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佑面露冷笑,抬眼撇了李忘忧一眼:“怎么?户县伯以为老夫说错了?还是户县伯舍不得那十万石粮食?老夫可是一心为天下百姓着想,若户县伯舍不得,那也无妨,老夫只是为民请愿罢,为陛下分忧。百姓嗷嗷待哺,而我等深受君恩,如何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他这番话,听起来义正言辞,一副忧国忧民姿态,却让李忘忧在心骂娘。
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伪道德卫士”,果然嘴脸都是一般无耻,不要脸的程度是一样的。
李忘忧敢肯定,自己若说不愿意,世家门阀必然会在民间肆意毁坏自己名声,将他宣扬为为富不仁,奢钱如命,坐视百姓吃糠咽菜,却无动于衷的恶人。
而他要是迫于道德压力,点头同意不要户县田租,那更好。
他李忘忧白辛苦一场不说,而王仁佑还能自诩为民请命,从他李忘忧手里要来十万石粮食,救济灾民,又能刷一波太原王氏的名望。
左右都不吃亏,不过是动动嘴皮子罢了。
对此,一众大佬自然也看得明白,不由都在心暗道王仁佑无耻。
就连李二都暗自摇头,觉得太原王氏,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
程咬金更是瞪起铜铃大的眼睛,怒视王仁佑。
不过此时,即便程咬金也不好开口,毕竟王仁佑口口声声是为了天下受灾百姓,占着大义。
李忘忧倒是心有了对策,甚至打算反手给王仁佑挖个坑跳。
却见李忘忧缓缓摇摇头:“非也,王公,此言差矣。我拿不拿这户县的田租无所谓,但却不能害了陛下。”
“胡说,这与陛下有何关系?”
“如何没有关系?陛下乃是五之尊,金口玉言,岂能出尔反尔?难道陛下的信誉,就值十万石粮食?你让陛下为了十万石粮食,就收回成命,如此以往,是不是陛下所言,皆可不作数?王公,你这又是安的什么心?”
李忘忧一番抢白,倒是让王仁佑有些不知如何回答。
皇帝的话自然是金科玉律,他也不敢当着李二的面,说李二说话可以不算数,那岂不是有不臣之心。
王仁佑干脆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李忘忧却是朝李二拱手道:“叔叔,当初叔叔所言,将户县今岁的田租,交于小侄,那田租是否任由小侄处置?”
李二捻须微笑:“这是自然,子忧你无需担心。这十万石粮食的田租,乃是你应得的。当初要非你一力担保,愿意在水稻改种失败后,承担户县十万百姓一年口粮,又哪里有今日之丰收。所以这十万石的田租,自然要赏赐与你,这点子忧你无需担心。至于如何处置,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朕与朝堂自然不加干涉。”
李忘忧朝李二行了君臣之礼:“臣多谢陛下厚爱,如此,臣便厚颜收下了这十万石田租……”
见李忘忧就这般不客气,收下来价值十万贯的粮食,王仁佑心那叫一个腻味,却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在心琢磨,回去之后应该如何因此在士林之,抹黑李忘忧。
王仁佑正心里盘算时,却听李忘忧继续说道:“不过臣受方才王公所言启发,觉得为臣者,当为陛下分忧。如今关道受灾,臣愿尽微薄之力,为陛下排忧解难。所以臣打算捐出这十万石粮食给朝堂,请陛下用与赈济万民。”
李二等人,闻言皆是一愣,啥玩意?
那十万石粮食要捐出来?
李二不由摆手:“子忧,你无需如此。”
“不,陛下,方才王公所言,很有道理。百姓嗷嗷待哺,而我等深受君恩,如何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故而臣愿意捐出这十万石粮食。臣相信,不仅臣会如此做,王公也是如此想的。”李忘忧又看向王仁佑:“王公,对吧?”
他这番话,让王仁佑傻眼了,这锅怎么甩到了自己身上?
自己方才是那意思吗?他是不想让李二赏赐那十万石粮食啊,可不是让李忘忧自己捐出去十万石粮食,这其差别可太大了。
更何况,李忘忧这混蛋话还说得那么好听,什么为君分忧,你自己捐粮食就捐粮食,拉上自己是何意?
王仁佑猛地回过味来,后背冷汗唰的一下下来了。
他不由得扭头怒视李忘忧:“户县伯,你,你莫要乱说,老夫何时让你……”
他话有些说不下去了,他确实之前并非那意思,但被李忘忧这么一说,貌似真成了他在挑唆李忘忧捐粮食。
这可把王仁佑给架到火上烤了。
李忘忧不在乎价值十万贯的粮食,随手捐了出去,还将他王仁佑给高高架了起来。
那他此时如何说,说自己不是这意思?那岂不是在打自己的脸。
可要是默认了,李忘忧都捐了粮食,他太原王氏能不捐?
若只是让他太原王氏捐粮食也就罢了,捐点粮食也不是多大的事情。可关键是,他若是跟着一起捐了,让其他朝臣如何办?
有了李忘忧与王仁佑的先例,其他人要不要“为君分忧”?难道装着没看见?
这与后世公司强行摊派“爱心捐款”有何区别?总之大家肯定都得掏腰包,但恨的必然是提出这建议的人。
而今日提出此事的,却是他王仁佑……
正是因为猛然想明白了这一点,王仁佑才觉得蛋疼无比,自己捐也不是不捐也不是。
他还在思忖如何搪塞过去时,却听程咬-->>金哈哈一笑:“哈哈,子忧所言有理。既然王公说,要为君上排忧解难,此事自然应当。我老程没那么多粮食,不过捐个五千石还是有的。陛下,我捐五千石粮食,用于朝堂赈济关道百姓。”
程咬金这话,让王仁佑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这特娘的不是落井下石吗?
这下自己真成了黄泥巴糊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王仁佑一咬牙,只能回道:“陛下,臣也愿捐出一万石粮食,用以赈济灾民。”
他这番话,更让一众百官纷纷侧目,那眼神之,皆是不满之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