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笑了笑,不再提这件事,把话题转开了,“九原城那边,以后就交给你了。”
这是杨元庆一直在考虑之事,双城之间相距六十里,他不可能两边同时管辖,总要把它委托给一名副将,本来按一般惯例,虽然他是双城镇将,但具体镇守的副将却是由丰州总管鱼俱罗来任命,杨元庆可不想把九原城交给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人,交给杨思恩他最为放心。
杨思恩大喜,他也想去九原城,却不知怎么开口,又害怕杨元庆已经想好人选,他提出后会碰钉子,没想到杨元庆真的让他去。
他抱拳道:“卑职不会让将军失望!”
“把刘简也带去,好好管住他的下半身。”
杨元庆微微一笑,便加快马速向城内奔去。
........
大利城原有驻兵一千人,在扩大为县后,驻兵人数就要和永丰县一致,增加到两千,另外,九原城也有一千驻兵。
另外隋王朝为了解决边疆军队的粮食,同时要巩固边疆防御,便从开皇十九年起,从关内的延、庆、原、宁、银、夏等州迁移一万户汉人到丰州,增加那里的人口,同时鼓励边军将家眷带到边塞安家,成为军户。
经过五六年的人口迁移,丰州的人口已经到了一万五千户,另外又有五千余户内附突厥人,使丰州的人口达到了两万户,十余万人,驻军一万人,按照隋王朝五到六户养一名士兵的标准,丰州民户的负担还是稍显沉重,隋王朝继而减免税赋,再加上丰州户均得田百亩,新耕之田归自有且三年免税等等有利措施的推出,丰州民众安居乐业,昔日荒凉的塞外明珠开始焕发了勃勃生机。
大利城在升格为大利县后,辖地急剧扩大,包括了大利和九原两城及其乌梁素海在内的方圆数百里,人口二千四百余户,还有近二千户内附突厥人,除了住在城内的一千余户外,很多汉人移民都是以村落形式分布在土地肥沃之处。
“思恩,城池好像还没有修好?”
进了城以后,杨元庆才发现城池并没有修好,外面城墙是像模像样了,可城内却是一片狼藉,堆满了散乱的石块、沙子和木材,内城墙只修了一半。
而且他发现一个干活的人都没有,内外城墙之间冷冷清清,杨元庆不由眉头一皱,问道:“因为是冬天的缘故吗?”
杨思恩点点头,“具体负责修城池之人叫宋孑然,是鱼帅手下的一名功曹,他十天前给工匠结完工钱便回五原县去了,眼看到年关,工匠们也各自回家,估计要开春后才会重新动工。”
杨元庆心中有些不悦,现在才十一月份,到明年开春,要到二月去了,就这么半拉子工程丢在这边,晾上四个月,城内凌乱不说,还会大大降低城池的防御能力。
杨思恩也无可奈何,修城之事不是他管,中间那些扯皮烦人之事他还没有告诉杨元庆。
“将军,我带你去看看县衙吧!那倒是修好了。”
杨元庆点点头,回头又吩咐胖鱼去安顿好自己的货物,他则跟着杨思恩向内城走去。
原来的大利城只有一道城墙,由于大利城是大隋王朝京城最北面的一座县,因此这次扩大城墙尽可能地考虑防御的需要,修建了两道城墙,一道外城墙和一道内城墙,两道城墙之间相距六十丈,中间通过一座狭长的吊桥相联,上城的通道只有在内城墙里,去外城墙必须先上内城,然后通过吊桥过去。
在县城功能的安排上,内外城之间的大片空地是商贸区,到时所有的商铺都集中在两城之间,军营也在这里,在两头,各有一座军营。
而内城主要是居民区,官衙、仓库等等都在内城,即使外城被攻破,内城依然有强大的防御功能。
内城也比原来扩大了两倍,原来只有两条大街,现在变成五条,两横三竖,两横叫做长安街和洛阳街,三竖则叫延州街、原州街和庆州街,这是移民最多的三个州。
县衙就位于长安街和庆州街的交街口上,是一座占地约十余亩的建筑群,不仅是县衙,同时也是丰州交市监衙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