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文,日军已经撤到了民权,我们的危局就这么结束了?”得知日军撤退,魏鹏文有些不确定。
日军的撤退是预料之中的事,打到现在,日军损失也很大,特别是那几个战斗力较强的师团。加上在这段时间里,斯鹏文得到了将近6万人的增援,而日军的增援却很少。打到现在,日军撤退是必然,不然很有可能在阴沟里翻船,被中队来个反手一击。
斯鹏文并没有因为日军的撤退而抱有侥幸心理,“那只是奢望而已。就像两个人打架,一个人要动手的时候,是不是得把拳头缩回去?”
“你说日军在酝酿着更大的进攻?”魏鹏文迟疑道。
“应该是!”斯鹏文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要是换做斯鹏文是永津佐比重,也不会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虽然他这边每天都有援军赶到,但毕竟数量上不多,而日军则是可以通过铁路和公路运送更多的援军赶到战场。能消灭他指挥的这些军队,对于日军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他不信永津佐比重或者冈村宁次看不到。
当然斯鹏文也没有猜错,因为冈村宁次已经下令从华北方面军和13军抽调6个师团增援23军,并补充23军之前的损失。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天内,23军的实力不降反升,而豫东的中队则是因为黄泛区的影响,兵力调动并没有日军那么迅速,而且日军也不会给中队那么多时间。
“要是更大规模的进攻,我们能守住吗?我们现在人困马乏,而且几支主力部队的伤亡很大!”魏鹏文担忧道。
“相信指挥部应该知道我们目前的困局。”斯鹏文看向西方,然后吩咐道,“趁着这个空隙,让部队把战死的士兵遗体收拢好,好好安葬。”
“明白!我马上就吩咐下去!”说完,魏鹏文就转身离去。
由于日军只是撤到民权,民权以东战死的将士遗体都被日军给就地掩埋了,而20军、13军等部队只能把兰封城外战死的士兵遗体收拢。
其实兰封城外的战斗最为惨烈,中日双方在这里付出将近10余万人的生命,其中中队6万多,日军5万多{不算伪军,伪军有一万多战死},这还只是战死的数字,受伤的不计其数。兰封之战开始前,日军有10万人{包括伪军},中队有7万人,但随着战事的不断扩大,日伪军增加到了15万人{包括战死者},中队增加到了13万人。
日伪军15万人,战死7万;中队13万人,战死6万多,加上轻重伤员,死伤都已过半。而且战事激烈的时候,谁有空去打扫战场,就算是占据主动权的日军都没有把自己这边战死士兵的遗体收拢完,更别说中队这边。
所以现在日军主动撤退了,中队自然得趁机打扫战场。
。。。。。。
内黄集车站,时隔多年,这里再次被打成了一片废墟,车站附近战壕密布,战壕里依然残留着大量的血迹,只不过地面却没有一具尸体的存在。这也很正常,这里距离兰封县城有十几公里,是兰封的最外围防线,在一个礼拜前就已经被日军占领,战场自然被打扫了,只不过战争留下的创伤依然存在,那在风中摇曳的烧焦木门证明着这里之前发生着惨烈的战斗。
一身戎装的曾鲁带着一行人行走在废墟之中,整个废墟安静无比,那一处处弹坑诉说着这里之前的战斗之惨烈。而在废墟中,还有不少士兵和本地百姓在寻找可能掩藏在废墟中可能存在的士兵遗体。
“师长,找。。。找到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这安静的环境中特别响亮,一个少校急匆匆地跑来,喘着粗气说道。
“在哪儿?”曾鲁一把抓住少校,连忙问道。
“距离这里一公里的一处树林旁,全部都在那里!”少校指着左前方激动地说道。
“快带我们过去!”曾鲁连忙吩咐道,并松开了抓住少校肩膀的手。
“是,长官!”
一行人塞满了三辆吉普车,然后吉普车驶出成为废墟的车站,朝着车站外驶去,最后在已经被一群士兵围着的树林旁边停下。
在少校的指引下,曾鲁穿过人群,来到树林旁,看到眼前的景象,曾鲁震惊了。一眼望去,全是密密麻麻的土堆,有大有小,但数量之多让现场的人都震惊无比。而在这些土堆面前,有几个不一样的土堆,土堆前朝着木板,上面用着汉字写了字。
“长官,这5个土堆是李团长、王副团长和3个营长。日军占领内黄集车站后,就抓了附近的百姓来打扫战场并掩埋397团官兵的尸体。李团长等人是一个日军高级将领亲自吩咐单独安葬的,据说李团长战死之前,身中数弹。”少校语气低沉地说道。
“挖开吧!”看着面前的景象,曾鲁静静地站了一会儿吩咐道。
“长官,要不就让他们入土为安吧!”少校忍不住说道。
“我说挖开!”曾鲁大吼道,两个眼睛死死地瞪着少校。
少校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连忙吩咐周围的士兵和找来的青壮年开始拿着铁锹开挖。397团阵亡将士掩埋的并不深,几分钟就被挖开了,很快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出现在众人眼前,由于这些将士阵亡至少有一周,所以尸体已经发臭,不过此时并没有人露出厌恶的表情。
“把能识别的尸体找出来火化,一半骨灰留在这儿,另外给他们的家人带回去。剩下的重新摆整齐掩埋,然后立个碑,把这些战死的将士名字刻上去。”曾鲁吩咐道。
“老曾,火化是不是有点不合适?就让他们入土为安吧!”一旁的副师长李介立忍不住说道。
这个年代的人思维比较保守,对于火化并不是都能接受的,李介立就接受不了火化,在他看来还不如就地掩埋就行了。
“按我说的做!”曾鲁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李介立的提议。
397团一共3000多人,就算是有现成的坑,但也是一个挺费时间的事。不过由于战事的惨烈,很多阵亡将士尸体都凑不全,身上的身份铭牌也都遗失,最后只有不到1200具尸体识别出身份。不过好在师部有397团的名单,倒不至于找不到名字,只是是否有人被俘或者投降,就不是曾鲁能知道的了。
曾鲁指挥的133师是20军损失最大的一个师,战前1.5万人的师现在只有不到6000人,而且伤员就占了将近三分之一。3个步兵中,397团全军覆没,从团长李杰到普通士兵,无一幸免;398团也在兰封城下打的只剩下几百人,团长也战死;也就399团稍微好点,减员只有一半,但团长重伤。
可以说133师经过这一仗,即便是后面补充新兵,战斗力也会大幅下降。3个团长,战死2个,1个重伤,是其他部队没有的。
看到这些躺在坑里的战友,还活着的他们心情也很沉重,这段时间他们掩埋了不少战友的遗体,或许不久的将来,自己也会躺在里面被或者战友埋在泥土里。
。。。。。。
“根据情报,日军4个师团从南京、徐州等地出发,2个师团从济南、邯郸出发,这6个师团正在向商丘集结。同时日军正陆陆续续向豫东日军运送武器弹药和士兵,根据我们的估算,在未来一个礼拜内,日军将在豫东和鲁西南集结超过25万日军、10万伪军总共35万军队。
而我们的部队在之前损失很大,加上这段时间增援的6万军队,总兵力也只有18万。日伪军是我们的两倍,就算是再未来的一个礼拜内加大对豫东部队的增援,一个礼拜也只能运送5万军队,即便是这样我们依然处于劣势。而是20军和27军损失惨重,战斗力大幅下降很多。。。。。”
王之一把得到的情报内容念完,在场的众人顿时就沉默了。之前豫东一直坚持着,就是靠20军、27军和第6军扛着,现在20军和27军战斗力大幅下降,增援过去的部队也不是什么战斗力特别强的部队,像什么38军、53军、82军的部队,而是因为运输能力有限,这几支部队的重武器并没有运过去,都是以步兵团为单位运送。
“李,我们必须想办法解救豫东的部队,不如放其北渡黄河,派出伞兵支援豫东战场?”史迪威想了想建议道。
“不行,两支伞兵就一万多人,在30多万日伪军面前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对于史迪威的这个建议,李恪毫不犹豫拒绝了,要是他有2、3个伞兵师倒还有可能,但就1个伞兵师,现在空降过去不是摆明让日军消灭吗?
“徐参谋长,我们的部队什么时候可以打通黄泛区的道路?”李宗仁问向负责此事的徐祖贻。
“黄泛区泞泥不堪,打通很困难,保守估计至少也需要8到10天,才能打通一条可供汽车通过的道路。”徐祖贻回答道。
花园口的缺口虽然被堵住,但黄泛区依然存在,只是没有之前那么泛滥。不过之前黄河决堤,导致新的河道两岸洪水频发,形成了一道数十公里的宽的黄泛区,很多之前的道路和桥梁都被破坏,想要打通一条通往豫东的道路并不是那么容易。
“如果不考虑汽车,直接徒步过去呢?”卫立煌突然问道。
徐祖贻一愣,然后思考了一下回答道,“这样的话就要快很多,只需要打通出一条简易的道路就行,3到5天应该就可以。不过有个问题,我们的部队没有那么多吗?重武器以及物资这些运送不方便。。。。”
“这个不影响,重炮一律不带,只带山炮即可。我们的山炮都可以拆卸用骡马驮运,至于弹药补给让部队自己携带,一个人扛不起弹药箱,就不能两个抬吗?以前我们没有汽车这些一样能打仗,难道因为现在有了汽车,我们就走不了路了?”李恪打断徐祖贻的话便做了决定。
徐祖贻想解释,但李宗仁举起手示意其稍安勿躁,“叔民,以目前豫东的情况,我们需要派3到5个军才能改变战局,你打算派哪几支部队?还有渡河战役我们是否要如期展开?”
“渡河战役如期展开,洛阳那边由胡宗南指挥第34集团军第1军和第90军,第33集团军的第10军和第59军在巩义渡河,郑州这边由杜聿明率领第5军、第58军和第1机步师渡河。
增援豫东的部队就让孙蔚如率领15军、16军、71军、95军负责,这是10个步兵师共13万人,应该可以缓解斯鹏文那边的压力。”李恪想了一会儿说道。
李宗仁大致回想了一下李恪说的计划,觉得可行。而且李宗仁注意到,李恪并没有把第2机步师用于渡河作战,想来是相等黄泛区的情况来决定第2机步师的使用。作为机步师,要是舍弃汽车、装甲车等,无疑是自废武功,但这样的部队投到战场,那肯定是用于进攻。
李宗仁点了点头,“这么说的话,我们目前的不仅仅要打好渡河之战,还要打通黄泛区的道路,只要两个方向都能顺利展开,我们就能把失去的时间给抢回来。”
李宗仁口中失去的时间,是指因为黄河决堤,致使军队无法对津浦线发起进攻而耽搁的这段时间。要是没有黄河决堤,携大胜之势的中队或许此时都已经打到了徐州城下。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次陇海线作战已经发起了,就必须打下去,不能让之前的牺牲白费。
抱歉,今天有点忙。明天还要去市里培训,白天那一章应该没了,看回来早晚,回来的早就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