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人民的春节文化是继承了远古的习俗,又在汉代和魏晋南北朝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比如燃放爆竹、祭祀先祖、洒扫庭院、停市休业、贴换桃符、张灯结彩,以及把酒言欢等,就连皇室都不例外。
在除夕之夜,大唐家家户户都要吃年夜饭,只不过放在皇宫之中,这年夜饭就是方才那大宴群臣的除夕宴会了。
而吃过了年夜饭后,就是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守岁。
杜甫曾经写过“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的诗文,而储光羲也在诗中写到“阖门守初夜,燎火到清晨”,这些说的都是唐朝时吃团圆饭和守岁的情景。
这次的除夕盛宴,除了发生了李泰的那件事情,让气氛变得有些凝重外,在吃的方面还是很让宾主尽欢的,毕竟李祐那厨神水平的理论指导可不是盖的。
而在宴会过后,全家人围坐火盆到天明,开始古老的守岁仪式,董思恭有诗云:“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写的就是欢宴和守岁。
满朝文武尽皆退下回家守岁,只留下一众皇子和公主,还有那些妃子们,纷纷围着李世民环绕而坐。
火炉的光芒暖洋洋的,映照着赤红火光的照耀,李世民沉默着不知道在想什么。
如果李世民不开口,那自然就没有人敢第一个张嘴,这就导致本次守岁仪式的气氛是前所未有的诡异。
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他,良久之后,李世民才忽然反应过来。
“都看着朕做什么?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大过年的不要拘束。”
有了李世民的金口一开,顿时众人纷纷欢呼一声,开始吃喝玩闹了——当然,主要欢呼的还是那些小辈的皇室宗族。
在李氏皇族之中,还有些辈分高的老人尚在人世,虽说已经不是直系的血缘关系了,但那些老人的直系儿孙,甚至连已经成家的弟弟、侄儿、出嫁的妹妹、外甥,都可以聚在一起团圆守岁。
这正是唐朝人最喜欢的大家族聚居,白居易就曾写过自己家过年的情景,“弟妹妻孥小侄甥,娇痴弄我助欢情”,可以说大唐人民是很看重亲情关系的。
正因如此,现场又多了不少的小孩子,其中很多人李祐都不怎么认识也没怎么见过,他们一副懵懂无知的模样,开始在整个大殿内乱跑玩闹。
李世民看见这一幕,眼中的愁绪更甚,直接站起身来。
“陛下?”
阴氏似有所觉,抬头看向他。
“没事,朕出去走走。”
李世民摆摆手,就背着走出了大殿之外,站在殿前的平台上,沉默的抬头望向天空。
李祐看了看李世民那隐于黑暗之中的背影,想了想之后,也对阴氏抱拳道:“母妃,我去看看。”
阴氏微笑着点点头,李祐就同样脱离了这热闹的气氛,向着李世民那里赶去。
李世民为何刚才一直表现得这么少言寡语,李祐当然是知道其中原因的。
虽然仪式仍然继续,年也依旧要过,但李世民的心中必然无法平静。
而且虽说这一次在打爆李泰的过程之中,李祐没有留下任何的把柄,但终究李世民的内心还是会有一个疙瘩,如果放任不管,那日后可能会成为大患的根源!
因此,李祐这是不去也得去了,也相当于是自己给自己收尾。
“父皇。”
李祐悄无声息的来到李世民的背后,同样抬头看天。
唐朝时的夜空还非常清澈,因为没有污染的缘故,所以能够很清晰的看见繁星点点。
整片银河铺洒在漆黑一片的天幕之上,看上去令人非常的心旷神怡,同时也能感受到自身的渺小。
“星空好美啊……”
李祐自从穿越过来后,也是第一次这么认真的看着夜幕,不禁下意识的出言感叹道。
说完之后,李祐才忽然醒过神来,问道:“父皇也是在观赏这星夜之景吗?”
“星空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其浩大而纯粹,”李世民突然开口了,“若是人世间也能如星空般单纯就好了,只可惜人间虽然比之星空更小,人情之间却更加复杂千倍万倍。”
李祐闻言静静的看着李世民,李世民也扭过头来,认真的注视着这个让自己感到五味杂陈的儿子
“朕虽然自认对家人都一视同仁,但只要是人,就终归是有偏好的。别看平日里人们圣人圣上的叫,其实朕也只是个坐在皇位上的人而已。”
顿了顿,李世民叹气道:“因此,朕心中最爱的爱人,至始至终都只有观音婢。可现在观音婢嘱托给朕的儿子,一个不知所踪,一个被贬外地,不知她在九泉之下会多么责怪朕?”
在古代的时候,朝廷都是习惯于在民间将皇帝无限神化,而李世民如今却当着李祐的面,向他表示自己只是个凡人,足以看出李世民此刻的心情是多么感慨了。
“父皇,儿臣相信长孙皇后是不会责怪您的。”李祐宽慰道,“长孙皇后既然有着贤后之美名,自然非常明白事理,那么她肯定也能看出,此乃李承乾和李泰之过,又能怪得了谁呢?”
李世民听后默然了片刻,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过了一会,李世民才叹息一声。
“阳杰,你当真不该这么做的。”
李世民开始又叫回李祐的字,就说明这已经变成了父子之间的私人谈话,李祐明白这是李世民短暂敞开心扉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