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赶到襄阳的时候,李恪并不在襄阳,而是在王成志的陪同下正在随县视察防务。随县是一线前沿,中日军队都驻扎着重兵:六战区驻扎的是第2军,一支让日军头疼不已的部队;日军就更离谱,在天水和安陆,各驻扎着一个师团。
“对面的日军反应倒是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仅仅在武汉以北就驻扎了三个师团和一个混成旅团,简直如临大敌。”前沿阵地上,王成志放下望远镜,笑着对李恪说道。
“哈哈。。。”
众人不禁大笑,想到日军也会有今天,他们心里也很舒服。
“有着李长官和王长官在,日军有这反应,也很正常。为了拿下武汉,我们可是集中了两个战区的兵力,日军要是不重视点,还不如趁早放弃武汉。”斯鹏文挺会做人,一下就拍了李恪和王成志的马屁。
虽然李恪回来,让王成志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不代表斯鹏文就会轻视对方,这也是斯鹏文的高明之处。斯鹏文这人本就唯李恪的命令是从,军事才能算不上拔尖,但也不差,而且又会做人,所以才能兼任战区副司令长官。要知道,现在做到这一步的,也就胡宗南和斯鹏文两人而已,其他的一期学生最好的也就集团军司令。
斯鹏文的恭维之意,李恪何尝听不出来,不过并没有在意,“日军现在可不打算放弃武汉,看这架势,日军是想拼死守一次。情报部门那边的消息说,日军可能察觉到了我们要先动广州,广州日军第23军可能想撤离广州了。”
“撤离广州?这个畑俊六倒是有点魄力。”王成志有些意外。
“长官,那岂不是四战区都不用怎么打就能拿下广州了?这仗打的也太轻松了,我可是听说王耀武那家伙打算大干一场呢,估计要失望了。”斯鹏文有些无语。
对于李恪把自己的部队调到广东帮四战区打仗,王耀武并没有拒绝。先不说李恪的威望在那摆着,其次他也知道这是刷战功的好机会,日军第23军虽然说是一个军,但人少,日军人数还没伪军多。不过他要是知道日军想跑,估计得骂街。
“74军倒是一直挺不错的部队,可惜9战区的环境不行。”李恪摇头道。
小蒋的动作其实在李恪看来并不大,虽然抓了不少人,但远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要不是战事将近以及老蒋也让他见好就收,他肯定会让小蒋继续抓。
9战区虽然算不上最的一个战区,但因为部队多,势力错综复杂,所以问题也不小。他让小蒋这么做,也有着试探老蒋的意思,要是对方能下定决心整顿军纪,那么或许还有救,不过从现在的情况看来,应该没救了。
“那叔民你为什么还把28集团军调过去?”王成志不解。
“这次整顿军纪,让我看到了9战区不少问题,而且我还打算继续整顿,这势必会影响9战区的士气。让28集团军去9战区,除了更好的进攻外,也有做给9战区这些将士看的。”李恪解释道。
让28集团军加入第9战区的作战序列,是李恪半个月前的决定,军委会已经同意了。当然李恪还有个原因没有说,那就是六战区兵力太多了,加上28集团军就是6个集团军23个军,总兵力就接近80万人,有点臃肿了。
“长官,9战区的薛长官来了。”陈旭突然来到李恪身边低语道。
“薛岳来了?我还以为他坐得住呢!”李恪摇头道,“让他过来吧,你们先去忙你们的,估计薛岳有不少话要对我说。”
薛岳的来意,李恪其实也都猜到了,无非是李恪在9战区的动作,让薛岳也有些坐不住了。其实这事李恪之前去长沙的时候给薛岳打过预防针,当时对方或许没在意,没想到李恪的动作这么大,就连陈诚都没法反对。
李恪既然猜到薛岳的来意,也没兜圈子,直接说道,“伯陵,你要是来为那些人求情的,我劝你还是别说,9战区的军纪早就该整顿了。以前伯陵有些顾虑,现在我帮你把那些顾虑给解决,正是好好整顿军纪的时机。”
薛岳没想到李恪会先发制人,有些尴尬地解释道,“叔民,这段时间下面的将领没少找我哭诉。我也知道9战区有些问题,可即将展开对武汉的反攻,现在大动干戈很容易影响士气。我觉得是不是在收复武汉之后再考虑这个事,就不会影响后续的战事。”
“伯陵。我要是你,直接把那些来哭诉的人好好调查一番,治下不严,那些人也有责任。不好好思考如何整顿军纪,反而会违反军纪的人求情,这样的人上了战场还能打仗吗?
至于你的担心也是多余的,28集团军已经划入9战区的作战序列,就算是影响到了一部分部队的士气,有28集团军的补充,你就不用担心了。要是哪支部队以士气不足为理由而避战,直接告诉我,我倒要看看最后是何部长来找我,还是陈部长来找我。”
何应钦绝对不会找李恪的,老蒋对他防备很严,对方根本不敢明目张胆的拉帮结派,只要没动其必保的人,对方肯定不会出面。至于陈诚,也没太好的借口,下令抓人的是李恪,但实际上执行的却是小蒋,而且抓的人也不止他的手下,李恪等的手下人都有被抓。
这也是李恪给小蒋建议一碗水端平的原因,虽然得罪的人很多,但主动站出来反对的却不多。反倒是谁先站出来,谁就会失了气度。
薛岳心里不禁感叹了一声,人比人气死人。虽然薛岳在北伐期间在第一军任职,但他严格并不算中央军系统,而是粤军系统,随后后面加入中央军,但只能算是旁系。国民党军队的派系氛围很浓,旁系出身的薛岳自然很难得到那些自诩为正统的黄埔生将领的认同。
别看他是战区司令长官,但陈诚依然把持着9战区的大权,他这个战区长官除了在打仗上面有些权力,平时的权力有限。9战区的问题他不是不知道,但他也没辙,陈诚、何应钦的人他根本动不了,文官系统就更别说了,所以才造成整个9战区的状态不对。
李恪可以不惧何应钦、陈诚、孔祥熙等人,他薛岳不行,空有抱负但却很难施展自己的才华。
看到薛岳没有反驳,李恪继续说道,“你的难处我知道,现在有我在上面盯着,你要是还拿不出魄力来,我肯定会看不起你。第二次长沙会战,你的确指挥部队打赢了,可日军只有不到10万人,你有将近40万军队。
人数你占优势,装备方面也比抗战之初好了很多,可为什么战果却不尽人意,其中的原因,我觉伯陵兄你也应该想想。
这次胜利之后,9战区上下都很松懈,有几个团长居然不在军营训练,而是跑去青楼。要是日军此时打来,会是什么结果?
趁着现在的机会,好好整顿军纪,加强对部队的指挥能力。一个指挥官如果对自己的部队都没法指挥动,那这个指挥官当的就很失败。”
其实李恪已经很给薛岳面子了,作为战区司令长官的薛岳都很懈怠,下面的人自然学的有模有样。不过即便如此,薛岳也被李恪说的有些无地自容。
由于第三次长沙会战,薛岳首创‘天炉战法’,在长沙大败日军,使日军付出了数万人的伤亡。于是薛岳就有些得意洋洋,甚至有些骄傲。
不过他所骄傲的战绩在李恪面前根本拿不出手,造成数万日军伤亡,或许跟其他战区比,是不错了,但面对李恪的战绩,则是不够看。换作旁人,薛岳或许听不进去;但劝他的是李恪,对方无论是在能力,还是人格魅力方面,都比他强,即便是李恪有些话比较刺耳,但他还是听进去了。
“叔民,你放心,我一定配合蒋处长好好整顿军纪,加强战备。”薛岳想通后,也就没矫情,直接当着李恪的面保证道。
“嗯,还有就是好好研究如何发起进攻,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广州那边战事结束,我们这边就要对武汉发起进攻。这次两个战区配合作战,我希望能打出两个战区的威风,让日军知道,我中华不是他们想侵略就侵略的,他们必须为之前的兽行,付出代价。”
跟李恪谈完后,薛岳并没有立即离去,而是在6战区待了几天,考察了一下第2军以及20军的训练情况。这两个军很具有代表性,一个是中央嫡系王牌军,一个是从座位杂牌的川军中打出来的精锐,而9战区也有不少杂牌部队。中央嫡系军队,薛岳想染指也没戏,只能拉拢那些杂牌部队,来加强自己对整个战区的控制力度。
新年刚过,广东这边则是战云密布。白崇禧指挥两个集团军6个军共20万军队向盘踞在广州及其附近的日军第23军发起声势浩大的进攻。
其中以74军和54军为首的中央军嫡系部队从韶关出发,对广州发起进攻。第4战区的部队进攻很顺利,开始下面的部队很奇怪,日军虽然兵力不足,但要是算上伪军,也有十万之众,要是抵抗也能给中队制造一些麻烦。
不过很快高层就有小道消息流传下来,说是日军并没有死守的打算,而是准备撤离广东。听到这个,王耀武这些想要立功的将领就很失望。按照这个趋势,他们很快就能拿下广州,但失去了意义,早知道这样,他们就不来了。
知道日军要跑之后,除了74军上下有些失望外,其他部队则是士气高涨,不知道的还真会误会。日军的抵抗并不顽强,象征性的抵抗了几天,日军第23军的四万日军以及大量侨民就乘船离开了广东。
本来日军还想把数万伪军撤走,但这些伪军多是本地人,而且也不想一直当汉奸。除了一部分跟着日军撤走,大部分在军统以及海统等的策动下,就地反正,愿意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
日军前脚刚撤退,74军就进入了广州城。本来还想追上日军痛打落水狗,不过看到已经登船的日军,都望洋兴叹。
收复广州,可谓是民国22年新年后最大的一件事。远征军虽然在缅甸大败日军,但毕竟隔得远,又不在国内,广州则不同。广州是省城,也是中队收复的第一座省城,自然反响很大,到处都在举行庆祝游行。
趁着这个机会,老蒋便迫不及待的宣布,将以李恪为总指挥,指挥第6、第9两个战区的百万大军反攻武汉、南昌、南京等地。顿时舆论哗然,就连黄炎培等人的宪政建议也都被压了下来,相比于虚无缥缈的民主宪政,普通人更看重的是收复国土。
看到老蒋如此着急,李恪也很无语。不过第6、第9两个战区的兵力调动频繁,大量的弹药分发到一线士兵手中,肯定瞒不住日军。之所以老蒋这么着急,就是想打压建议实行宪政的那些民主人士。
对于宪政,老蒋自然不愿意实行,他的权力很重,于是就公布这个来转移公众注意力。果不其然,听到要收复失地,就连民主党派人士中间都开始内讧,就连gcd也没有站出来。
随着国民党得到大量美援而导致实力增强,gcd也在考虑出路。以前有过惨痛的教训,gcd也知道这个时候不适合站出来唱反调,反而也召开会议,计划加大对华北日军的进攻力度,并争取苏联援助。
抱歉,昨晚请朋友吃饭去了,喝了点酒。今天也只有一更,明天一早要去房管局过户,今天下班就得赶去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