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我跟你到强地去
“强地?这是何处?”
徐光启眼神有些茫然。
他这一辈子钻研奇巧之物,对佛郎机诸国也算是熟悉。
可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强地这个地方。
“强地在宣府镇。”李高义道。
“宣府镇?你的意思是,这手铳是在宣府镇制作?”
徐光启眼睛猛地瞪大。
“是的,大人。”
“你胡说!”
徐光启一声呵斥。
“宣府镇怎么可能制作得出这么精良的手铳?”
徐光启完全不能相信。
并不是他不信任李高义。
而是他知道火铳制作的难度。
宣府镇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基础啊!
怎么能平白造出这么先进的火铳来?
徐光启倒是希望这是真的,但他知道,事实恐怕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小的知道大人难以相信。但这就是事实。
这手铳,的确是出自我们宣府镇顺圣川强地制造。”
李高义不卑不亢,他有准备,有底气啊。
“我们强地,还有很多好玩的稀罕玩意儿。”
李高义说着,又掏出一个小册子来。
“我们家赵大人知道阁老大人喜欢研究数术几何,所以,这个小册子特意带来,送给阁老大人。”
“哦?”
徐光启拿过来了,开始翻看。
李高义的心,本来有些忐忑。
这个小册子,他也翻看过,叫做《几何》的。
里面都是鬼画符一般。
阁老大人,会喜欢这些吗?
但是,他出发之前,赵诚曾经特意再次找过他,让他务必把这小册子交给徐阁老。
李高义也只能照做。
现在看徐光启,翻看小册子之后,越看越是激动。
“你家赵大人是何人?”
徐光启手握着小册子,十分激动地问道。
“我家赵大人,是怀安卫顺圣川化销营百户官。”李高义道。
“一个小小百户官,竟然能钻研如此奥义?
我大明民间,果然是藏龙卧虎啊!”
徐光启感慨一声。
然后,他语气一转,说道:
“这手铳的枪子,多拿来一些,教会我如何使用击发。
我这就进宫,去面见陛下。
陛下见识过这手铳威力之后,定然会召你家赵大人进京。
到时候,加官进爵,高官厚禄,都是等闲之事。
你家大人,真是为国分忧了。
有了此物,以后还怕什么鞑子啊!
扫荡宇内,只是弹指之间啊。”
徐光启仰头哈哈大笑着,极为畅快。
李高义的脸色,有些古怪。
他现在感觉,赵大人真是有先见之明啊!
竟然连徐阁老的反应,都给预料到了。
难怪特意叮嘱他,要把子弹打完了,只给徐光启留一发。
皇帝召见,加官进爵。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光宗耀祖的好事,是毕生的极致追求。
但赵大人,显然并不将这个放在眼里。
赵大人,那是有更加宏伟之志的。
“大人,小的手里没有子弹,只有这几颗,刚才已经打完了。
我们赵大人说了,如果大人喜欢这手铳的话,可以到我们强地去看看。
我们强地,绝对有很多赵大人想都不敢想的好东西。”
“什么?只有这几颗子弹?”
徐光启一愣,下一刻,就是暴怒。
“你们耍我?”
他哪里还能看不出李高义的用意?
“不敢!”李高义立刻抱拳弯腰,低下头去。
徐光启大踏步,来回走着,在屋里踱着步子。
显然是在权衡利弊。
不时,又看看手里的那个小册子《几何》。
现在,没有枪子,只有这个手铳,拿给陛下看的话,他说的话,恐怕陛下在心里就要打个折扣,未必会相信他。
如果再有政敌趁机攻击他,他得不到好,说不定还会被申斥。
崇祯皇帝可是个暴躁老哥,徐光启深有体会。
而且,这手铳虽然犀利,可只有这一把的话,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关键是要量产才行,数量要多。
“好!我跟你到强地去。”
那个赵百户,有可以连续击发的手铳,还有这一本《几何》书。
光是这两点,就足以值得他去跑一趟了。
好在,宣府镇也不远。
徐光启先进宫,跟皇上告了个假。
现在情况未名,他先不跟皇上说。
否则的话,皇上一问,他三不知,就显得他这个阁老不合格了。
然后,安排好护卫家丁,跟着李高义出发了。
……
宣府镇,柴沟堡。
城墙外,沙土蒸腾,一骑骑女真骠骑耀武扬威。
他们故意放出一群汉儿青壮,让那些人逃命去。
然后,他们骑马射杀。
或者是纵马追上去,一刀将人斩首,用长刀挑了首级,到城墙下耀武扬威。
城墙上,巡抚沈棨看着下面的情景,不但没有怒色,反倒吓得浑身颤抖。
飞禽官服下的身体,在剧烈地颤抖着。
“鞑……鞑子们竟然如此凶残!
他们本来好好的,咱们不是都已经谈好了吗?
给他们粮食牛羊,他们有了吃喝之后就会离开,就不再骚扰咱们宣府镇。
怎……怎么突然就翻脸,生气了?”
沈棨语气中带着恐惧。
旁边,总兵官王承允鄙视地撇撇嘴。
这次后金大军,并不是为了叩关大明,而是为了打垮林丹汗。
但是,林丹汗不知道如何提前得知了消息,拔营而逃。
黄台吉计划落空,没有达到战略目的。
反倒因为远途奔袭,后勤没有跟上,粮食短缺,眼看着士兵就要挨饿。
不管多强的军队,只要吃不上饭,肯定会士气低落,军队也是要乱的。
这本来是大明趁机出击的一个好机会。
但驯服沈棨看到鞑子,就吓得腿软。
不但不趁机打鞑子,反倒主动求和,给人家送上粮食牛羊……
王承允是个知兵的人。
他曾经在关外跟鞑子打过仗,曾经跟祖大寿和袁崇焕一起出战。
但他为人并不是那么刚而不折。
在这个时代,刚而不折的人,最后都折了。
他的性格,更偏向于老油条。
虽然看出战机,但作为巡抚的沈棨怕死不愿意去打仗,王承允也乐见其成。
鞑子是非常凶残的,这一点沈棨没看错。
哪怕是缺粮的鞑子,依旧非常凶残。
最后即便能给鞑子重创,他也有战死的风险……他没理由这么做啊。
好好活着不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