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曾经看过关于龙脉守护人的相关典籍。八一?中文??网W㈠W?W?.?8?1ZW.COM
一条龙脉的守护人,一生之中,只能祈求三次龙脉气运加持。
而效果是一次不如一次。
而捞尸人,也可以算是龙脉守护人,因为是被水龙脉认可之人。
只不过一般的龙脉守护人,是守护一辈子。
而捞尸人,只是在大限来临之际,守护一阵子。
作为龙脉守护人,一生之中,有三次机会,祈求龙脉气运加持。
同样的,捞尸人也可以。
现今风水界,龙脉守护人,恐怕根本没有任何踪迹了,想要找到龙脉守护人,秦风是不做这个打算,但是,捞尸人不同。
而秦风所想到的第二个可能。
那就是这老书生还没有使用过祈求的。
也就是说,一次龙脉气运加持都没有用过,所以,这老书生才会开口说道,十年期限不够。
秦风心中明白,如果这老书生真的是一次祈求龙脉气运都没有施展过的话,那十年的期限还真的是不够。
“道友你猜测的没有错,老夫林千墨活了二百载,说话向来一言九鼎,十五年的期限,如果道友愿意为我林家立下血誓,我愿意以三年阳寿,为道友祈求龙脉气运加持。”
老书生盯着秦风开口说道。
而秦风此刻则陷入了震惊之中,因为林千墨这三个字。
风水界中,凡是踏入问气境界的修士,没有谁不知道这个名字的。
因为,这三个字,就是风水界传奇的象征。
风水修士的寿命是随着修为境界的提高而提升的,这是在理论上如此。
其实不然,因为风水修士乃逆天而行,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够活两百年,大部分人是陨落在天道谴责之中,就算能,也是那种将自己闭死关,封印起来的情况。
而这个林千墨,从踏入风水界之后,一直行走风水界中,压根就没有将自己封印,风水界也一直有他的传闻。
闯堂风水界上百年,一生之中从未有过败绩。
这样的一个人,在风水界中就是个传奇。
在风水界中关于林千墨事迹流传最广的就是出道的第一战。
当初也是因为此事,闻名风水界。
入绝户地,深埋地下一年不死的风水修士。
秦风心中回忆着,这话还得从上个世纪初说起。
上世纪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军阀要是打了胜仗,就搜刮民脂民膏来庆功。
要是打了败仗,那些散兵游勇就脱离了部队,沿途抢掠。
怎么着都是老百姓倒霉。
在大别山一带就有一股土匪,人不多,才九个人,全是从战场上溃逃下来的军阀士兵,由一个外号叫孙猴子的连长召集起来,占山为王。
别看这伙人当兵打仗不行,当起土匪来却耀武扬威、心黑手狠。
因为他们手中有枪,到老百姓家中抢东西,比狼群进羊圈叼羊羔还要轻松、随意。
孙猴子他们驻扎在山上的一个破庙里。
山脚下有个村庄,村里有个大户,户主叫林千墨,是个晚清秀才。这年冬天,林千墨家就被孙猴子他们抢过一次。
遭抢后,林千墨见这地方不安全,便将儿子儿媳都送到了城里,自己一个人留在家里。儿子儿媳劝他一道离开,他固执地不肯走。反正家中值钱的东西儿子都带进城了,他这一把老骨头,土匪能拿他怎么样?
当时林千墨已经七老八十岁了,十分的固执,儿子儿媳奈何不了他,只得由着他。
家里人离开后的第三天,寒风凛冽,雪花飘飘,土匪又上门了。
孙猴子他们进门时,林千墨正坐在太师椅上看书,眼都不抬一下,说:“看中什么东西,尽管拿吧。”他这是奚落土匪呢,家中哪还有东西拿?
果然,孙猴子骂起来:“东西都被你转移到城里去了,我还拿个屁呀。”
林千墨仍然不抬头,冷冷地说:“既然知道没东西了,那还劳师动众干什么?回吧。”
孙猴子没走,一屁股在林千墨对面的太师椅上坐下,说:“我这次本来就不为东西而来,而是为林先生您而来。想请您帮我一个忙,为我相块坟地。”
林千墨这才抬起头来,哈哈一笑:“难道孙连长自知死期不远,急着择起坟地来?既然是择坟地,你找风水大师呀,找老夫干什么?”
孙猴子也不生气,赔着笑脸说:“谁不知道先生就是方圆百里赫赫有名的风水大师啊。”他指了指林千墨手里拿的书,“别以为我不识字,先生正在看的,不就是《堪舆学》么?堪舆学就是风水学呀。”
孙猴子说得没错。虽然林千墨满腹经纶,但时势动荡,一直无用武之地。到晚年,他的兴趣生转移,相信起宿命论来,主要精力全花在了研究《易经》和堪舆学上,特别是对堪舆学的研究堪称精进,附近的风水大师都服他。
林千墨之所以传奇,在这个方面,也是有很大的原因的,风水修士修炼,都是十六岁之前开始,因为十六岁之后,经脉定型,想要继续修炼,很难有成就,而林千墨是个意外,不仅仅是自学成才,而且在七老八十岁的晚年,还能够自学之后,踏入问气境界。
当然,这个时候,林千墨的修为才刚刚踏入到养气境界,养气境界的风水修士,在那个年代,面对刀枪,还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当时的林千墨,很少轻易给人相风水,他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只给两种人看风水:至善之人和至孝之人,而且为这两种人看风水全是免费。
林千墨见对方知道自己底细,便正色道:“你既然知道,想必也知道我的规矩。像你这样的人,你以为我会给你相坟地吗?”
孙猴子不以为耻,反而哈哈大笑:“我知道,我不在老先生给看风水的两种人之列。但老先生就没想过吗?你给我相坟地,就是为一方百姓积德行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