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叙吧小说 > 历史军事 > 李佑的大唐 > 第三百五七章 寒门崛起 雪中送碳

第三百五七章 寒门崛起 雪中送碳(1 / 1)

经过了一夜的小雨,长安早晨的气温陡然下降了几度,前几日还热的恨不得光着膀子,可是这几天的早晨却有多了一丝的冷意。

黄俊将盖在自己身上的麻布又裹紧了一些,这里是一个破庙,是在长安城外的破庙,这是黄俊来到长安之后,找到得最好的一个栖身之所。

本来黄俊是想在长安找一间柴房住一住的,他在家中的时候住的也不好,来长安住柴房他也是可以的,什么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黄俊肯吃苦,可是让黄俊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这长安的柴房一月居然要三贯钱。

这可是三贯钱呀,黄俊将家中所有的钱财都给带了出来,也仅仅只有一贯多,这一贯多的铜钱中,还有自己弟弟给别人家放牛的一百文钱。

自己的弟弟只有七岁呀...你说黄俊怎么舍得花这样的钱。

后来黄俊就和自己的师兄一起来到了长安的城外找一间破庙做栖身之所,师兄告诉黄俊,人的一生就是这么不公平。

虽然都是一起来长安赶考的举子,有的可以在长安城的平康坊中流连忘返,有的却也只能在破庙之中默默的苦读。

更可气的是,明明苦读着的学子比那些在平康坊的学子强百倍,但是最后录取的确是那些在平康坊流连的学子,原因是什么...就是上天的不公。

但是千万不要放弃,因为这已经是自己这些学子唯一的出路,如果放弃了,那么一生就将再也没有出头之日。

这是师兄经过了三次春闱所总结出来的,黄俊听了很是感动,虽然有些不甘,但是黄俊却知道自己的师兄说的是对的,科举是寒门学子唯一的一条路。

而且这条路是很多世家门阀都不想让寒门学子走的路,只有坚持,如果坚持不住,那寒门学子就再也没有路可以走了。

“黄俊...起来读书了...!”

这是黄俊师兄的声音。

听到自己师兄的声音,还有些许困意的黄俊也是连忙的起身,这个时候,黄俊师兄给黄俊递过来一个馒头道:“快点吃,吃完我们立即读书,不要辜负了这舒适的天气,要是天气再次变热,读书又无法静心了。”

接过了馒头,黄俊也是连忙的啃了一口道:“师兄,我听说长安城有冰块可以免费供人师兄,等天气热了,我们也去领一块吧...!”

“呵呵...!”一声冷笑,黄俊师兄微微摇头:“我们不是长安百姓,所以官府根本就不给我们免费,而且当官府见到我们的装扮,知道我们是寒门学子,会要我们更多的钱...他们的目的就是逼我们离开长安,不要和那些世家公子抢科举的名额。”

“凭什么...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黄俊眉头皱了起来,手中的馒头也不香了。

“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但是这就是世家门阀的霸道,千百年来,他们是人上人,将一切权利都握在手中,他们垄断了只是很多年,当然不会想要寒门得到上升的机会。

不过,裂口已经开了,有的事情,那些世家门阀也阻止不了的。”

说完,黄俊师兄用力的看向天空,一时之间让黄俊崇拜不已,跟着就见黄俊连连点头:“师兄说的没错,裂口已经出现了,寒门崛起,世家门阀一定阻止不了,师兄,我们一起读书。”

“好...读书...!”黄俊师兄也是赞同的点点头。

就在两人起身读书的同时...破庙外面走进来了一行人,骆器之在前,身后还跟着一些护卫打扮的人,这些护卫是敦化坊的护卫。

骆器之看到了黄俊和他的那位师兄之后,连忙的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喊道:“姚兄,黄兄...我就知道你们会在一起,终于是找到你们了。”

“骆兄...?”黄俊的师兄看着露出笑容走过来的骆器之一个诧异:“你不是和夏兄,赵兄,一起投奔齐王去了,怎么也来破庙了,难道...?”

后面的话没有说完,骆器之害怕误会连忙道:“姚兄,你想错了,我这次是来接你们的...!”

“接我们...?”黄俊和姚逸一起露出了诧异的眼神。

骆器之哈哈一笑,跟着道:“齐王殿下知道我们寒门学子的困苦,所以特意捐了一万贯,在曲江江边搭了竹屋,可以让我们寒门学子随意使用...!分文不取...!”

“分文不取...?”黄俊和姚逸有些惊骇的相互看了一眼。

跟着在骆器之热情的邀请下,黄俊和姚逸跟着骆器之来到了属于李佑的芙蓉园,此时在这里,也就是在曲江的江边,一群人正在热火朝天的盖着竹屋。

这些人大约有四五百人,其中有一百人是阴弘智在工部给李佑找的工匠,还有几百人是敦化坊的百姓,都是过来帮忙盖竹屋的。

因为这竹屋很好盖,所以不到半天,曲江江边就已经盖出了大约三十间的竹屋,这些竹屋的大小五十平方,李面隔着两个房间,一个房间可以睡两个人。

竹屋中配套了桌椅板凳,笔墨纸砚...还有一些生活的必须品,比如脸盆,细盐,肥皂,香皂...最关键的还是羊油蜡烛。

姚逸和黄俊被骆器之带着看了看竹屋之后,眼睛之中全部都露出了惊骇的表情。

特别是姚逸,他看着骆器之十分震惊的问道:“骆兄...这是齐王给我们住的...而且是免费住的,分文不取?”

“是的...!”骆器之十分自豪的道:“我还有语冰兄,德亮兄,一起和齐王殿下说了寒门学子的心酸,齐王殿下当即拍板,捐献一万贯,要给长安所有没有地方住的寒门学子一个家。

只是齐王殿下刚刚从襄州抗疫回来,前段时间,齐王殿下的西市和敦化坊还被人封了...一时金钱有些囊中羞涩,但是齐王殿下说了,以后他会大力的发展教育,支持寒门学子。

他会在曲江江畔,建造一所书院,可以让大唐所有的寒门学子来书院中学习,更重要的是,齐王殿下会搜罗天下书籍,建立一座图书馆。

只要你想看说,就可以去图书馆借书,不用花钱买卖,更不用低三下四去求那些世家公子借取...!”

“真的...?”姚逸的眼泪都落了下来,他看着骆器之有些激动的问道:“齐王殿下真的是这么说的?”

“是的...是的...!”骆器之也是一连激动的回答了两声。

“那就真的是太好了...终于有人愿意为我们寒门学子做一些事情了...。”说完,姚逸的眼泪就掉了下来。

这一幕不单单是在姚逸身上表现了出来,除了姚逸,很多思想上已经成熟的寒门学子都心中酸楚,对于李佑的帮助,那是十分的感激。

因为李佑的这些行为,就是对寒门学子的雪中送碳。

李世民曾经在一次科举考试选拔结束之后,站在端门的城楼之上,看着新进的士子们鱼贯而入,不禁欣喜感怀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作为帝王,自然希望天下英杰都能为己所用,为朝廷尽可能多招揽有用之人。

然而,唐太宗这句“天下英雄”的范围,在贞观年间,恐怕也只是自作多情罢了。

因为天下英才之中,有不少是寒门之士,而寒门之士的真正崛起,不是此时,也不是在唐朝!

整个唐代士族出身的登科者占进士科的比例在七成以上,特别是百官魁首...宰相之中,寒门所占的比例,甚至还不到十分之一。

这就说明了唐代时期,士族在科举考试,特别是进士科考试当中,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而那些寒门之士,虽然看到了光明的前途,却依旧难以实现“朝为读书郎,暮登天子堂”的壮志。

主要的原因是魏晋以来形成的士族观念,在隋唐时期依然影响深远。

士族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皇权还要稳固,即便王朝兴替,高门大族却依然稳如泰山,以至于新兴王朝虽然对其恨得咬牙切齿,还不得不对之倚重颇深。

次要的原因就是,虽然从理论上来说,为朝廷取士,不拘一格,士族寒门都是一视同仁,然而在古代,教育资源非常稀缺的情况之下,士族本身在垄断教育这一块,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跟士族子弟相比,寒门子弟在学习的起跑线上,就输掉了一大截。

想学习,总要读书、写字吧,在古代,书本、笔墨这笔开销也是不便宜的。

如果想要博览群书,就更困难了,总要去书院、或者藏书颇丰士族之家吧,但人家也不是公共场所,谁想进就能进出的,真正平民家庭想要成才,很不容易。

即便天生我才,到最后还得赴京赶考,满腹经纶,也抵不过身无分文的窘迫,长途跋涉前去京城需要钱吧?

一路上吃喝、到了考场试卷费,到了京城,还得为了宣传声名交友、吃喝,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特别是在唐朝,你考试前,不去多拜会一下名人,混个脸熟,把自己名号打出去,那考试成功的概率基本为零。

这也是为何当初白居易非要去拜会顾况,被人刺了一顿:“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缘由。

李佑做的事情,虽然没有解决主要原因,但是他正在解决次要原因,而这个次要原因,则是那些寒门学子切身可以感受到的,那就是一种雪中送炭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让人感动,也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寒门学子落泪和感动的原因,李佑其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了很多寒门学子的好感。

如果说,李佑可以将书院建立,并且优化了造纸术,再优化印刷术...那么李佑一定会得到天下寒门学子的拥护,只是那个时候,李佑也将会成为众矢之的,至少李世民是不会放过李佑的。

曲江江边很多寒门学子也加入了盖竹屋的工作之中,大概是到了傍晚的时候,已经盖了将近五十间的竹屋,一间竹屋可以住四个人,就是可以住两百个寒门学子。

今天来的寒门学子只有一百五十多人,五十间竹屋是绰绰有余。

值得李佑鼓掌的,骆器之,夏语冰还有赵德亮从七号别墅搬了出来,他们也搬进了李佑在曲江江边的竹屋中。

对于三人的这个行为,李佑是大加赞赏,不愧是自己老师看重的弟子,他们这么做还是挺正确的,要是连这样的行为都判断不出来,李佑是真的不看好他们。

“哎...孩子们...好吃的来了...!”大概是傍晚时分,敦化坊的百姓,推着很多食物走了过来,一时之间,很多寒门学子呆住了。

最新小说: 民国秘事 傍上将军生包子[星际] 女尊之重振妻纲 赵昊是哪本小说的主角 抗日之铁血征程 游龙戏凤 大秦:朕的长子是祖龙 恐怖通缉令 穿越大周王朝签到系统 贞观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