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是为了遗孤以及文臣将帅的子嗣设置的。
遗孤,对于朱标来说,这算是拱卫老朱家最为忠诚的力量,可现在,似乎出了一点问题。
本来,朱标打算随便问问,稍微让人调查一下就算完事了。
可当那小孩说出“学府”这两个字的时候,这件事不查个底掉不算完。
半个时辰之后,胡惟庸进入了马车,沐英也在一旁。
见人都到齐了,朱标淡淡道:“太常卿,将你调查的情况说一说吧。”
胡惟庸点了点头道:“臣已经将情况都调查清楚了。”
“之前那叫喊的小孩名叫孙远,其父孙立多次立功,封为百户,之后牺牲于鄱阳湖之战中。”
“如此说来那孩子是烈士遗孤?”沐英沉声道。
胡惟庸点了点头,对沐英的说法表示赞同。
朱标倒是没有太多的意外,能入学府的,总归是那么一些人,身份地位自进入学府就已经限定了。
“那猪笼内的女子便是孙立妻子,男子名叫李隆,孙立在前线阵亡之后,已有三四年的时间,这期间李隆多次帮衬孙立妻子孙氏,因此二人互生爱慕……”
“如此说来二人奸情也是真?”
对于沐英这一点判断胡惟庸却是摇了摇头,道:“这二人仅是互相爱慕,除此以外,并无有任何逾越之举。”
这时沐英也是挠了挠头,道:“老胡,这不应该啊!”
“按照你的说法,这孙立屡立战功,都封到百户了,这因此获得义父的金银赏赐也该不少吧?就算不多,起码也可以度日,又怎会要李隆的帮衬?而且,这生活也不该这样拮据呀?”
从先前那小孩和女子身上穿的衣服,沐英同样有着自己一些判断。
胡惟庸解释道:“不知你们知不知道民间有种说法叫做“吃绝户”?”
“嗯?”朱标挑了挑眉。
沐英却是瞬间心领神会,对这些事情,他懂。
见朱标还有些不明白,沐英解释道:“世子,这“吃绝户”的意思是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因为各种各样原因离世了,孤儿寡母没有依靠,这邻里的亲戚、宗族等人将家里值钱的东西尽数瓜分,同时将这孤儿寡母逼上绝路……”
朱标听着沐英的话都有些呆了!
实际上他在前世偶尔听闻过这种行为的,只是,这还真是头一回见。
朱标也是愣愣道:“可是这孙立在军中也该有些同袍吧,难道对此也是不闻不问?”
胡惟庸却是叹了一口气,道:“远水解不了近渴,孙立的一些同袍曾经也来过此地看望过孤儿寡母,并且都留下了不少金银。”
“只是,邻里的宗族、亲戚等人都以各种手段将其盘剥干净了,包括孙立原先挣下的金银,都被这些人以大办丧事葬礼的名义塞入了自己的腰包……”
“那些同袍在此毕竟不能久待,且通讯不便,那等这些人下一次来的时候,可能已经是几年之后了,到那时……”
沐英瞬间接道:“到那时为了遮掩事项,便可以直接对外宣布这孤儿寡母是患病死的,或是因为丈夫去世,失心疯走失了,至于真正情况如何,这些宗族亲戚都拿到了好处,自然谁也不会说。”
“那学府之事?”
“烈士遗孤可入学府蒙学,这是王上仁政。”胡惟庸淡淡道:“孙远今年五岁,年后便是六岁,已经符合蒙学的年龄,因其父缘故,可入学府蒙学。”
“而先前那位王老丈,有一位侄孙子,与孙远同龄……”
话说到这里,朱标和沐英都明白过来,这是打算来一出偷梁换柱啊!
只要将孙氏以随便一种名义弄死了,那剩下一个六岁大的孩子,还不是好对付的很?得病夭折了,掉河里了死翘翘了还不是很正常的事?
到时候再有一位同龄人直接以孙远的身份入学,你不说,我不说,上面没人查下来,过个三五年,七八年的,谁能够知道事情的真相?
胡惟庸略微叹了一声,道:“实际上自从孙立死后,孙氏家财散尽,便一直提防着,据说就算是晚上睡觉也要睁着一只眼睛,盯着自己的孩子,生怕有人暗害了他……”
“那为什么不搬走?”朱标脱口而出,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口误。
自己这是“何不食肉糜”,真要能搬走,早就搬走了,眼下这孤儿寡母的,身无分文,搬到哪里去?
搬到别的地方就不受别人欺负了?
说句非常残酷又很现实的话,不管搬到哪里,都是死路一条。
胡惟庸、沐英见朱标脸色变了变,也知道朱标应该是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所以没多说什么。
此刻,马车内的气氛凝重无比,压的人都快喘不过气来。
三人脸色都不是很好,朱标震惊于这个世道居然还有着这样的事情发生,而沐英则是觉得,这烈士的遗孀遗孤都敢如此欺辱,该死。胡惟庸也是觉得了解到真相之后,真的是令人唏嘘不已。
“太常卿,这样的事情地方上常见么?”冷不丁的,朱标问出了这一句。
胡惟庸缓缓道:“不能说常见,但这样的情形,不少。”
“所以民间百姓多爱生男婴,生下女婴多半会投入河中溺死,此所谓生子不举,一个家庭,只要有三四个男丁,便不惧怕此类事项,但若是独子,常受乡邻欺辱,若是独子再亡故,有此事发生,不足为奇。”
胡惟庸的话语,更让朱标感受到了这个时代没有那么多的脉脉温情,相反,这样的时代,格外残酷,冷血到了极点。
“宗族,宗族。”朱标喃喃自语,拳头握紧。
“沐英哥哥,先安排两位士卒在此安置烈士遗孀遗孤。年后为孙远办理入学事宜。”
“至于孙老丈他们,但凡参与过分夺孙立家产的,一应由地方官府羁押,等候处置。”
“遵旨。”
“再强调一点,这些人羁押在官府大牢之中,一个都不许死,就算是要死,那也是明正典刑。”
“明白。”胡惟庸郑重应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