中国终于有能够拿到国际上露脸的航天电影了!”
杨力伟到了,拍摄就可以开始了。工作人员很快将威亚丝系在张然身上,将他拉到半空中。张然面朝下,横躺在空中,像胡君那样比划了两下问道:“动作是这样的吗?”
杨力伟站在下面纠正道:“不对,太太空中不能这样划,而且动作幅度不能太大。美国电影《地心引力》里面很多动作幅度很大,那是不对的。在太空中做动作是很有特点的。如果你要踢出你的脚,你要把你的脚向前,这需要一定的力。但一旦你的脚到了预定位置,也要让它及时停下来。所以一旦你开始调整你的身体,你必须及时给予另一个力抵消,稳定在新的身体位置,你做这一切必须在一个可控制的有把握的范围内。”
在杨力伟的指导下,张然开始在空中认认真真地练习。
半个小时后,张然基本上掌握了人在太空中运动的特点,拍摄随之开始。
张然双手靠在腿边,像一条鱼似的,或者说像一枚鱼雷似的,缓缓向前游去。在他游出十多米后,终于游到了另外一个舱的入口。张然抓住舱口的栏杆,用力一拉,整个人就以更快的速度向船舱里飞去。
监视器的杨力伟马上告诉乌尔善,张然这个动作不对,还是太用力了。乌尔善马上喊了“停”,然后让杨力伟到现场对张然进行指导。
张然以前没有上场拍过武戏,更也没有吊威亚,现在整个人被横吊在空中进行表演,还要做动作,而且表情还要自然,确实有些困难,他一连演了好十多遍都没有过关。
杨力伟知道人被吊在空中是很难受的,便问乌尔善:“都这么多遍了,还没通过,你不怕张然骂你吗?”
乌尔善很认真地点头道:“当然怕了!如果这种完全不达标的镜头我喊过了,一会儿张老师看到了,肯定会把我骂死!”
一直拍到十一点半,乌尔善在仔细查看镜头,确定各个环节都没有问题后,他站直了身体,扬声喊道:“这个镜头过了!赶紧把张老师放下来!上午拍摄就到这里,准备放饭!”
张然吊了一上午,再加上人长时间横着,头部有些充血,下来的时候他双脚发软,眼前发黑,直接坐在了地上。不过当工作人员询问怎么了时,他笑着摆摆手表示自己没事,坐一下就好了。
杨力伟很看好《全频带柱塞干扰》,现在对这部电影就更期待了,不仅仅是因为有导演、大明星、大投资,更重要的是剧组严谨认真的态度。
吃过中午饭,张然和乌尔善到指挥中心将上午拍摄的镜头调出来看。他是制片人,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必须审的。这是对乌尔善负责,也是对电影负责。
仔细看了两遍之后,张然指着显示器道:“不行,这个镜头我的眼睛有点充血。应该是吊久了。在监视器上看不是特别明显,但放到大屏幕上就是问题。这个镜头不行,得重拍。”
乌尔善盯着监视器仔细看了看,确实有轻微的充血,不好意思地道:“是我疏忽了!”
.。言情m.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