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入长安已经三天了,三天来他忙得脚不沾地,好在他手下能人众多,他把大部分事情都交给手下,他自己则做最关键的事情,寻找隋朝宗室。
李渊本来是打着辅佐代王的口号入关中,不料杨玄敬这个无能之辈竟然把代王丢了,这让李渊心中懊悔万分,早知道他就派得力之人跟着杨玄敬进城。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寻找代王的替代品,但隋朝几乎所有的直系宗室都被杨广带去江都了,而元家造反后,留在关中的一些旁系皇室也全部迁往洛阳,寻找了两天,才终于找到一个远房宗亲,杨坚一个族叔的庶孙,叫做杨启,因为是丫鬟所生,所以在宗室中没有一点地位,只有一点房产,靠收租度日。
李渊也知道这个人拿不出手,但他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将这个杨启的三岁孙子杨不疑立为新君。
确立新君后还有很多事,比如登基大典、朝廷礼制、他的身份、法度、税赋、兵制等等,简直让李渊忙得焦头烂额。
此时李渊正和裴寂、刘文静、窦威以及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等人商量自己爵位封号,众人的意见分成了两派,刘文静和李建成建议保持现状,李渊已经升为丞相,不能再进封王爵。
但裴寂、窦威和李世民却不这样认为,裴寂对众人道:“唐公并没有登基自立,而是依然尊隋宗室为帝,尊今上为太上皇,这说明唐公依然是隋臣,只不过进封为唐王,唐王也是隋臣,这并没有失大义,我想天下人也无可指责,唐公剿灭杨玄感之乱,平定关中,以此大功封为唐王绰绰有余,再说,先帝也从未颁旨不准异姓封王,既然没有不准,那就是可以封,而且并非自封,而是新皇所封,有何不可?”
李世民也道:“孩儿也赞成父亲进封唐王,并不是图这个虚名,而是众望所归,父亲帐下有三晋子弟,也有关陇豪杰,还有更多名臣雅士,他们纷纷来投靠父亲,是希望跟随父亲建功立业,而不是想拥戴一个乳臭未干的三岁皇帝,如果父亲自己都不能建功立业,又怎么能带给手下将士希望,父亲,大家是为您效劳,只有您进封唐王,大家才有上升的余地,追古可思今,昔日曹操进封魏王,他可推辞否?”
其实李渊自己便想做唐王,裴寂是从法理上告诉他封唐王可行,而次子李世民却是从利益角度告诉他,封唐王是众望所归,李渊毅然下定了决心,自己连做唐王的魄力都没有,还想坐天下吗?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从外面疾奔而进,“丞相,大事不好,杨元庆率五千骑兵已经杀到长安城下了!”
这句话令满堂震惊,李渊吓得面如土色,瘫坐在榻上,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李世民反应极快,立刻追问:“可是只有五千骑兵?”
“报告说只有五千骑兵。”
李建成也急忙劝父亲,“父亲,丰州刚经历大战,还没有实力和我们对决,这应该只是杨元庆虚张声势。”
李世民也道:“杨元庆只率五千骑兵到来,这是典型的偷袭,孩儿可以去对付他。”
李渊渐渐冷静下来,只要杨元庆没有进城就无妨,他对李世民摆摆手,“情况不明,先不要乱来,跟我去城头看一看。”
李渊起身带着众人向明德门而去。
明德门外,杨元庆率领五千骑兵列成飞雁阵,这是一种进攻的阵型,三支军队呈品字形结构,中间为雁身,两侧为翼,而对面两里外,李孝恭率领三万军队正和杨元庆对峙。
城头上站满了数万士兵,手执弓箭严阵以待,许多官员也偷偷上城查看情况。
这时,士兵纷纷向两边闪开,李渊带着数十名重臣赶到了城头,柴绍连忙上前介绍情况,李渊打断他的话问:“他是为何而来?”
“回禀丞相,他说是为父亲报仇而来,让我们交出凶手,否则.....”
“否则怎样?”
“卑职不敢说。”
“说!”
柴绍无奈,只得硬着头皮道:“他说若不交出凶手,他将杀进长安,取丞相的人头祭父。”
“大胆!”身后的侍卫纷纷怒喝起来。
李渊一摆手,止住侍卫们的叫骂,眉头皱成一团,他当然知道杨元庆不会这么冲动幼稚,他和杨玄感之间也没有深情,这不过是他的借口,他是另有目的,或许是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