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事虽然结束了,但还有不少张鲁的教众潜伏着,霍东的大军暂时不能撤出汉中郡。
如果这些教众将来不闹事,霍东也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毕竟之前大多数教众是为求生存的百姓。
刘璋调集了八千人马前往阳平关,要是攻破了阳平关,还会有更多的兵士进入汉中郡。
此次刘璋负责监军,真正指挥作战的是刘焉手中的部将高沛。
高沛其实是不想攻打阳平关的,阳平关易守难攻,之前张鲁反叛的时候,刘焉曾经想要夺回此关隘,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这次收到刘焉的命令才不得不带着大军前往阳平关。
高沛对着随行的刘璋说道:“公子,这阳平关易守难攻,我们恐怕很难攻破此关隘。”
“现在霍东正在忙着攻打汉中郡的东三县,我料阳平关暂时没有多少的守军,我们要是不计伤亡,还是非常可能攻破阳平关的。”刘璋说道。
高沛听完后就感觉牙疼,这个刘璋是根本不把兵士的命放在心上。
刘璋也是第一次参与重大的军事行动,刘璋想要好好的表现一下,想让自己的阿父刘焉刮目相看。
刘璋从关中来到益州后,随时关注着刘焉的身体状况,他发现这两年刘焉的身体是越大的虚弱,而且刘焉还不懂得节制,天天与张鲁的阿母卢氏缠在一起。
现在刘焉的长子刘范和次子刘诞都被困在长安城中,刘璋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跟随刘焉入益州的刘瑁。
刘璋想要在这次进攻阳平关的过程中好好的表现,刘璋不在乎会死多少人,他在乎的是能否把阳平关攻打下来。
阳平关的守将李群收到有敌来犯的消息,他立马来到关隘上查看情况。
李群抽出单筒望远镜然后开始调整,不一会就能看见大量的益州兵士正在沿着蜿蜒的山路向着阳平关这里赶来。
李群不敢耽搁,他立马把此处的情况送往南郑县,接着让兵士吹响号角,让关隘里的守军集结起来。
“司马,我们用不用把那些留下来的投石机推出来,然后从关隘里面向着城关外面投石头。”有队长向着李群建议道。
李群也想到了上次攻打阳平关留下来的投石机,这些投石机后来被拆卸一些部件运进了关隘里,后来又重新拼装上,用作防御敌人袭击关隘。
李群让兵士把投石机推出来,准备好石块,另外把会操作投石机的兵士集结起来。
要到阳平关时,益州兵停了下来,开始选择地方修建营寨。
“高将军,你我前去阳平关看一看,我想要看看阳平关为什么这么难攻破。”刘璋说道。
高沛只好陪着刘璋来到阳平关的前面。
刘璋看着阳平关,关隘修建的非常的高,连接着山脉,封锁了大军进入汉中军的道路。
关隘前面没有多大的空地,无法展开兵力的优势,只能派不到千人的队伍前去攻击。
高沛看见城关后就皱起了眉头,这得死多少的兵士才能攻下来,甚至没准他的部下都死光了都攻不下来。
“高将军,我们何时才能攻城?”刘璋问道。
“回禀公子,我们需要制作大量的攻城梯,还要让大军修建营寨,至少需要两天。”高沛回道。
“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刘璋皱着眉头问道。
“这已经不慢了,这阳平关是险关,如果不准备充分一些,会影响攻城。”高沛恭敬的说道,心里却想着刘璋什么都不懂却要事事插上一手。
刘璋听高沛这么说只好认了,毕竟这八千的兵士是听高沛的。
刘璋与高沛在阳平关前面逗留一阵后就返回了大军之中。
霍东在当天就收到了阳平关有敌人来的消息。
霍东并未慌张,阳平关前无法排列大量的兵士,敌人的兵力优势无法展示出来。
再者霍东早就防着益州兵,不止把投石机拆卸一部分大件运到关隘里然后重新组装起来,还把重步兵留在了阳平关。
翌日,霍东便带着四千步兵前往阳平关。
刘璋现在已经有些后悔掺和攻打阳平关的事情了,军队里的生活太枯燥了,想要洗个澡都困难,没有婢女服侍,最主要的是刘璋观看阳平关后,对攻下关隘也抱有迟疑之心了。
又过了一日,刘璋催促着高沛攻城,等待对于刘璋来说太煎熬了。
高沛有些不情愿的集合兵马向着阳平关赶去。
李群听到兵士说敌军有异动后来到了城墙上,当李群发现敌军没有投石机后就安心不少。
李群不怕近身厮杀,就怕敌军也有投石机与火油罐,这样他们守城将会面临巨大的困难,就算是重步兵的盔甲也怕那种浇不灭的火焰。
李群对着身边的高大的壮汉说道:“张军候,你们重步兵先在城墙的后方等待,暂时还不需要你们上前厮杀,先让我的部下迎战。”
张松说道:“我俺家将军说了,让俺听从李司马的命令,你怎么说俺就怎么做。”
李群听到张松这么说就放心了,他是见识过重步兵的威力的,生怕张松自傲不听命令让他为难。
李群看见敌军已经排列好阵势之后,便让关隘里的投石机准备好。
刘璋看着阳平关说道:“高将军,是否可以进攻了?”
高沛一挥手下达了进攻的命令,益州兵士扛着梯子,大声喊叫着向着城关冲去。
李群见敌军冲过来后下达投石的命令,十二台投石机开始投掷石头。
刘璋看着兵士们冲锋的气势又重新燃起攻破关隘的希望,但紧接着就看见有石头从空中落了下来,接着越来越多的石头从砸了过来,让益州兵士冲锋的势头一滞。
刘璋赶紧向着身边的高沛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高沛脸色阴沉的说道:“敌军有投石机!”
“投石机?敌军既然有投石机,我们为什么没有?”刘璋再次问道。
“我们会造投石机的工匠都在使君的手里。”高沛说道。
刘璋想起来了,益州的工匠都被自己的阿父集合起来造乘舆车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