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算是速度慢了起来,赵曼猛的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刚才一口气有没有喘匀真的快过去了。
两人走到新区跟郊区的结合处意外看见了胡子安。
胡子安身上跨着一个药箱,应该是刚刚出诊回来,自从治好了王金芝的流产,他的医术现在是公认的好,新区的人也愿意找他看病拿药,只是新区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医疗卫生制度,好多药新区都没有,胡子安跟新区政府打了个报告,要求进一些基本的西药跟中药材。
药品多了,而且不用动不动就去唐城看病,新区的人其实都很感谢他,现在他也不用担心走在路上会被人砸烂菜叶子。
甚至马桂花,有一次见到他都偷偷给他塞了个鸡蛋让他吃。
不用说,胡子安最感谢的人就是赵曼了。
牧区的人都管她叫努尔古丽,说她像太阳一样温暖和照亮着其他的人。
见到两人,点了点头,赵曼才想起来这段时间忙着婚事,好久都没看见他了,忙让韩景瑜停下车子,过去打了个招呼。
“听说你们两位昨天结婚,我也没能到现场祝贺,但是收到你们的喜糖了,祝你们白头到老,永结同心。”胡子安发自内心的说。
他知道自己跟牛兰香之间,幸好有赵曼帮忙,要不是她,他现在可能还在农场干活。
大冷天的活最不好干,农场的小队长们喜欢折腾他们这些成分不好的“黑五类”,脏活累活别人不愿意干的都是他们的。
见他身子比以前瘦弱了很多,赵曼微微颔首:“见到兰香没有?”
她不知道胡子安到底回来多久了,所以这样一问。
胡子安一愣,旋即点点头,但很快露出更失落的神色。
赵曼换了个话题:“你还好吧?”
胡子安点头:“我姑姑给我写信来了,说了一些家里的事情。”他特意提到这个不是没有原因的。
上次从第三军医大寄回来的那封信,其实是他姑姑寄回来的,胡子安全家都因为成分问题受到了牵连,这个姑姑因为经常给高层领导看诊,受到的影响小一些,但也是跟他们家明面上划清界限了的。
姑姑能给他寄信,虽然在信里没有明说,但胡子安敏锐的察觉到了局势的变化。
他很有可能有回到沪市的机会。
几年前他刚到新区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离开这个让他憎恶的地方,可几年以后就在他的生活刚刚便好的时候家里人写信暗示他很快就能回去,昔日怕人家高攀,如今只怕自己也高攀不起,胡子安医学世家,大有前途,也不知道牛坚强一家人现在怎么想。
胡子安其实也百感交集不知道该怎么给姑姑回信。
走了以后赵曼又问:“上次胡子安的案子查出来没有,你都不知道传出来多少个版本。”
她很自然而又亲昵的趴在他的背上,小嘴叭叭的跟他说个没完。
其实这个时候如果不是她说这些,韩景瑜是没有兴致听的。
不过他已经很少在家了,如果她说话的时候还不能认真听,他们就连基本了解对方的时间都没有了。
其实赵曼也不是见人就会这样亲昵。
“二娃说出来灵异的版本,可好玩了,他说胡子安那天是上了日本鬼子的灵车,被鬼魂给抓走了。”
二娃一贯的能够胡扯,韩景瑜早就习以为常了。
他只是喜欢听到她的声音,哪怕她在耳边念叨这个世界上最无聊的事情他觉得自己都能认认真真的听完。
赵曼话锋一转:“胡子安的案子到底怎样了,我看韩昌君好像还在查。”
这事儿韩昌君跟韩景瑜聊天的时候也会提起,当然他们是做闲话说这是其一,另外一则也是因为韩景瑜对新区足够熟悉,眼神也足够敏锐,在这件事情上面还想要韩景瑜给他拿点主意。
原来那天胡子安没有搭上公交车,没有办法在唐城留宿,就只能一直往前走。
他算着其实汽车颠颠簸簸的往前开,四五十里路开个两个小时时间,他要是快点走四五个小时的时间也能到。
而且从唐城到郊区这段路,也有不少拖拉机可以带人。
那天胡子安也确实是找到了一辆便车一直走到城外面,算了一下又白蹭了几十里路,这样一来他算着四点半出发,最晚晚上九点钟也能到达新区。
那个年代的人呢能吃苦的程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以前赵曼在南方插队的时候,动辄就走几十里山路,对于那会儿的人来说也很正常。
胡子安往郊区走了没一会儿,就看见一辆卡车往新区开。
这卡车只要是出了郊区再往新区那个方向开的,一般都是去新区运粮食的,新区就那么点人,胡子安听农场的人讲,卡车在外面遇到了拦车的人一般都会停下来带一下,这些卡车司机人都挺好的。
果不其然胡子安一拦,那车就停了下来。
可开车的司机,胡子安却很少见过。
胡子安觉得奇怪,便跟司机攀谈起来,聊着聊着就发现不对劲,胡子安只能佯装不知,趁司机不注意的时候,下车溜了。
当时天已经很黑了,对方虽然也想找他但是找不到,这大冷天的人也不能丢下车一直找人,就这样他才能逃过一劫。
胡子安当时在荒原里跑了不知道几天,才被一家牧民给捡到,送到了医院,好在他身体很好,最后还能活下来。
后来韩昌君找到开车的这些人,可能跟八大农场有联系,顺着这条线一路查到了八大农场的内线。
赵曼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把这个复杂的案子给理清。
要不是胡子安有这样的境遇,这个案子还没那么好查。
不知不觉间她把韩景瑜当成最信任的人,她轻轻把头靠在他后背上。
男人能够感觉到她的信赖。
到了老宅子,赵曼拿出来过年的节礼,一罐子麦乳精,一包饴糖,一包水果糖,一包芝麻杆,另外还有一袋子米,十几斤打好的玉米馕。
玉米馕可是好东西,这天气的大部分人家里都不做饭,中午全家人烧点开水泡两个馕,基本上就能饱肚子了。
上次吃完以后,全家中午就只能吃烤红薯,孩子们嘴巴吃叼了,都不太爱吃红薯了。
王桂花喜滋滋的接过去东西:“别总拿过来给我们,你自己也留点尝尝啊,糖你少吃点可以,对牙不好,麦乳精是好东西,你自己留着吃。”
两个妯娌就在旁边看着,一口老血都没喷出来,这麦乳精多稀罕啊,老太太你不要我们还想要呢。
最近天太冷了,工地全线停工,可能要过完正月才能正式开工,好在来了以后干了一个月,领了一个月的工资跟口粮,再加上各家各户有从以前的家里带来的精细粮食跟红薯干,勉强也能对付的过去。
韩石头看了一眼:“匀点东西给你大伯和姨带点过去,你大伯年纪也大了,不知道能享几天福。”
上次韩景瑜他们回来,大包小包的带了那么多,韩石头送了鸡蛋过去。
韩大伯年纪大了,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就不能怎么干的动活了,但生产队嘛能干点还多少有点工分。
可一路颠簸过来,到了新区以后,大伯的身体素质干工地上的活就很困难了,所以这段时间在家歇着,帮家里面弄一弄菜地,整整后面的那一块地盖茅房。
可就因为这样,韩大伯的儿媳妇见到人家全家都挣钱,尤其是韩石头这样的老头,也能看工地一个月有十五,嘴里没少埋汰韩大伯。
最近这段时间,韩大伯可是肉眼可见的瘦了。
韩景瑜听完母亲嘘嘘叨叨的说完,沉默了一下,说他其实也有给大伯和姨带东西,都在车兜里面。
说完取出来两包红糖出来,另外还有两包挂面,均是一包一斤,因为是年礼,还要准备孩子们的,另外各有一斤水果糖。
他姨王翠花跟王桂花一起都是嫁到桃花村来的,王翠花混的还不错,现在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干活比王桂花还利索。
可韩大伯现在都快六十岁了,这么大年纪在家里干点零碎活也就算了,等开了春,村里面要人干活的时候,他还是能多少干点活的,谁知道人比人气死人,韩大伯的儿媳妇陈巧云不跟人家比自己个的出息,比老人干啥。
韩石头点点头:“不错,我叫你过去,也不止是叫你拿东西的意思。”
韩景瑜:“我懂,其实上次我就应该专门过去一趟,不该让你们帮忙把东西拿过去,我这就去看看大伯。”
他是新区响当当的干部,如果专门去看看韩大伯,谅他儿媳妇一肚子意见,看在韩景瑜的份上,也会对他好一点。
说到这里,韩石头又抹了一把眼泪:“我们现在是能动,就想多挣点多存点,像你大伯那样多惨啊。”
人老了容易感怀,说到这里还伤心上头了。
王桂花忙拉着韩景瑜过去,压低了声音说:“你爹这是怕以后老了没人照料呢。”
人老了就想存钱,把钱都放在自己手里,未必没有要仿着儿子们不养老人的意思。
韩景瑜也知道两个妯娌心眼子多,他不跟父母住在一起,少了一些照料,自然在物质上,会尽量弥补一些。
好在赵曼不是那种不通情达理的媳妇......
他现在满心都是媳妇的好,越跟人家的比越得意,越是想要疼一疼自家小媳妇儿。
韩景瑜说:“她以后不会这样待你们。”
说着忍不住看了赵曼一眼。
赵曼抱着青雨逗她玩,问她要不要去跟小老三一起玩,不过看青雨的年纪跟昭昭应该能玩在一起。
小男孩们一挂,小女孩们一挂。
韩景瑜的眼神没逃过他老娘的眼睛,王桂花眼睛毒着呐。
以前就觉得儿媳妇好,唯有一点不好,成亲快半年肚子还没涨。
可眼下圆了房,不说别的大孙子应该都抱上了吧,成亲早的老二的孩子,都能到处跑打酱油了。
这儿子以前就不苟言笑,现在都知道夸自己媳妇儿了,看来圆房以后对这个儿媳妇是更满意了。
王桂花压低了声音交代儿子:“知道你孝顺,赶紧给我生给孙子是正经。”
韩景瑜脸都红了:“妈你能不能别那么没正经,不是好好跟我说着大伯的事儿呢。”
族里面,大伯的年纪最大,辈分最高,也应该最受尊重。
可事实上都不是这样的,人心不古,辈分跟年纪已经不是可以称道的东西了。
现在韩景瑜是族里面最牛的,他说话就最管用,韩石头的意思是让他去给大伯撑个脸面,也顺便跟堂兄他们说一声。
要孝敬老人,倒不是让你把老人当菩萨一样供着吧,起码不能冷言冷语让族人寒心。
王桂花嘿嘿一笑:“我不管,我就想抱孙子。”
韩景瑜:“我这才刚结婚呢。”
之前是赵曼跟他约法三章说不想那么早生孩子。
现在是他自己没那个想法早早生娃。
以前可能还超想要个孩子。
结婚了才知道两人在一处的好,蜜里调油的日子过了还没有几天,他还想抱着媳妇好好暖炕头呢!
听儿子这样一说,王桂花把脸一拉:“是不是你媳妇儿说的不想生!”
韩景瑜一愣:“是我自己这样想的,现在我项目上还紧张,很少能回来睡,我要不是跟人说她不想生,人家还以为我不行呢。”
他说的扭扭捏捏的跟真的一样。
内心的想法当然不能跟老娘说,否则王桂花能打爆他狗头。
想多搂着小媳妇儿睡一阵子,你想啥呢,这辈子给你搂个够的时间都有,生个孩子耽误个啥了?
当然耽误了,怀胎十月,生完还得带孩子,起码一年功夫都是要耽误掉的。
韩景瑜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竟然有些狭隘,他想跟赵曼多培养培养感情。
养孩子这种事,劳心劳力费精神,还是等她再大点。
赵曼现在只有十八岁,按照当下法律规定是能结婚了,但是从生理上来说她还太小,盆骨发育还没有到最佳的年纪,如果太早生孩子会影响女性寿命。
王桂花一听儿子这样说,也觉得有道理。
点点头道:“那就顺其自然,你也得加把劲才行,这要是结婚了久久不生娃,别人也会有闲言碎语的。”
韩景瑜:“我不怕,您别有意见就行,您看看家里面都有四个了,您要是还嫌不够,再多生几个。”
六七十年代生活条件不好,但是相应号召是生越多越好。
不少人家里都揭不开锅了还放肆生。
当然,这年代也没有避孕这个说法嘛。
王桂花笑笑:“那可不一样呢,三个儿子生的我都想抱。”
简单跟儿子交代了以后,韩景瑜带着赵曼就拎着给大伯的东西去到了韩大伯家里。
一路上走过来,感觉就是西北普普通通的村子。
再远一点就是土地。
这片都是平原,靠近河水的上游,水资源比八大农场还好一些,不过成片都是荒地,就等人来开荒,现在队里面也有人开始干活了,但老人年纪太大,刚来这里的时候生了一场病,队里怕这样的老人干活出啥问题,让他们歇着,等开春了再来地里。、
这里的土质其实比八大农场要好很多了,这一块本身就是绿洲。
“当初军队来开荒,为什么不开垦这里?”赵曼好奇的问。
因为八大农场是开荒出来的,最开始来这里开荒的就是部队,她猜韩景瑜应该知道。
“因为部队就是要干最辛苦最累的活啊,好的绿洲肯定是要给农民种的。”韩景瑜果然知道。
哇,赵曼的心里冒出来粉红色的泡泡。
所以觉得军人很厉害很伟大啊。
作者有话要说:王桂花:我可真的太不了解我儿子了!
(m.看书小说)更新最快,小哥哥小姐姐记得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