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症!
几个字一出,许张氏,许有德,还有屋子外面偷听的罗氏,姚氏她们都是震惊了。
自己猜测是一回事,兴许猜错了呢?
由大夫说出来又是一回事了。
这等于是判了死刑一般了。
二丫,三丫都小声的开始抽泣了。
李郎中说完,还拿出了一些石灰粉之类的东西,“我建议你们家,四处洒一些石灰,可以消消毒,这小儿天花传染性极强,特别是小孩子之间,孩子们不要进入这个屋子了,你们大人最好都不要在这个屋子内多呆。”
说完,李郎中就朝外面院子里退了出去。
许有德跟他出去,他也没有多收老许家多少银子,石灰粉还是送的。
出了老许家门,李郎中自己还取了一把石灰粉,搓了搓手,才离开。
……
许张氏虽有早有预料,这般情景之下,也是老泪纵横。
许有德以及许老二都是脸色沉沉,十分难受。
确实难以让人接受。
“娇娇,你赶紧出去,你出去,你杵在这里做什么?你今年也才十五岁,没有成年呢,万一被传染上怎么办?”
许娇娇道,“我没事的,我天天锻炼身体,身体抵抗力强。再说了,我都进来了,刚才我还摸了小四儿,要传染也早传染了,现在出去也没用。”
这种水痘病毒说来是很霸道,但也要看身体体质,体质差的人才容易被感染。
许娇娇现在对自己的身体体质信心十足。
许有德沉声道,“也不用慌,这种病好多孩子都得过,不也有人活过来了吗?”
老四以前就得过天花,许张氏哭了几天几夜,衣不解带的照顾,才活了过来。
同村和老四一起得天花的还有个孩子,那个孩子就夭折了。
乡下人一提天花,就吓得要命。
许张氏哭抹着眼泪,“你说得轻巧,不也有好多去了的?你没听李郎中说吗?受了急寒,提前引发了病症,来势汹汹的,凶多吉少!我可怜的小崽子呦,这都是被元春花害的,这小崽子的心思向来深,他有事都藏在心里的,不如人家那么通透,所以,才更容易得病……”
四郎的额前还敷着退烧的草药包,小四郎已经烧得迷迷糊糊了,无意识的**了一声。
“……嗯……娘……娘……”
听到娘字,许张氏就恼火!
“你还叫娘,她就是害人精,她就是扫帚星,她在门外面蹲了几天,就把你蹲得出天花了,你心里还有她……”
话虽这么说,但是小四郎根本听不见。
他只是无意识的叫娘。
更是让人觉得可怜巴巴的。
许老二都撇过脸去,眼眶红红,不能再看儿子。
许张氏道,“娇娇,我们送小四去回春堂,孙神医兴许可以治好小四儿……”
“不用送,小四这种情况不能再见风了,再说了回春堂是医馆,各种病患都有,容易交叉感染,他容易传染出去,别人的病也容易让他的病情加重,我去回春堂一趟,跟孙神医说说,拿一些药回来就行了。主要是退烧,先退烧,再精心护理,相信小四能熬得过去的。”
许有德点头,“娇娇说得在理,就按娇娇说得办。”
事不宜迟,许娇娇就去了镇上回春堂。
去之前,交待许张氏她们,把屋子内打扫干净,二房暂时隔离出来,除了小四之外,其它人都不在那个屋子里住了。
暂时由许有德与许张氏两老夫妻进入屋子照顾小四儿。
其它人都不准靠近,特别是小孩子。
让姚氏搬到与许娇娇同住一个屋子,让二房的其它人都住到大房的屋子去。
这样,避免传染源。
许娇娇去了回春堂,孙神医让许娇娇不用慌,给她开了一大包的药,让她赶紧拿回去,叮嘱一定要精心照顾,并且,再三叮嘱,小儿天花容易传染,许娇娇未成年,不要大意,最好不要多加接触。
以防万一。
就这样,许娇娇拿药回家来。
按照用法用量,一丝不苟的给小四用上。
主要照顾小四的是许张氏,这种病,年纪越大,被传染的机率越小。
年纪越小,被传染的机率越大。
……
许张氏一把年纪了,衣不解带的照顾小四郎,一天一夜。
满脸的疲惫。
小四郎昏迷当中,一直叫娘,叫得许张氏心力憔悴。
许娇娇要换许张氏,许张氏不让许娇娇进屋。
因为许张氏一天没有在院子门口叫骂元春花,惹来乡邻们的好奇八卦,加上李郎中出了许家院子后,用石灰粉擦手的举动……
再一打听!!
就知道了老许家的小四儿得了天花症!!
人人都吓到了。
都把孩子们关在屋内不让出门,不消一天,村头村尾的人,全部都知道了。
这都不打紧,关键是第二天的时候,三丫又出水痘了!!
之前,在二房里,三丫的铺盖与小四郎的临近,小四郎左右两边,一边睡得是三丫一边睡是二郎。
二郎年纪大一点,加上体格强壮,没有传染上。
三丫体弱,病毒早已经隐藏在她的体内,家里人这么紧张,简直是怕什么来什么。
看到浑身跟四郎一样症状,全部都是红色的泡疹子的三丫时,许张氏几乎要崩溃了。
三丫又被移进了二房内,与四郎一个摆在炕头,一个摆在炕尾。
许娇娇又去回春堂里拿药去了。
老许家恐慌的气息,弥漫所有人。
在三丫出水痘症的当天,许张氏让罗氏把四房的几个孩子们,三郎,五郎,六郎,全部带回娘家去住几天去。
说实话,罗氏也慌了。
四房里的孩子们都小,越小越容易传染上。
三丫都传染上了,这个家里……是不敢呆了!
但是,带三个孩子回娘家去?娘家那么穷,连吃饭都吃不饱的,肯定不欢迎她们,厚起脸皮回去了,也没口好吃的能给她们。
一犹豫一纠结的时候,许张氏清楚了她的小心思。
“你带几天口粮回去,不吃你娘家的,还可以多带半升杂面,算是你回门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