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借鉴(1 / 1)

古今中外,不管是什么年代,到了考试出成绩的时候,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观狮山书院的人自然高兴了。

不仅仅因为狄仁杰中了明经科的状元,还因为观狮山书院继续霸占着明算科和明医科的榜单。

不客气的说,今年五科进士,观狮山书院独占鳌头啊。

“长孙兄,原本我们在进士科还有些优势,没想到现在观狮山书院连这科都赶上来了;看来我们渭水书院以后要继续加强算学、医学和法学的学员教育了,不能老让他们霸占榜单啊。”

郑海有点失望。

原本以为渭水书院今年跟国子监的差距会变得小一些,结果小是小了,可最扎眼的却是观狮山书院。

明经科这个国子监的传统强项科目,如今也被观狮山书院给占据了。

长安城中,或者说整个大唐,还有哪个书院比得上观狮山书院?

听说近年来,各地不少优秀的士子,都纷纷主动进入观狮山书院学习,这个趋势要是一直发展下去,以后可就麻烦了。

“观狮山书院的医学院有专门的医馆,学员们秉承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快速的将学到的东西用到病人身上,同时从坐诊的过程中消化吸收新的医术,所以观狮山书院医学院的名声,如今是一天比一天响亮。

而观狮山书院的算学院,则是把持着大唐长安城各个衙门胥吏招募的算学等级考核,并且还将各种算学知识运用到作坊和铺子的账房之中;学院的不少学员毕业之后,也是去了大作坊当账房,所以也算是学以致用了。

至于格物学院,就更不用说了,楚王府的作坊,有许多新的技术都是出自于格物学院下属的各个研究所,或者直接就是格物学员下属的作坊。

我们渭水书院如果要想在明法科、明医科和明算科方面追赶观狮山书院,那么当务之急就是也成立一座附属医馆,让我们渭水书院医学院附属医馆成为长安城仅次于观狮山书院医学院附属医馆的存在,到时候书院在明医科方面,自然会有新的成绩出来。”

长孙冲脑子不算笨。

再加上有观狮山书院现成的例子在那里摆着,只要结合今天的榜单情况思考一下,就能找到一部分差异原因。

如今,他是真的希望渭水书院能够变得更加强大。

特别是扩建书院,还可以向教育部申请经费,虽然不是百分百由教育部出钱,但是这种能够用公家的钱办私家的事情,感觉还是很不一样啊。

“长孙兄的这个建议倒是很实在,我以前还是太过于理想了,总觉得书院就不应该跟什么医馆、作坊联系在一起,只要好好的传授学识就可以了。现在看来,还是观狮山书院棋高一着,趁着其他书院还没有反应过来,我们赶紧学习的话,还是可以让渭水书院更上一个新台阶。”

郑海听了长孙冲的话,也颇有感触。

有些时候,大道理这个东西谁都会讲,但是要真正的听进去,还是很难的。

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之后,才会对这种大道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就比如,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家人或者前辈会跟你说在公司要机灵点,给领导倒倒水、擦擦桌子、出门拎包之类的,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但是,没有几个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拉的下脸来做这种“拍马屁”的动作吧?

只有经过几年的毒打之后,才明白,该拍马屁的时候,还是要好好拍的。

一直埋头苦干,虽然也有可能成功,但是更大的可能性是一直成为默默无闻的普通员工。

很显然,郑海跟长孙冲深度参与到了渭水书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对于其中的各种利弊关系看得很清楚,如今才能有此感触。

“那个观狮山书院今年成立了研究生院,我们回去也筹划一下,今年也成立研究生院。渭水书院现在也别讲究什么创新了,先好好的跟着观狮山书院的步伐,把其他书院给甩到后面去;等到我们的实力跟观狮山书院已经很接近的时候,再谈什么创新的事情。”

长孙冲曾经在《大唐日报》看到过不少关于“创新”的文章,之前他还是很认可创新的重要性的。

正因为如此,渭水书院一直没有全面模仿观狮山书院。

现在看来,创新虽然很重要,但是模仿其实也不丢人啊。

后世的工业强国德国,当年也是从模仿英国开始的。

据说当初的德国,工业水平不行,只能生产伪劣产品,所以英国就强制性要求所有德国生产的产品,都要标明“德国制造”的字样。

同样是“德国制造”四个字,放在李宽刚穿越的那会,是属于高大尚的代表。

但是在当年,却是质量低劣的代名词。

不过,德国人也算是知耻而后勇,不断努力之后,生生的把英国这个师父给甩到了后面去。

当然,长孙冲是不知道有德国这个故事的。

他只是从这几年观狮山书院和渭水书院的发展差距中想到的应对之策。

要知道,虽然渭水书院也发展很快,但是跟观狮山书院的差距,似乎却是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格物和算学、医学方面,大唐所有的书院加起来,都比不过观狮山书院的一个指头啊。

“我同意!虽然不知道研究生院到底效果如何,但是学员们在书院里学习了三年之后,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怎么看都不会是坏事的样子。”

长孙冲的这个提议,虽然让人有点难为情。

不过郑海也不是那种只知道“之乎者也”的酸儒,对于“模仿”这种东西,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事实上,渭水书院这样全面模仿观狮山书院,李宽其实也是乐意看到的。

要在大唐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单靠自己肯定是不行的。

如果各个书院都完全模仿观狮山书院来办学,反倒是帮了李宽的大忙。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反正,读书人的“”,也不能算是抄袭吧?

最新小说: 抗日之铁血征程 民国秘事 恐怖通缉令 穿越大周王朝签到系统 女尊之重振妻纲 游龙戏凤 赵昊是哪本小说的主角 大秦:朕的长子是祖龙 傍上将军生包子[星际] 贞观匹夫