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臣子之中,也不乏有为之人,比如杨坚几个亲信的后代,比如阴寿的儿子阴世师,也是年少有为的存在。
对于这些人,北周朝堂上当然多有排斥,毕竟当初大家可都是不死不休的敌人,现在突然要坐下来同殿为臣,甚至自己的努力结果还得分出去给他们,作为齐王的旧部,不少臣子当然是有意见的,宇文宪就算是再怎么爱才,也得考虑一下从龙旧臣们的感受。
其次呢,宇文宪身为宇文邕的弟弟,是北周名义上的皇帝宇文赟的叔叔,他代替宇文赟继位,绝对不能算是名正言顺,因为宇文邕并不只有宇文赟这一个儿子,还有汉王宇文赞、秦王宇文贽等,这些人在皇位继承权上肯定要比宇文宪来得靠前。
只不过相比于宇文赟,这几个北周亲王虽然稍微好一点,但是不争气似乎是一脉相传的——大概他们的父亲宇文邕和叔叔宇文宪这两个枭雄人物已经用尽了他们宇文家族的所有气运。
汉王宇文赞原本应该就藩汉中,但是汉中很早就已经变成了李荩忱的地盘,他因此留在长安并被卷入了当年的长安之乱,成为杨坚杀鸡儆猴的那只“鸡”,因为“意图谋反”、“犯上作乱”,宇文赞和自己年幼的儿子一起被杀,一起身死的还有宇文邕的几个小儿子,包括蔡王宇文兑、荆王宇文元等等,都成为了杨坚用来警告宇文赟的牺牲品,并且正是因为残害了这么多宇文邕的骨血,杨坚才能够带着这些自己手下的臣子彻底和宇文宪那边割裂。
毕竟这残害宇文家亲族上,大家都有一份罪过,就算是宇文宪实际上在心里应该是谢谢他们的,表面上也必须得和他们势不两立。
而宇文邕的第二个孩子秦王宇文贽应该就在关中就藩,但是杨坚之前就把他远远地打发到西北,没于乱军之中。
因此要说残害宇文邕的几个子嗣,李穆、韦孝宽等人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有份子,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这些人更倾向于投靠李荩忱,至少李荩忱和他们之间只有公仇,没有私怨,而宇文宪和他们当真是公私仇怨一应俱全,显然李荩忱饶恕他们并且期望能够通过他们快速整顿关中的可能性更大,而如果他们投靠宇文宪,宇文宪能够饶他们不死,恐怕也不会将他们委以重任。
对于这些老狐狸们来说,自己能不能被委以重任倒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子嗣和家族传承,宇文宪肯定是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的,就算是宇文宪想,宇文宪麾下的那些人肯定也会百般打压这些曾经的敌人。
不过虽然杨坚已经把宇文邕的几个孩子残害的差不多了,终究还是有老四曹王宇文允这个倒霉孩子因为已经外出就藩而幸存,偏偏曹国的封地就在邺城以南、大河岸边,后世的菏泽一带,所以宇文允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宇文宪的“座上宾”。
当然了,宇文宪是不会傻乎乎的将这个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单纯的只是宇文邕的儿子的年轻人给扶上皇位,毕竟他手下的这些人还是以当初齐王府的属下为主,如果宇文宪以宇文邕的儿子为皇帝,哪怕只是傀儡皇帝,那大家都拿不到多少好处。
因为所有人的官位高低实际上也是跟着宇文宪的官位高低升降的,宇文宪成为了皇帝,大家才能跟着向上升。
正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宇文宪开始极力削弱宇文赟的存在感,自然也是为自己登基做舆论铺垫。
甚至宇文宪从自己登基的这一天开始,就命令北周境内以大定开始纪年,称为大定元年。
历朝历代,当皇帝驾崩之后,继位者一般都会维持他的年号一年,等到来年再更改年号。
但是宇文宪显然着急想要抹掉宇文赟的存在,甚至宇文宪还在邺城为宇文赟搭建了一个衣冠冢,声称宇文赟已经遇害,从而让自己的继位显得有那么几分不得已而为之的样子。另外宇文宪作为宇文赟的叔叔,当然不可能为宇文赟服丧,直接更改年号也不是说不过去。
其实只要手中握着强权,这些都不算什么,历史上朱棣不还直接把建文这个年号都给废除了么?
只是看到宇文宪的年号,李荩忱只能摇头一叹。
大定年号,显然是和之前宇文赟的大成、大象一脉相承的。
而年号之中也寄托了天下能够大定的梦想,只不过且不说“大定”这两个字会给人什么不太好的联想,这个年号更是宇文赟的儿子宇文阐在历史上的年号。
宇文赟禅位之后,宇文阐保持了半年的大象年号之后,改元大定。
而正是在大定元年,他禅位杨坚,北周灭亡,隋朝建立。
李荩忱更加感慨的,还是历史的惯性。
宇文赟已经变成了自己的阶下囚,但是大定这个年号还是出现了。
只是不知道这个年号会不会和历史上的大定一样,连一年都支撑不住?
不管宇文宪能不能和幻想之中的那样大定,李荩忱都要准备动手了。这一次,大汉军队将不再是虚张声势!
宇文宪如愿以偿的称帝,也让李荩忱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动兵的最后理由。
无论是为了华夏一统的梦想,无论是为了彻底消灭北周这个敌人,无论是收复三百年丢失的故土,又无论是天不容二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李荩忱的手中已经有了太多太多的理由,而且现在的大汉已经从很多方面对北周占据绝对的上风。
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而大汉各地的军队,早早地就已经收到了命令。
————————
淮上前线,淮水以北,一处北周军寨外。
“动手!”
飞驰而过的汉军斥候张弓搭箭,箭矢呼啸而出,不远处跟随着他们、起到监视作用的北周骑兵显然没有想到汉军竟然会突然动手,纷纷落马,而等到军寨之中的北周守军反应过来,乌泱泱的冲出来的时候,这一队灵活如草上飞的汉军骑兵已经被淮水上的汉军水师战船接应着向南岸而去。
此时许昌城外。
汉军斥候霍然抽出横刀,扑向猝不及防的北周巡逻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