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东虏疯狂的攻势,大明的崇祯皇帝显然乱了方寸,至东虏军马兵临牛栏山一带时,崇祯帝即召内阁首辅大臣刘宇亮、次辅薛国观、杨嗣昌以及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等朝廷大臣商议对策。
暖阁内,大明皇帝朱由检的脸色苍白的吓人,他不明白局势怎么会糜烂成这个样子,开战不过月余,京师周左的府县已经丢失了十余座,数十名参将、总兵阵亡,就连蓟辽督师也在墙子岭殉国了。
良久!
崇祯帝歇歇底地嘶吼起来:“东虏兵临京畿,北直隶诸县纷纷失守,官军一败再败,局势糜烂至此,是朕失德?还是尔等不尽心任事?”
“臣等万死!”
一众朝廷大臣纷纷跪倒请罪。
崇祯双目通红,暴喝道:“你们既然都万死了,那你们就去死吧!”
崩乱的局势已经令大明的皇帝陛下失去了理智。
皇帝的态度令暖阁内的一众大臣恐惧,这会一个个战战兢兢,跪伏在地上不敢说话。
内阁首辅大臣刘宇亮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则皇帝一旦发怒,这后果没有人能承担,颤颤巍巍起身奏道:“陛下,东虏入寇,京畿糜烂,老臣以为当立即宣布京师戒严,然后召集各路军马入卫勤王。”
崇祯怒气稍歇,开口道:“若依阁老所言,召天下兵马入卫,则朝廷大军必须统一指挥,否则各军俱不统属,则为东虏各个击破矣!”
内阁辅臣杨嗣昌起身进言道:“陛下,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朝廷精锐时下正在陕西合击李闯,若抽掉军马入卫京师,臣恐李闯死灰复燃矣!”
崇祯听了,若有所思,他知道杨嗣昌的心思,这是欲与东虏议和,先彻底解决李自成那个心腹之患,然而当年成祖皇帝就有祖训,“天子守国门!”如今东虏祸乱京畿,数以百万的百姓惨死在东虏的铁蹄之下,自己若是和东虏议和的话,那又如何君临天下?
大学士范复粹怒道:“东虏肆虐京畿之地,才是心腹之患,李闯远遁商洛山中,又何须大军围剿,再者只要击退东虏,朝廷大军便可西奔,李闯不过蚁聚之兵,安能抗我朝廷大军一击?”
杨嗣昌冷笑道:“范学士此言差矣,所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如今李闯不过是釜底游鱼,若不彻底剿除,一旦突出重围,官军前功尽弃矣!”
次辅薛国观起身进言道:“陛下,臣附议范大学士所言,如今东虏肆虐京畿,朝廷当以百姓为念,若是任由东虏作恶,朝廷还有何威仪可言?”
杨嗣昌本是兵部尚书,由于前年统筹制订了四正六隅十面网的战略,一举歼灭了流寇主力,深得崇祯信任,今年陕西战报传来,崇祯帝遂授其为内阁辅臣,这明显就是将杨嗣昌作为未来的内阁首辅培养了。
薛国观虽然年过五旬,但是他仍有一颗向上的心,如今刘宇亮虽是首辅大臣,但是皇帝明显不信任他,本来凭他的资历,接任首辅是板上钉钉的事,现在杨嗣昌异军突起,这令薛国观十分忧虑,所以他亲自出场为范复粹站台。
有了薛国观的站台,中书舍人王陛彦,侍郎蔡奕深等薛国观的党羽纷纷上奏,附议范复粹勤王击奴之议。
杨嗣昌入阁不久,朝廷的人脉明显比不过薛国观,只得退回本列。
崇祯虽赞同杨嗣昌攘外必先安内的提议,但是他一向在乎声名,在这个节骨眼上,哪里肯从杨嗣昌的建议,和建奴媾和,遂问道:“薛阁老,依你之见何人可主持大局,抵抗东虏。”
薛国观早有腹稿,当下奏道:“陛下原宣大总督卢象升,英勇果决,当可总统朝廷勤王之师,驱东虏于境外!”
卢象升字建斗,天启二年进士,虽是书生,然武艺精湛,素有韬略,崇祯二年,东虏入寇京畿,卢象升组织乡党万余进京勤王。
崇祯三年,卢象升出镇大名、广平、顺德等府,建立了名震明末的天雄军。
由于屡次击败农民军,因功被授封为宣大总督,崇祯七年,卢象升击溃张献忠,崇祯八年更是剿灭了当时祸乱天下号称闯王的高迎祥,因功升为兵部尚书。
崇祯九年,由于其父病故,卢象升请奏回乡丁忧,崇祯不允,卢象升连上数道奏疏,请求按制回乡。
卢象升为人忠勇,不贪慕权位,故此,薛国观举荐卢象升是毫无顾忌。
杨嗣昌闻得薛国观竟然举荐了卢象升,就是心中烦忧,这卢象升战必胜,攻必克,若是击退了东虏,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可就要大打折扣了,又想到自己在朝中孤立无援,遂奏道:“若是卢部堂返京,臣以为可驻守宣大,总督秦军入卫,故此不如调宣大总督陈新甲回京任职。”
崇祯对启用卢象升也是颇为赞同,当即下旨道:“如此便下旨召卢象升返京主持击虏之事。”
时卢象升正在家中服丧,闻得天子诏书至,即和妻子言道:“遵从王命乃是尽忠,居家服丧乃是尽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吾当以天下苍生为念,替陛下守土安民,尔等居家,当替吾守灵,遂着麻衣草鞋入京。”
十月初四,崇祯于武英殿召见卢象升,问其策略。卢象升说:“陛下命臣督师,臣意主战”。崇祯听了卢象升的想法后,沉默一会儿,即开口道“朝廷原未云抚,所云抚,乃外廷议耳,卿不必忧心此事。”
卢象升闻得皇帝并无和议之心,遂言道:“东虏入寇京畿,入京之前,臣以尽知各处战报,臣请统兵进驻昌平,如此西可攻伪王岳托部,东可攻伪王多尔衮部,亦可根据局势统筹调度,此战务必要予奴以重大打击,令其不敢小视我大明国威。”
崇祯大喜,遂加其为兵部尚书,总督天下兵马,并授天子剑,总统各路勤王大军,共击东虏。
次日卢象升在北京誓师出征,亲率万余天雄兵进驻昌平,崇祯为了鼓舞士气,特拨银三万两,御酒百坛子犒赏三军。
卢象升见皇帝如此信重,乃顾谓左右道,天子酬诸位之功,正欲令我等死战报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