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好啊!”看见一位妇人,朱标笑着打招呼。
碽(gong第一声)氏挺着大肚子,笑道:“见过公子。”
朱棣叫马氏母亲,其实也是没错的。
因为老朱的正室是马氏,所以老朱的孩子不管是嫡出还是庶出,都只会叫也只能叫马氏母亲,纵然是对于自己的生母,也只能称呼一声“姨娘”。
这就是封建时代的礼法。
所以,日后朱棣称帝之后,说自己是马皇后第四个儿子,不能算错。
“姨娘,今天是我生日,爹让我带弟弟们去吃饭,我就带着四弟走了啊!”朱标打了一声招呼,就不欲多留,老朱那边还在等着自己呢。
“且慢着,公子。”碽氏叫住朱标,急忙从屋内取出一个礼盒,道:“今日是公子生日,这就算是姨娘送给你的礼物。”
朱标望着那礼盒,也没推辞,笑呵呵收下。
“谢过姨娘。”
望着碽氏那怀着孕的身子,朱标笑道:“姨娘,待会儿我让我徐叔(徐兴祖)给你炖两只老母鸡,给姨娘你补一补。”
“走了啊!”朱标略微客套,就带着小朱棣离开。
拽着朱棣软乎乎肥嫩嫩的小手,朱标也是暗自觉得好笑,这小东西打小一看就聪明,你看这眼珠子,就透着一股灵气。
不得不说,自家这老爹基因好啊!
你看看这生出来的儿子,一个个都聪明。
老二老三这打小就不差,这老四也聪明,还有那个碽氏肚子里面的老五,好像也挺强的。
朱标记得,这好像是明初一个鼎鼎有名的医学家。
至于自己,不用多说了!
看看老朱这基因,真的强!
怪不得日后老朱想着将自己儿子都封王,这其中可能是有着私心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他的这些儿子都能撑得住,一个个的也的确有本事。
要知道给这些儿子分封的地方也不都是好地方,就比如给老二,老三,老四他们的地方,就是直面北方的强敌北元。
当时那些地方才收复不久,民生凋敝,几乎就是战争的前沿阵地。
这哪是让儿子去享福的,分明是要让自己儿子去学习,去磨砺,去想着怎么和元廷的残余势力干仗的。
话说自己老爹生的儿子都这么强,自己怎么就生出朱允炆那么一个大傻子呢?
朱标觉得自己应该好好找个地方,画一个圈圈,思考一下人生。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正堂,此刻桌子上已经摆满了一大桌子菜,见着朱标还牵着一个,老朱笑道:“你怎么也把他带过来了?”
“爹,姨娘怀着身孕,还带着一个孩子不方便,我就暂且先把老四带过来了!”
瞧见一旁的徐兴祖,朱标也是忙道:“徐叔,我姨娘还怀着身孕,你给弄两只老母鸡,炖好了送过去,给她补一补。”
“好咧,公子。”徐兴祖点头答应。
正在这时,马氏也是过来,身后丫鬟玉儿端了一碗面走了过来,放在了朱标面前,道:“公子,这是夫人亲手为你做的一碗长寿面。”
“来,趁热吃,看看这味道怎么说?”马氏也在一旁笑着开口。
“娘知道我的,这味道肯定差不了。”朱标笑着,就开始吃了起来。
一旁老朱憨憨直笑,道:“妹子,这有没有我的份儿?咱也想弄一碗尝尝。”
看着朱标吃着,老朱也有些馋了!
马氏瞥了一眼老朱,道:“这一桌子菜都不够你吃的?还要吃我做的面?”
老朱挠了挠头道:“妹子,你说你好不容易下一回厨,不能光给标儿弄碗面,咱也想跟在后面沾沾光。”
一旁的丫鬟倒是忍不住笑了,道:“大帅,夫人早就为你准备好了!”
“哎,妹子,你这就不厚道了,这早就做好了,咋就不拿出来呢!”老朱也是高兴道:“玉儿,快去给我端来。”
“我还以为你有了这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就够了呢!”
老朱也是脸色讪讪道:“不能比,不能比。”
“这咱自小就是穷苦命出生,山珍海味咱吃不惯,还是这面好,这面养人呐!”
一碗面,老朱吃的是狼吞虎咽,也顾不着烫不烫,尽数捞下了肚,到了这最后,才满意的摸了一下肚子,打了一个饱嗝。
这桌上的菜,老朱几乎没怎么动。
老朱心满意足的笑了,看着自己几个儿子,更是高兴。忽然见着老二老三碗旁边有几粒米,老朱心中一动。
“小二,咱现在想考校一下你最近的学习情况,背一遍《悯农》给我听听。”
老朱在桌上突然发问,令朱樉有些不知所措,而朱标起先也是一愣,不过看到朱樉碗旁边有几粒米,顿时心中了然。
朱樉略微想了想道:“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背得好。”老朱脸上露出一抹笑意,道:“这粒粒皆辛苦啊!”
“小二,你看看你碗的旁边……”老朱起身来到朱樉旁边,将那几粒米放在手心里,道:“这一粥一饭,皆来之不易,都是农民伯伯辛苦所种,每一粒米,都透着农民的血汗,浪费不得。”
“当初,咱的爹娘,也就是你们的爷爷奶奶,他们要是有这一碗米,一碗面说不定也就不会饿死了!”
“所以,今天你们要记住,不管日后你们如何显贵,又是如何富贵,都不应该浪费奢靡,而应当保持节俭朴素的作风,这样才对得起你们那死去的爷爷奶奶……”
“这富贵,也才能守得长久。”
说到最后,老朱缓缓将手心里那几粒米放入口中,缓缓吞咽下肚。
朱樉眼中有着一抹思索,可看起来仍是有些似懂非懂,不过大体意思他还是明白的,朱樉点头道:“爹,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明白就好。”老朱望着自己几个儿子,也是会心一笑。
他也不确定自己几个儿子里面有几个能懂他的意思,不过不要紧,这说了总比不说好。
这样的意识应该及早为他们树立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