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刘禅:过去的敌人,今天的盟友
李严见李幼娘娇俏聪慧,心中疼惜其即将远嫁,眼眸也不由得湿润了。
男人都疼小棉袄,李严也不例外。
“荆州大将军府和家里不一样,不可再使性子,糜夫人那里,阿父已经打过招呼了,还有,多和你诸葛家的姐姐来往,有什么事情,缺什么,只管和你大哥说来。”
李严依依不舍的擦了擦李幼娘脸上的泪水,一字一句的叮嘱道。
李幼娘被迫远走荆州,这是李严没想到的。
他本来想着,等和糜夫人商量停当之后,再风风光光的把李幼娘嫁给刘封,那样的话,他李家在蜀汉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
却不想被刘禅横插了一杠子,逼得他不得不主动将宝贝女儿送给刘封,这事情想想都觉得亏。
“宣国,你去打听一下,丞相什么时候班师回都,为父要迎出城外十里,与丞相好好的叙一叙宫中之事。”
李严在安排好李幼娘之事后,心里一口气堵着,最后决定向诸葛亮诉说一番。
当年刘备托孤,主要是诸葛亮和李严。
随后,李严争权失败,诸葛亮成为刘禅的相父,这些年来,刘禅的教导事宜,也主要由诸葛亮来承担,但现在,刘禅这颗树明显是长歪了。
责任是谁的?
自然不可能是他李严的,主要的责任就是诸葛亮。
李丰劝说道:“父亲,你是朝堂的大鸿泸,出城迎接诸葛丞相,是不是有些不妥,让人看见,平白掉了身份。”
李严淡然一笑,道:“宣国,你看轻为父了,幼娘即将嫁给大将军,诸葛丞相家的女儿也是刘封的人,有这一层关系,我怕什么非议,谁要是胡言乱语,且到荆州找大将军说理去。”
李丰一缩头。
找刘封说理,蜀汉上下谁敢?
刘大将军战功赫赫,仅站在当面,就是一尊战神,让人不敢直视。
——
李严、李丰父子在商议家族出路的大事,宫中皇帝刘禅把刚刚建立起来的小班底召了进来,开始密谋亲政诸事来。
皇帝亲政,这本来是可以摆在朝堂上公开商议的事情,但放在刘禅这里,却是不能。
原因就是诸葛亮不会放权,朝中的重要官员、将领目前也不会改变立场,支持刘禅。
刘禅气哼哼的看着身前的侍中陈祇、黄门丞黄皓,气怒未消,他堂堂大汉皇帝,可用之人只有这两个,虽然统领禁军的黄门侍郎霍弋也值得信任,但刘禅不敢让他参与进来。
黄皓见刘禅犹在生气,凑上前谏道:“陛下,李严不识时务不要紧,我们还可以找别的家族合作,比如吴家。”
“陛下上次让小人去和吴车骑联系,事情进行得很顺利,依小人看,吴车骑现在也有向陛下靠拢的想法。要是条件谈得拢,两边可以先合作一番。”
和吴氏谈判?
黄皓这个提议让刘禅沉思了起来。
要是从前,刘禅想也不想,就会否决了黄皓的这个建议,吴夫人执掌后宫的那段时间,对刘禅来说,就是一段黑暗不堪回首的日子。
但现在,鲁王刘永已经成了一条死狗,吴氏需要一个靠山,他刘禅正好缺一个有实力的势力支持,两下互有所需,正好形成互补。
想到这里,刘禅对黄皓说道:“吴家,你去告诉吴车骑,要么投附过来,要么等着被抄家灭族,朕的意思,吴家最好能把鲁王的首级给捎来,这样才有诚意。”
黄皓欣喜点头道:“此事包在我身上,吴车骑在军中有人,小人敢保证,一定能将鲁王的首级给带回来。”
刘禅目送黄皓离去,扭了扭肥胖的身躯,向旁边侍立不作声的陈祇问道:“奉宗,你说吴氏可靠与否,会不会有异心?”
陈祇得了刘禅的鼓励,心情激荡,躬身道:“陛下若是要掌握朝中权力,吸纳吴氏的势力是必然,不过,吴氏毕竟曾与陛下作对,又曾和鲁王有勾连,陛下还需防着一手。”
“陛下,联合吴氏只是权宜之计,依祇之见,等丞相回师之后,陛下可下诏令,嘉奖丞相及平叛有功将士,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北上伐魏,收复汉土,统一天下。”
“等到丞相带领那些亲信将领北上之后,陛下可趁机重新任免官员,选用亲信,提拔贤人,如此不用几年,大汉朝堂就尽是陛下之人了。”
刘禅听陈祇这么一说,连连点头表示赞许:“奉宗真乃朕之留侯也。等丞相回朝,朕就立即下诏,按奉宗所说的办,这事情涉及机密,万万不可泄露出去。”
陈祇是司徒许靖的外孙,见识能力出众,有成长为丞相的潜力,刘禅准备好好的培养此人,等日后扶持其成为蜀汉朝堂的重臣。
陈祇经过这一番出谋划策,终于正式成为刘禅的心腹谋士,有他出谋划策,刘禅终于有了人主的感觉。
——
且说诸葛亮平定了刘永之乱,一路从朱提、汉嘉、江阳回转蜀郡,打了胜仗回师,这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在路过江阳郡时,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被囚在笼车里的刘永,竟然被割去了头颅,只剩了一具无头尸身。
发现刘永死了的人,是巡营的兵卒,而守卫笼车的一队将卒,除了一、二个死在笼车旁外,其他人等均已不见了踪迹。
江阳郡地处大江之畔,这逃卒一旦入江,只需一叶飞舟就能瞬间数十里之遥,后面追兵想追也追不及。
很显然,这是一次蓄谋以久的刺杀,目的是不让刘永活着回转成都。
在大军保护下,刘永还被人取了性命,这说明,军中有刺客的内应,而且这些人的地位还不低。
“会是谁?又是谁不想让刘永回成都?”诸葛亮本来笑容满面的脸上,眉头又开始皱紧起来。
一个刘永死了。
又出来一个新的潜藏势力。
这对于一心一意北伐中原、匡扶汉室的诸葛亮来说,就是潜伏在水底的暗礁。
“丞相,正方在此备下薄酒,躬侯多时了,可否赏脸一叙。”正当诸葛亮猜测之时,成都城外锦溪的驿亭处,李严带着几个仆从,正等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