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宗龙,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铜梁知县,调巴县,行取,入为户部主事,久之,授御史。
天启元年,辽阳失守,请战领兵,多有胜迹,四年,巡按贵州,平定水西土司安邦彦之乱,崇祯三年,以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不久罢官。
崇祯十二年,因其政绩卓著且熟知兵事,崇祯皇帝降旨召为兵部尚书,但这小子和史可法一个性格,从不知道从谀承意四个字到底怎么写。
就连崇祯都说,看这小子在贵州和辽东的时候挺能干才把他调到京师,怎么一到这里除了跟朕作对就什么都不会了?
傅宗龙一次次的忤逆崇祯,后者一再忍让,终于在熊文灿之事上忍无可忍,将其下狱。
然而今年李自成围攻洛阳,让顿觉满朝文武却无人可用的崇祯皇帝想起了这位“人才”。
皇叔性命攸关,崇祯也顾不得这么许多,只能将其释放出狱。
京师,顺天演武场。
这座演武场的规模,可以称得上是全国之最,当年永乐皇帝大阅兵,就是在这里邀请四方来使看他装逼。
没成想,时过境迁,当年那位狗皇帝装逼时的盛况已经一去不复返,剩下的只是满地萧条。
“验兵!”一身精铁盔甲的傅宗龙站在点将台上,脸不红气不喘,一点也不像个进士出身的文官。
“启禀总督,我部共有两千零二十一人!”一名京营团练千总高声喊道。
“嗯,知道了。”傅宗龙微微皱起眉头,这似乎太少了啊。
不过他也知道,这怪不得崇祯皇帝。
眼下大明京营早就名存实亡,在册人数不少,可除去一些占名勋戚子弟和虚报瞒报,估计也就剩下这么多了。
唉,昔日辉煌强盛的大明,怎么就到如今这般境地了呢?
“开始吧。”傅宗龙叹了口气,还是强打起精神说道。
“尊令。”
其实这誓师根本也没啥必要,主要还是走个形势,说白了是做给各地的军将们看,用崇祯的话说,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朝廷剿寇的决心。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崇祯基本上能做的也就是形式了。
就算是走形式,从京师出兵也要非常正规才行,按理来说,步骤通常有占卜祭祀誓师出征酒鸣角等一系列。
目的也很简单,是为了明确作战意义,祈祷战事胜利,强调战斗决心,提升军队士气。
虽然谁都知道这些p用没有,但这个流程不能不遵守。
这么大的演武场,装着这么几个人,居然还滑稽的搞了一场誓师,傅宗龙有点无语,但又不能说什么,毕竟是老规矩。
“将士们,流贼在河南肆虐,百姓蒙受灾难,身为大明京营的士兵,我们决不能坐以待毙!”
“......”
傅宗龙一番话慷慨激昂的说完,发现低下兵士大多都在大眼瞪小眼的昏昏欲睡,有几个甚至还茫然的四处去看,好像刚睡醒。
“总督说完了?”
“关我屁事,我也没听。”
听着底下窃窃议论声,傅宗龙满头黑线,张了张嘴,还是一个字没说出来,良久,平静的下令道:
“出兵!”
其实底下的兵士完全对他画的这些大饼完全不感什么兴趣,堂堂的大明京营,好几年都没发饷和更换军械衣甲,说再多还不是空头支票。
就算杀贼了又有什么用?
在场的都在天子脚下,谁都知道如今这个情况,朝廷根本拿不出钱奖赏,自己也压根不会有什么晋升空间,听他扯蛋还不如多眯一会儿。
总算弄完这没什么用的誓师,傅宗龙暗自松了口气,骑着马来到永定门,身后的“大军”还列不满半条街。
周围百姓都在寻思,带这么几个人出征河南,还搞这么大动静,那不是找死去了吗?
“娘亲,这个老爷爷真勇敢。”围观人群中,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女孩子在自己母亲的肩膀上说道。
“这孩子,乱说什么!”这一句话,可给妇人吓坏了,赶紧捂住女孩子的嘴巴,跪在地上求饶。
总督要员,这种人可不是自己惹得起的,一句话下来,自己全家就没了。
“呵呵,起来吧。”
周围人都在为这娘俩捏把汗,可令人意外的是,傅宗龙并没有生气,他将女孩子接到手中,摸了摸她的头。
“小丫头,这种大实话以后要分场合说。”
“知道了老爷爷。”女孩子天真的啃着手指。
放下女孩子,傅宗龙在京师百姓佩服的目光中缓缓出城,身后则跟着打算再走几里地就把他扔下跑路的京营兵士们。
“大捷,大捷!!”
忽然,远远跑来一骑,来到傅宗龙马前,下马兴奋地喊道:“总督,洛阳大捷!”
“快呈给我看!”傅宗龙一脸懵逼。
自己前脚才刚出城,后脚就大捷了?
傅宗龙一列一列的看去,手中捷报愈发重了,连声说道:“快,快把这个消息通知圣上!”
消息是送进去了,但并没有到崇祯皇帝手里,却是被把持内阁和各部的东林党们截住了。
当今的内阁首辅范复粹拿到捷报的第一反应就觉得这绝必是个谎报,压根没怎么理会。
第二天,这个消息传播到京师高层,但东林党官员们的反应和范复粹如出一辙,这绝对是下面为免受罚的谎报。
最初的几天,朱由桦率领洛阳官军击溃闯军的事儿传到京师还没人信,毕竟这牛逼实在是吹过了。
洛阳官军就算加上王绍禹所部才多少人,李自成又有多少人,能守住就不错了,还击溃,闹呢?
对于消息的准确性和来源的可靠性,京师方面还是保持怀疑的警惕态度。
既然消息没有最终敲定证实,傅宗龙也就还是按照原计划总督三边,援救洛阳。
又过了好几天,傅宗龙也慢吞吞的经过卢沟桥走到良乡一带,这一消息才慢慢开始被京师各部官员所重视起来,最后送到了崇祯皇帝手里。
崇祯皇帝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最本能的反应就是对这一重大变故进行核实。
时间来到崇祯十四年的三月初,内阁才最终确认了这一喜讯,崇祯皇帝随即在第二天的朝议上宣布此事,并对参战的河南文武官员进行升赏奖罚。
对于升赏,河南那边儿可是望眼欲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