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转,转眼到了夏国大朝会的日子,在朝的大小官员都要参与。一大清早,天不见亮,满朝官员已经到了皇城门口,等着宫门打开。当东方天际,还不曾出现一抹鱼肚白,城门洞开,官员便鱼贯而入,进入了皇城大殿中。一个个官员,各自躬身站立。
“陛下到。”
不多时,有内侍的呐喊声传来。
伴随着呐喊声,文武百官齐齐看去。这一刻一个个官员脸上的神情,显得极为严肃,因为杜启来了。今日的杜启,身着龙袍衮服,极尽庄严肃穆。他大步进入,在大殿中落座,众人躬身行礼后。伴随着内侍高呼有事起奏无事退朝,便有官员站出来禀报事情。
一个一个官员禀报,都是涉及到的政务。
杜启都一一处理,等到约莫两刻钟后,禀报事情的人已经少了,朝会已经抵近尾声。这是杜启的节奏,他一贯是精简流程,避免官员浪费时间。
杨友三见状,大步站出来。他手持笏板,郑重道“陛下,臣有本奏。”
杜启道“杨卿有什么上奏的,莫非朕这些日子,又有什么失当的言行举止吗”
杨友三道“陛下,臣要上奏的事情,并非事关陛下的言行举止,是因为夏国皇室的子嗣过于稀少,子嗣不繁茂,夏国的稳定便受到影响。臣请陛下,广泛选秀,充实后宫,以便于皇室血脉能开枝散叶。陛下,皇室子嗣的多寡,关系着夏国的国运,请陛下三思。”
杜启道“朕膝下有一儿一女,而且朕如今还年轻,自然是会继续诞下子嗣的。所以朕,倒是不着急。”
杨友三道“陛下三思啊”
杜启道“朕考虑得很清楚。”
杨友三却不罢休,再度道“陛下,事关国体,更事关大夏国的延续,恳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就在此时,又有御史台的官员站出来。这些人和杨友三一样,都是侍御史的身份,官职不大,但在朝中属于清流,也是有影响力的。
“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紧跟着,御史台诸多官员站出来。
杜启粗略看去,足足有六个人站出来附和,都是御史台的官员,是从六品的品阶。这样的一批人,都隶属于御史台,所以杜启的目光落在金无缺的身上。
金无缺是御史台的长官。
是一台之首。
也是朝中的大佬,只不过如今,却发生了一个个御史台官员出来谏言,反倒金无缺这个御史台主官,什么都不知道,让杜启有些意外。
金无缺此刻,面色微变。
说实话,他的御史台其实在朝中并不显赫,存在感很弱。原因很简单,夏国立国时间短暂,朝廷的人员构成并不复杂,而且此前整体是拧成一股绳的,所有人心在一处,所以要弹劾官员的事情很少,要谏言的更少。
金无缺对麾下的一些官员,也就疏于管理。毕竟这些官员,都是从各国抽取上来的,所以金无缺一般情况下,不愿意去动这些人。
金无缺听到杨友三的话,再看杜启的态度,他就有了判断。
当即,金无缺站出来,看向杨友三道“杨友三,陛下和皇后、贵妃情比金坚,是人间佳话。天下百姓,都欣羡陛下和皇后、贵妃的感情,而且陛下膝下儿女双全。在这一情况下,根本没有必要选秀充实后宫。”
顿了顿,金无缺继续道“更何况陛下春秋鼎盛,也不过是二十出头。皇后和贵妃年纪也很年轻,根本没有必要选秀。可以预见陛下将来,肯定子嗣繁茂,因为皇后和贵妃还会继续生孩子的,会有龙种诞生。”
他直接反驳。
作为御史台的御史大夫,他亲自下场反驳,尤其反驳隶属于自己的下属,这情况其实很丢份儿的,因为这体现了他的御下不严。
甚至于,会被其余各部的同僚笑话,说他没有管理的能力。
随着金无缺的亲自下场,杨友三面色微变,但他却无法再抽身后退,因为他收取了好处。而其余的御史台官员,一个个也有些退缩,但却又无法抽身撤退。毕竟这些人,都是收了好处,所以都不能置身事外。
杨友三道“金御史,您此言差矣。陛下的确春秋鼎盛,可历来皇室后宫,焉能没有妃嫔伺候陛下。譬如大唐,皇帝三宫六院,妃嫔无数。陛下开国称帝,乃是夏国创立者。他如果只有一后一妃,岂不是比大唐皇帝弱了。故而,陛下不能弱了大唐。”
“荒谬”
金无缺冷冰冰的盯着杨友三,道“我夏国和大唐比拼,比的是将士的战斗能力,比的是财政的富裕程度,比的是百姓是否安居乐业。而不是,比拼陛下的后宫有多少人。你说出这样的话,枉为御史台官员。”
这一刻的金无缺,言辞犀利,呵斥道“平日里,本官看你谨小慎微,做事情极有章法。今日一见,简直满口胡言,枉为朝廷官员,更辜负了陛下的厚望。”
杨友三道“金御史缪矣,陛下如今后宫只有两人,再无其他人,这人数是极少的,是极为不妥当的。再者,皇后和贵妃都忙于经商,身为一国之母,身为天下女子表率,不思如何以身示范,整日里却是忙于经商,有失体统。”
“荒唐”
金无缺大袖一拂,道“皇后娘娘经营内库,充实内库,是为国为民减轻负担,使得陛下宫中用度,尽皆自内库取,不再从国库抽取钱财。你不思皇后娘娘的恩德功绩,反倒苛责皇后娘娘,简直是荒谬至极。”
杨友三道“金御史,你谄媚君上,才是真正的误国误民。”
他说话时,其余的御史台官员,却是不曾再继续说话。因为如今的事情,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谁都没有想到,金无缺会亲自下场。只是在金无缺、杨友三议论时,大殿中的氛围,却是渐渐发生了变化。
许多的官员,已经注意到了大殿上杜启的神情变化,如今杜启的神情透着冷肃。
冷峻的神情,使得人心头一颤。
杜启作为开国之君,虽说平日里一贯是优待臣子,极为礼贤下士。可是杜启的威严,却是谁都无法挑衅的。如今谁都看明白了,杨友三的话显然触怒了杜启。
在金无缺、杨友三的争论时,许多官员都全部噤声。因为眼下发生的事情,是朝堂上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争执。
杜启忽然道“肃静”
随着杜启一开口,金无缺转身扑通一声跪下,叩头道“陛下,臣有罪。臣御下不严,致使杨友三胡言乱语,请陛下降罪。”
杨友三不曾下跪,郑重道“陛下,请您三思啊”
杜启没有看金无缺,而是看向杨友三,淡淡道“杨友三,朕记得你是焉耆国人。在焉耆国归顺后,便入朕麾下做事。时至今日,有数年的时间了,对吧。”
杨友三开口道“臣蒙陛下隆恩,才能位列朝堂,的确有数年的时间了。”
杜启道“我夏国朝廷的官员,俸禄一向不低,朕的确待你不薄。但你就是这么报答朕的啊,朕想问问你,短短时间你收了六万贯的贿赂,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
喜欢我在大唐当侯爷请大家收藏我在大唐当侯爷更新速度最快。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在大唐当侯爷,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