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敌人是谁
手合会这帮家伙说是不老不死、可以通过特殊手段不断续命,但续命的前提也是得有尸骨能续才行。像高夫人这样直接给能量爆裂枪一枪轰成了渣渣,那别说是手合会了,就是大罗金仙亲自显灵也没法给她救回来。
苦逼的高夫人可能到死都还不知道这回已经是她这卑劣人生真正的终点了,她也正式成为了手合会自成立以来陨落的第一根“手指”。理查德并不知道这会给手合会带来多么巨大的震动,也不知道他的举动直接导致了手合会剩余四根“手指”连同他们分别管辖的大量人手纷纷汇聚到了纽约市。
他只知道这令人作恶的恶魔老太婆终于粉身碎骨、迎来迟到了四百年的审判,这就足够了。
当然,他也没忘记给可怜的小忍者吉冈信补刀。一发能量爆裂枪,这位红衣忍者也紧接着步了高夫人的后尘,在湛蓝的光能冲击下灰飞烟灭了。
接下来小格温被大格温这么说果然有点怪怪的那就是被格温蜘蛛侠送回了斯黛西局长手里。乔治·斯黛西局长心念女儿安危,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此时看到女儿完好地归来差点没激动得老泪纵横。
本来斯黛西局长是不大喜欢这种蒙着脸在房顶上跳来跳去的义务警员的,但此时他见到女儿安然无恙、对眼前这带回女儿的白衣人充满感激,那点小问题他也就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他在警局门口对格温蜘蛛侠连番道谢,就差没提两袋礼物塞她手里了。
这场面弄得格温蜘蛛侠稍微有点尴尬,看着自己的老爸为自己救了自己而道谢(说出来都无比拗口)可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经历的。虽然她知道这位斯黛西局长并不是她真正的老爸,但至少这足以证明她的爸爸有多在乎她。
小格温平安归来,斯黛西局长对外的态度也重新强硬了起来。他义正言辞地公开宣布说就算拿他的家人做要挟也不能让他改变主意,他会带领纽约警署坚持和黑恶势力抗争到底。
斯黛西局长这边大团圆,金并那边可就不好了。这次任务失败后,手合会拒绝了再给金并提供帮助——无论对方开出什么价码都不行。于是金并这边又回到了问题的原点,他在这场帮派战争中又变得被动了起来。
但不知是因为历史的惯性还是什么的,其实最后金并还是拿下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正在形势变得对金并愈发不利起来时,一个叫“靶眼”的超级杀手出现了。金并不知从哪儿发掘来了这么个怪胎,但这家伙的出现直接奠定了战局的走向。“靶眼”就像一支防不胜防的暗箭,金并拿他瞄准了谁、谁就立刻会死,无论有多森严的保护都没有用。
这家伙来无影去无踪,还极其擅长运用弓箭和暗器。尤其是他弓箭的准头简直就像开了随缘挂一样,随手一箭就是一个爆头,百步穿杨什么的都是轻轻松松。此人简直堪称杀手界的战斗机,警方完全拿他束手无策。
于是虽然稍微多了点波折,但金并最终还是拿下了纽约霸主的宝座。各方势力都失去了帮派中的重要人物,最后不得不纷纷向金并称臣、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
而就在纽约被闹得风雨飘摇的同时,手合会这边也陷入了数个世纪来都前所未有紧张。
中城圈金融公司,表面上是一家合法注册的金融公司、实际上却是手合会设在纽约的分部之一。中城圈金融的所有者亚历珊德拉正是手合会的五根“手指”之一,也是个从昆仑秘境叛逃出来的异教徒。
而现在,她正坐在公司会议室的首席,以空前严肃的表情看着会议桌边围着的另外三人——手合会剩余的“手指”。
作为手合会的至高领袖,他们四个每人都有着显赫的身份和地位,各自是称霸一方的大佬。他们各自管理着不同的领域、平日很少聚首,上一次像这样齐聚一堂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而这次或许是自他们叛出昆仑以来形势最凝重的一次。
“高夫人死了。”亚历珊德拉沉声说道。
尽管大家来之前都已得到了消息,但听到亚历珊德拉亲口确认还是都不禁动容。
死亡是所有生物共同的恐惧,而对这些活了几百年的老不死来说更是如此。从最开始这就是他们聚首在一起的理由,他们正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贪恋才觊觎昆仑秘境长生不老的禁忌之术,窃取了秘密之后结伴叛逃了出来。
而现在亚历珊德拉却告诉他们,他们长生不死的同伴已经倒下了一员,就仿佛在无声地预示下一个或许就会是在座的任何一人一样。
一个叫村上的领袖沉声发问:“龙骨呢?为什么不能复活高夫人?”
“对方粉碎了她的身体,没法用龙骨复活。”亚历珊德拉阴着脸,“还有信也是。对方击杀了信之后同样粉碎了他的肉体,就好像.”
她说到这儿顿住了,没有继续说下去。但在场的每个人都理解了她所要表达的意思。
一个恐怖的猜想浮现在了在座所有人的脑海里。
对方知道他们能复活的秘密,所以才会补刀得如此彻底,这是唯一的解释了。
四个领袖陷入了好一阵的沉默。
这是他们所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对方知晓他们的秘密,并且还有击杀高夫人的实力,这就意味着无论他们中的哪一个对上那个敌人都会是同样的结果。
一个对你知根知底的敌人已经足够可怕了,更可怕的是你对对方还一无所知。
半晌后,四个首领之一的索旺达——一位盘踞非洲的军阀——才沉声问道:“我们对敌人知道多少?”
亚历珊德拉摇摇头:“不太多,只知道一个名字,或者更可能是一个代号.”她闭上嘴,像是酝酿了好一会儿,才慎而重之地念出了这个名号,“.‘沙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