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天色已晚,秦太守、徐刺史下令收兵。”
收到传令兵的消息,李严心中万分不甘。
上万百姓誓死守护宛城,挡住了他们一波又一波进攻。
从日出东方厮杀到黑云遮空,他率领的一万多兵马伤亡惨重。
宛城看似唾手可得,实则韧性十足难以啃下。
久攻不下汉军士卒士气受挫,进攻越发的力不从心。
“为何会这样?”
李严双拳紧握,肌肉不住颤抖。
他领兵多年,历经大小战事数十场,像眼前这样的场景还是第一次遇见。
然而秦颉已经下令收兵,他纵有不甘,也明白今日想要攻下宛城已是不可能。
最关键的是,一到晚上不少士卒啥也看不清,就跟个瞎子一样。
视线受阻确实不利于攻城。
而且士卒们苦战一天早已疲惫不堪,士气底下,战力大减,
“鸣金,回营!”
李严最终还是下达了撤兵指令。
他准备领军回营休养一夜,明日再战。
到时势必一鼓作气拿下宛城,将那些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刁民,通通诛杀。
以解心头之恨。
“铛铛铛!”
鸣金收兵声陡然响起。
汉军士卒们如蒙大赦,调头就走,没有人想在这鬼地方多停留一分一秒!
鬼知道这些百姓就磕了什么药,前仆后继,杀都杀不完。
汉军大军来得快,退的也快。
转眼的功夫便消失在远方的夜色之中。
这场持续一天一夜攻防战,终于落下帷幕。
守住了?
张曼成望着汉军士卒退却的战场,犹不真切。
承受了汉军无数波强攻,对方突然撤兵让他一时之间还有些不适应。
“汉军退了!我们守住了!我们守住了!”
“我们守住了!”
“哦……”
所有人都忍不住欢呼雀跃起来。
“太好了!我们守住了……”
大伙全都沉浸在劫后余生的喜悦之中。
为了抵御汉军强攻,他们付出了惨重代价。
但无论怎么说,他们坚守住了,他们共度难关笑到最后。
张曼成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众人发自肺腑的愉悦,劫后余生的欣喜。
他很开心,但也很疲惫。
这种疲惫不仅来自身体上,更多是来自精神。
他没有加入欢呼的队伍中,只是倚靠在墙上,心中百感交集,喜忧参半。
这场胜利来之不易。
参与守城士卒死伤过半,余下的士卒多数有伤在身,人疲马倦。
守城的器械也用得所剩无几。
如果明天汉军士卒依旧猛攻宛城,只怕又是一场恶战。
张曼成望着长社方向,久久不语。
大师兄!你什么时候回来?
曼成要守不住了……
危机一除,困意来袭。
指挥和战斗了一天的他,疲惫得随时都会睡着。
不过他还是强打起精神布置城防,安排人员守夜,以免给汉军可乘之机。
另外让人连夜准备守城器械,以应对明天守城的需求。
百姓们得知守城器械缺失,纷纷供献相应物资。
宛城内众人都在为第二天的守城事宜,积极备战。
相比宛城。
汉军士卒大营内。
秦颉等人齐聚议事厅。
众人脸上都流露着失望与遗憾。
他们原本有机会拿下宛城,却因为百姓们关键时刻的横插一杠,最终功亏一篑。
现在每多拖一天,他们的援军赶回救援的概率就要大上一些。
与之对应的,收复宛城的难度就要大上一分。
“秦太守、徐刺史,末将无能,辜负了大家的厚望!”
李严说完羞愧的低下脑袋。
看着李严一脸愧疚遗憾的模样,秦颉忍不住出声安慰道:
“正方无需自责!
今日一战虽无法攻占宛城,却也将他们守城物资消耗了不少。
待我军休整一夜,明日全力攻城定然能一举拿下宛城!”
“此事不怨李将军,全怪那群不知好歹的百姓。”
“明日我等再配合李将军攻城,定能攻下……”
众人纷纷出声安慰李严。
事发突然,超出他们的预料范围,确实怪不得他。
闻言,李严心情才好转不少。
明日势必攻破南城,血洗全城百姓。
否则难解他心头之恨。
众人经过一番商讨。
对明日攻城之事做出相应部署调整。
秦颉这才朝周亮询问道:
“益真,埋伏宛城的援军的事准备的如何?”
“万事俱备,只待他们入网!”
周亮信心十足的回答,并将目光投向了金仞峡方向。
……
却说。
自从刘毅辞别波才。
在波才还未前往抽调五千精兵,已带着白起等人,快马加鞭火速回援宛城。
众人昼伏夜行,日夜兼程,一路马不停蹄。
终于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南阳境内。
这时候队伍突然停了下来。
因为他们脚下有两条路,可供选择。
一条官道。
一条小道。
官道路途比小道要远上一倍不止。
走小道,以他们全力行军的速度,只需一日左右便能赶回宛城。
无疑,刘毅想要走小道。
但出于安全考虑,他还是决定了解一下情况再做定夺。
刘毅令全军下马稍作休息,吃点干粮,补充点水份。
他召来一名熟悉南阳地形的亲卫,询问小道情况。
亲卫不敢隐瞒,结合自己的认知加以分析道:
“主公,走小道必走金仞峡,此为通往宛城的最短路径。
不过金仞峡地形复杂,乱石嶙峋,道路时窄时宽,不利于急行军。
而一旦过了金仞峡一路便可畅通无阻,几个时辰便可抵达宛城。”
认真聆听完亲卫的分析。
金仞峡?
刘毅神情一凛。
根据他所看的影视、书籍,峡谷天然就是一个坑。
何况还是一个怪石嶙峋,道路宽窄不一的山谷。
若是遭遇埋伏,后果将十分严重。
刘毅眉头微蹙,叹息道:
“走小道恐中埋伏啊!”
“主公担心中埋伏,不妨走官道,虽要多花一两日但胜在稳妥。”
一两日?
宛城危急,每多耗一日张曼成他们就多一分危险。
身旁的李大贵,脸色有些凝重道:
“金仞峡我曾走过几次,地形确实易于埋伏。
若真有伏兵守在关键处,只怕到时进退两难。
不过此地离宛城路途遥远,汉军联军急于攻打宛城,不至于跑这么远来埋伏我们?”
刘毅稍做思索,觉得李大贵说的也有道理。
秦颉就是趁他不在,才急于攻打宛城。
以四万多兵力,攻打两万兵力的宛城,不至于分兵前来埋伏。
想到这里,刘毅终于还是做出了艰难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